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如何協(xié)調好親子關系?
在我剛上班的時候,我的前輩告訴我:當班主任的給學生要給好心不要給好臉,所以11年里,我對學生一直比較嚴肅。不知不覺中可能對孩子葉晨過這樣了。偶爾的一天兒子告訴我:媽媽我喜歡你笑。對我的觸動很深,學習了講座之后,我結合自己的實際和一些經(jīng)歷,我覺得我以后從以下幾個方面協(xié)調好親子關系:1、對孩子保持微笑:對孩子保持一副嚴肅的面孔,特別是對當孩子不如己意的時候,板著一張“晚娘臉”,以為這樣就可以保持家長的“權威”。我們從不對孩子露出自己的微笑,擔心這樣會使孩子不懼怕自己,從而任性。其實,微笑是人內心情感世界的自然流露,體現(xiàn)著快樂、自信、友好、積極、關愛、支持、信任和尊重。微笑在處理人際關系中,無論是對于成人還是孩子都具有積極的作用。特別是在家長同孩子的溝通方面,微笑所起的作用更是非同一般。一個快樂的家庭處處充滿微笑。當孩子的成績不十分如意、偶然犯錯誤或遇到挫折的時候,微笑就如同鎮(zhèn)靜劑一樣,能安撫孩子的心靈,緩解孩子的壓力。
2、互相欣賞和鼓勵: 欣賞和鼓勵的話給人動力,使人勇于改善自己、力求進步,從而建立良好的自尊感。父母要多留意孩子值得稱贊的地方,避免太多批評,因為批評只會帶來抗拒和反感,雙方的關系也會越來越疏遠。要多留意孩子付出的努力,而不要只計較成果,你自然會發(fā)現(xiàn)孩子有很多值得稱贊的地方。要引導孩子自我肯定和欣賞,例如回顧自己在一天中值得高興的事,或數(shù)一數(shù)過去一個星期的小成就,然后父母與子女互相祝賀。
3、學會在適當?shù)臅r候逃離“情緒爆炸”的現(xiàn)場:在情緒不好的時候學會在適當?shù)臅r候逃離“情緒爆炸”的現(xiàn)場,要平息心中的怒火。大家只有心平氣和時,才會聽得懂對方的話,替對方設想。與孩子發(fā)生沖突時,父母可嘗試著轉換一個想法,可能就會豁然開朗起來。如孩子支支吾吾地回答問題,與其生氣地想“我不能忍受你這個樣子”,還不如試試看平靜地想“剛才我的樣子是嚇著他了?他不相信我會支持他,我要想辦法讓他明白才是”。
無論什么樣的教育,家長先要懂得尊重孩子。如果我們心中有這根“弦”,就會改進一廂情愿的教育方法、要求和目的。對待任何問題,不妨轉換身份,從孩子角度考慮一下,多想幾個“孩子會怎么想”、“是否讓他們覺得不舒服”,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做到與他們平等對話、交流情感,成為孩子的“知心朋友”。
0
寫得好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