有一位教育專家王教授做過這樣一項實驗。十多年前,王教授曾要求他的學生毫無順序地進入了一個寬敞的大禮堂,并獨自找個座位坐下。反復幾次后,教授發(fā)現(xiàn)有的學生總愛坐前排,有的學生則盲目隨意,四處都坐,還有一些學生似乎特別鐘情于后面的位置。教授分別記下他們的名字。十年后,教授對他們的調查結果顯示:愛坐前排的學生中,成功的比例高出其他兩類學生很多。教授還講到他被很多大型公司視為"人才伯樂"的原因,就是應用了這個結論。教授受托為某公司招聘人才時,總會讓那些應聘者莫名其妙地選座位。教授總結說:"其實,那些應聘者知識實力相差無幾,我哪里知道誰是千里馬,我不過知道誰愛坐前排罷了。"
最后,教授的結論是:不是說一定要搶坐前排,而是說這種積極向上的心態(tài)十分重要。在漫長的人生中,人們一定要有永爭第一的精神狀態(tài),才會不斷進步,達到事業(yè)的高峰!
確實,"永遠都要坐前排"是一種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激發(fā)你一往無前的勇氣和爭創(chuàng)一流的精神。一位哲人說過:無論做什么事情,你的態(tài)度決定你的高度。
20世紀30年代,英國一個不出名的小鎮(zhèn)里,有一個叫瑪格麗特的小姑娘,自小就受到嚴格的家庭教育。父親經(jīng)常向她灌輸這樣的觀點:"無論做什么事情都要力爭一流,永遠做在別人前面,而不能落后于人。即使是坐公共汽車,你也要永遠坐在前排。"父親從來不允許她說"我不能"或者"太難了"之類的話。
對年幼的孩子來說,他的要求可能太高了,但他的教育在以后的年代里被證明是非常寶貴的。正因為從小就受到父親的"殘酷"教育,才培養(yǎng)了瑪格麗特積極向上的決心和信心。在以后的學習、生活或工作中,她時時牢記父親的教導,總是抱著一往無前的精神和必勝的信念,盡自己最大努力做好每一件事情,事事必爭一流,以自己的行動實踐著"永遠坐前排"的教導。
瑪格麗特上大學時,學校要求學五年的拉丁文課程。她憑著自己頑強的毅力和拼搏精神,硬是在一年內就全部學完了。令人難以置信的是,她的考試成績竟然名列前茅。其實,瑪格麗特不僅在學業(yè)上出類拔萃,她在體育、音樂以及學校的其他活動方面也都一直走在前列,是學生中鳳毛麟角的佼佼者之一。當年她所在的學校的校長評價她說:"她無疑是我們建校以來最優(yōu)秀的學生,她總是雄心勃勃,每件事情都做得很出色。"正因為如此,44年以后,英國乃至整個歐洲政壇才出現(xiàn)了一顆耀眼的明星,她就是保守黨領袖、并于1979年成為英國第一位女首相、雄踞政壇長達11年之久、被世界政壇譽為"鐵娘子"的瑪格麗特·撒切爾夫人。
上海藍科鋼結構技術開發(fā)公司總經(jīng)理宮海,1998年畢業(yè)于同濟大學土木學院建筑工程系,同年免試直升本校結構工程專業(yè)研究生,師從李國強教授。
1994年9月,宮海帶著與同齡人一樣的理想、好奇與稚氣,跨入了同濟校園。那時的他,對一切充滿好奇,因為新的東西目不暇接;他還很稚氣甚至有點靦腆。然而,他是一個從小就喜歡爭第一的人,骨子里有一股向上的沖勁與霸氣,所以無論在功課還是學生工作中,都是永爭第一的。大學畢業(yè)時,他以建筑工程系總評第一名的成績被保送研究生。而且在本科階段擔任建工系的團委副書記,成功組織了一系列學生活動。這些知識學習與學生工作的鍛煉,都為宮海在知識、能力、人格各方面的綜合素質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研究生階段時,機遇垂青了這個有準備的人。宮海1999年擔任校十四屆研究生會主席,成功主辦了第十五屆楓林節(jié)。通過這些活動的策劃和組織等工作,不僅提高了自己的能力,而且增強了協(xié)調組織與團隊協(xié)作意識,為以后的工作積累了一些經(jīng)驗。2000年的全國創(chuàng)業(yè)計劃大賽,又一次給了他歷練與提高的機會,他和經(jīng)濟與管理學院的三位英學子一起群策群力,艱苦奮戰(zhàn),一舉奪得全國創(chuàng)業(yè)計劃大賽金獎。"三人行必有我?guī)?quot;,通過和經(jīng)管學院同學之間的接觸和交流,使他的視野得到了開闊,所學知識也不只是局限在專業(yè)的條條框框中了。最大的機遇賜予者是他的導師李國強教授,在他的大力支持與指導下,宮海與一批年輕的同濟學子用了兩年的時間,將"多高層建筑鋼結構設計系統(tǒng)"軟件由想法變成了現(xiàn)實,并以此成果在2002年第七屆挑戰(zhàn)杯全國大學生課外科技學術作品競賽中獲得了一等獎,為同濟大學的榮譽史冊上添加了光輝的一頁。同年年底,宮海成功組建了學生創(chuàng)業(yè)公司--上海藍科鋼結構技術開發(fā)有限公司,并擔任董事總經(jīng)理。
回顧自己走過的路,宮海有很深的感觸:"機遇垂青有準備與堅毅的人"。沒有良好的基礎,沒有對事業(yè)的不停思考,沒有堅韌的忍受力,沒有承受壓力的毅力,機遇是很容易溜走的,特別是永爭第一的思想引導他奮力前行追求卓越。
我們都聽說過"沒有最好,只有更好"這句話吧,更何況"第一"未必是"天下第一",山外有山,天外有天,沒有爭第一的思想,又怎能進入"第一流"呢?只有沖著"第一"去做,才能發(fā)掘個人最大的潛能,才會在工作和學習中去精益求精,永不滿足地向著光輝的頂點前行。因此,我們要把"永爭第一"作為人生的目標而為之奮斗。讓"第一"成為我們"更好"的動力,在盡善盡美中去塑造我們的完美人生,去創(chuàng)造我們人生的輝煌!(劉萍 051028)
0
寫得好
相鄰博客
- 認識清楚你的孩子 [2005-11-06 15:24:00]
- 教育孩子笑對失敗與挫折 [2005-11-06 22:08:00]
- 答案在孩子們的眼中 [2005-11-06 22:15:00]
- 當“爸爸”的理想 [2005-11-06 22:18: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