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揚和批評的技巧
在寶寶的教育中,我們有意無意間扮演著裁判的角色:強化寶寶的良好,給予表揚;警示寶寶的出格,給予批評?!氨頁P”和“批評”,是家庭教育中最重要的兩個部分,需要家長時刻掂量輕重,切不可過度或忽略,這其中最需要注意的有三點。
1、分清方式和能力
在教育中,無論是表揚還是批評,只要到位,總是能夠顯現(xiàn)成效。
表揚:方式優(yōu)先、能力備選
回憶一下,當寶寶完成一件事情或是一項任務(wù),你通常是怎樣表揚寶寶的。是會細化到過程當中,諸如“寶貝,你在完成這件事情時,使用的某種方式最佳,非常巧
妙”;還是一言概之,諸如“寶貝,你是最棒的,你真能干、真聰明”。前者反映了你對寶寶做事情方式的肯定,這種表揚會使寶寶長大后更富于挑戰(zhàn)性、不怕失
敗、勇于進取,因為他們認為如果做事情失敗,可能是方法上的問題,下次改進就可以了。而后者則是你對寶寶能力的贊許,這種對能力的表揚會使寶寶長大后更害
怕挑戰(zhàn),因為一旦失敗他就會覺得和自己的能力有關(guān),在遇到困難和問題時,往往更容易出現(xiàn)負面情緒。
表揚寶寶前,想清采取哪種方式是必要的,不同的方式將直接影響寶寶未來的成長。一般,我們回避一味表揚寶寶的能力,因為這樣的負面影響較大;但當寶寶顯現(xiàn)自卑時,適度對寶寶的能力提出表揚,對自信心的增強具有極大的正面意義。
批評:只批方式、不批能力
爸媽作為批評者,其言語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寶寶的價值觀。當寶寶犯錯誤的時候,你會怎樣?是馬上做出整體判斷,直指寶寶的能力,說出諸如“你真夠笨的,你怎么
就不行”這樣的話;還是先著眼細節(jié),各個排查,告訴寶寶“你的失敗就是源于這里,你這一步走錯了”?前者中,寶寶的能力受到質(zhì)疑。將來寶寶再完成類似的任
務(wù)時,一不順利,就會焦慮不安,擔心做不到,容易放棄。選擇后者,使寶寶堅定地認為只要改正錯誤,就可以避免再次失敗,面對挑戰(zhàn),會主動改進更加努力,克
服一切困難完成任務(wù)。
兩種不同的批評方式,將直接影響寶寶將來做事情的情緒和成功率。我們提倡只批方式、不批能力。過多質(zhì)疑寶寶的能
力,會給寶寶造成能力不足的心理暗示,使寶寶面對很多事情時主動表示某種無能為力;而只批評寶寶做事的方式。則會讓寶寶有意識地不斷改進和完善,變得更加
努力和積極主動。
2、講究時機和口吻
無論你是表揚寶寶也好,批評寶寶也罷??谖强偸且兄v究的,恰當了才能讓寶寶明白,教育才能收到“1+1>2”的效果。至于時機,就更是要準,順水推舟才能事半功倍。
表揚:及時、不敷衍
在表揚寶寶的口吻上,一方面,爸媽一定要發(fā)自真心地表揚寶寶,經(jīng)常信口開河,以“嗯”、“啊”、“真棒”等說辭隨意敷衍,時間久了寶寶自然會對你的表揚產(chǎn)生
質(zhì)疑,最后喪失信任;另一方面,表揚一定要有新意,簡單頻繁地重復表揚,會使寶寶對贊許變得反應(yīng)遲鈍,從而失去獲得表揚的興趣和動力。
批評:及時明確、不翻舊賬
