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聽了練麗丹老師所講的“家長預期行為"一節(jié),對于所提出的的觀點我深表贊同。在心理學上,有一個“自我實現(xiàn)的預言”效應。所謂“自我實現(xiàn)的預言”效應就是:起初只是一個預言(而不一定是事實),但是由于被預言者預期這一預言將會實現(xiàn),所以他們的行為就會顯示出某種傾向性,也就是不自覺得地向預言靠攏,而正是這種傾向性導致這個預言得以實現(xiàn)。我認為,積極的心理暗示無疑是一縷陽光,會使希望的種子破土而出,也會使一棵小樹成長為參天大樹。有誰能說自己沒有受到過心理暗示的影響呢?我想起我在剛參加工作的時候,沒有教學經(jīng)驗,在公開課中出現(xiàn)這樣或那樣的失誤,我曾對自己產(chǎn)生懷疑,我適合吃這碗晚飯嗎?后來有一位學校資深的老教師忽有一日不經(jīng)意的對我說了這樣一句話:”再過幾年,你一定是我校小學語文的一棵大樹”這句話無疑像一縷春風拂過我的心田。原來,是有人肯定我的,只是現(xiàn)在我的力量還比較弱小,但是,經(jīng)過努力,我一定能實現(xiàn)我的教育理想,成為一名教學能手。正是因為有了這樣的信念,我躑躅向前,從沒有停下自己前進的腳步。幾年之后,我在本縣的小學語文界已小有名氣。我想是那位老師的話,使我鼓起了生活和工作的風帆。我們每一個人都希望得到別人的肯定,即使做得不好的事,也希望別人能以一種委婉的方式提出,那么我們對自己的孩子和學生為什么又那么苛刻呢?其實很多時候我們也意識到自己的教育行為是錯誤的,是不妥的,但卻不知道到底正確的該怎么做,缺少先進理念的支撐,此次學習就正好給我們補上了這一課。
0
寫得好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