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經(jīng)歷過青春期,但是畢竟過去很多年了,那種感覺現(xiàn)在體會起來難以那么真切。但是我們現(xiàn)在還是有機會體驗到類似青春期感覺的。
目前有不少家長還和長輩住在一起,而長輩出于對他們的愛護,有的自然免不了會啰嗦絮叨,甚至干涉、催促較多,所以有時會讓這些家長不爽。
最近有一位初中孩子的媽媽因為孩子的逆反來我這里咨詢,也說了她和孩子姥姥之間的事情,聽起來和青春期的表現(xiàn)是那么地相似。
姥姥愛護媽媽和外孫的心思是毫無疑問的,不過常常顯得過于急切,或者管得太寬了。有些問題明明是她所不了解的也著急出主意;有些事情也急于讓媽媽按照她說的來,不聽就說個不停甚至發(fā)火;有時會催促個不停。這位媽媽理性上明白姥姥是出于愛護,但是一直這樣做畢竟讓她不舒服,時間久了就難免有些煩,后來就有些逆反了:聽到孩子姥姥說的話本能地就反對。
我覺得這種表現(xiàn)與“孝”無關(guān),是人的本能反應(yīng),通過這種過激的反應(yīng)促使姥姥反思,停止這種過度的、不合適愛護。實際也證明這種反抗是有效的,對姥姥有所觸動,逐漸管得也稍微少些了。
不過,我順便問了媽媽一句:你是否有時也像姥姥一樣出于愛護過多地管孩子、催促孩子、干涉孩子太多呢?這樣對待孩子,他是否也和你同樣的感覺呢?媽媽恍然大悟。
其實媽媽和姥姥的沖突和青春期的逆反何其相似!都是為了孩子好,都是覺得自己是正確的而過多地管孩子,都是以愛的名義把自己的意志強加給孩子。孩子都是為了感覺自由舒服些而以反抗的形式來改變父母。
只不過青春期孩子的父母更堅信自己正確而孩子幼稚,所以管束和干涉會更多些。而孩子正是自我意識覺醒,要求獨立自主的意識正是強烈的時候,所以反抗會來得更猛烈些,不如此,父母也不會覺醒。其實孩子的思想不像我們想象的那樣幼稚,孩子的很多事情也是我們不了解的,所以你自認為正確的時候,孩子可能不以為然呢,所以自然不喜歡聽。
逆反看來不過是人的一種正常普遍的心理而已。管束和干涉太多,太細,而且態(tài)度有問題,人感覺被束縛了,引起反感,自然逆反。逆反之后,孩子不但不聽父母不合理的話,連合理的話也不聽了。
想想自己,讀懂孩子。
http://www.hjzcn.com/Puberty/jjbk/20130128/11022.html【曉巖轉(zhuǎn)】
相鄰博客
- 給女兒待人接物的36條建議 [2013-08-11 20:25:43]
- 家長做好四件事幫孩子順利渡過青春期 [2013-08-11 20:29:20]
- 為何家長應(yīng)該從小對孩子進行生命教育? [2013-08-11 20:33:18]
- 如何合理引導(dǎo)有以自我為中心的傾向的孩子 [2013-08-11 20:35:43]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