爸媽應(yīng)該發(fā)現(xiàn)錯誤,及時糾正,就事論事,目標明確。如果沒能及時糾正,也千萬不要翻舊賬,拉東扯西地把寶寶犯過的所有錯誤都歷數(shù)一遍。要知道,你跑題了,而且你說的事情或許寶寶已經(jīng)不記得了,而你的反復強調(diào)會給寶寶造成不良的心理暗示。
比如,你因為寶寶亂扔東西,說到寶寶某次撒謊、某次打別的小朋友、某次把爸爸的電腦摔壞……試想受到批評的寶寶會有什么感覺?一方面寶寶會覺得亂扔東西很糟
糕;另一方面,寶寶會認為自己一無是處。其實,我們原本的目的只是為了讓寶寶不再隨手亂扔東西。所以,寶寶的其他缺點錯誤,留到合適的時機再去說吧!總不
能指望一口氣解決所有的問題。
在口吻上,當爸媽面對寶寶的錯誤時,往往異常氣憤。最常見的情景就是大聲呵斥寶寶,嚇壞了的寶寶只能感覺
到恐懼,哪里還有空想錯在哪里。連大人都不冷靜,寶寶怎么冷靜得下來。批評的目的是為了讓寶寶改正錯誤,絕非情緒的自我發(fā)泄。另一種糟糕情景便是爸媽居高
臨下,不親近、有距離、無法平視,寶寶感受到的只能是壓抑。所以即使寶寶犯了錯誤,我們也應(yīng)給他平時的目光。
對寶寶提出表揚或批評,應(yīng)該有針對性地進行,不同的年齡、個性、能力、氣質(zhì),決定了不同方式、不同效果的差異。只有找到最佳方案,才能取得最好的效果。
表揚:看個性、分年齡
能力強、自信心強的寶寶,受到表揚的機會很多,肯定方式比肯定能力更容易引發(fā)他們的思考,從而不斷進步。能力較低、自信心較弱的寶寶,難得有得到表揚的機 會,爸媽應(yīng)該及時抓住點滴進步,對寶寶進行表揚,激發(fā)寶寶的自信心,促使寶寶有更大的進步。如果寶寶比較不聽話,那么就要多表揚,寶寶心情愉悅了,才會對 爸媽形成信任與依賴。
同樣的,年齡較小的寶寶,各種能力都處在并不完善的發(fā)展階段,這其中包括語言理解能力。所以,應(yīng)該通過簡單的語言 向?qū)殞毐硎究隙ǎ澳阏姘簟边@樣的語句最適用于小寶寶。對于年齡稍大點的寶寶而言,他們已經(jīng)有了簡單的自我評價意識,爸媽要讓寶寶知道的并不是“什么是對 的”,而是“怎樣是對的”。所以,多在細節(jié)和方式上表揚寶寶,會讓寶寶成長得更快。
批評:分氣質(zhì)、看頻率
雖說批評誰都不愛聽,不過不同氣質(zhì)類型的寶寶對批評的反應(yīng)是不同的。思想靈活、淘氣的寶寶容易接受批評,但忘得也快,爸媽應(yīng)該開門見山,同時注意保護寶寶的 自尊心和積極性。調(diào)皮外向的寶寶容易沖動,會不服氣、產(chǎn)生質(zhì)疑,所以高壓政策萬萬要不得。態(tài)度一定要溫和、語氣一定要平靜。慢性子的寶寶需要一段時間消化 批評,一旦明白就不會再犯,所以爸媽需要做的只是耐心等寶寶想明白。安靜的寶寶性格比較內(nèi)向,應(yīng)該少批評、多鼓勵。
對于偶爾犯錯的寶寶,批評力度應(yīng)盡量小一些。而對于經(jīng)常犯同一錯誤的寶寶,不只要加大批評力度,更要講明道理。在這一過程中,要注意從寶寶能夠理解的角度切入,講寶寶能夠聽得懂的道理,畢竟批評的最終目的是告訴寶寶錯在哪里,怎樣改正。
對寶寶提出表揚或批評,應(yīng)該有針對性地進行,不同的年齡、個性、能力、氣質(zhì),決定了不同方式、不同效果的差異。只有找到最佳方案,才能取得最好的效果。 (來源:四川在線)
本博客轉(zhuǎn)自中華家庭教育網(wǎng),原文地址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