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歲的嚴崢讀高中二年級,他在班里成績名列前茅,從沒下過前5名。嚴崢從小就很聰明,成績一直都不錯,為此深受老師和父母的寵愛。也正是由于這些原因,使得他從小就喜歡以自我為中心,這令父母有些擔(dān)憂。
嚴崢讀初中時,成績同樣很好,但他自以為是的性格并沒有改變,升入重點高中后,這種性格傾向更加明顯??赡苁撬J為自己成績一直比較好,平時在家里從不主動學(xué)習(xí),整個暑假既不看課本,也不做作業(yè),天天坐在電腦前玩游戲。父母一勸說他,他總是會說:“我的事不用你們管,我給你們考個 名牌 還不行嗎?”父母聽到這話,心里很不是滋味,似乎兒子考大學(xué)就是為了他們,而且兒子哪兒來的那么大的自信啊?
生活中也是這樣,在學(xué)校里同學(xué)們也要以他為中心,聽從他的安排,盡管他是學(xué)習(xí)委員,但有很多事情不屬于他的管轄范圍。為此,他還和班長有沖突。在宿舍里,大家談起一個話題,他發(fā)表的議論最多,而且對別人的意見不屑一顧。在家里,有些事情他也喜歡替父母做主,讓父母依著他。都這么大的孩子了,還這樣喜歡以自我為中心,常常自以為是,父母真拿他沒辦法。
媽媽要懂的心理學(xué):大多數(shù)孩子都有以自我為中心的傾向,需要合理引導(dǎo)
大多數(shù)人都有一種自我意識,也就是有一種以自我為中心的傾向。這種以自我為中心的傾向在多種因素的綜合影響下,容易發(fā)展成自以為是的心理習(xí)慣。尤其是對于青春期的孩子而言,這種傾向和習(xí)慣最為明顯。
青春期,孩子的自我意識處于第二次覺醒的階段。這一時期孩子的自我意識不同于兒童期,與兒童期相比,這一時期的孩子對事物有了自己獨立的看法,有了接近于成人的世界觀和價值觀。他們認為自己完全有能力處理自己的事情,不需要父母插手,甚至?xí)J為父母的想法和做法落后,于是形成了強烈的以自我為中心的心理,而且常常自以為是。
這種以自我為中心和自以為是的心理,常常延伸到家庭之外。比如在學(xué)校,比如在同伴之間。因為在家中形成了這種以自我為中心的習(xí)慣,在家庭之外他們也很難改變。再加上有些孩子在某些方面確實有過人之處,這使得他們更加自以為是。比如例子中的嚴崢,他本人的確比較聰明,成績也不錯,所以他有引以為豪的資本。為此,他不僅喜歡以自我為中心,還很自以為是,以為自己說的、做的都是對的,別人都應(yīng)該聽從他的。如果有人反對他(包括父母),他就會發(fā)脾氣,或帶有抵觸情緒。其實,這樣的孩子未必什么都正確,只不過在我們看來,他們有些自以為是 他們站在自己的角度上只看到自身的優(yōu)點,而看不到自己的缺點罷了。
蘇東坡有兩句很有名的詩:“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币觊_來意思是說,人們站在自己的角度,對“自我”這個東西往往難以正確認識;從某種意義上講,認識“自我”比認識客觀現(xiàn)實往往要困難得多。心理學(xué)家把這種心理現(xiàn)象稱之為“蘇東坡效應(yīng)”。青春期的孩子自以為是正是這種心理效應(yīng)使然。對此,父母一定要正確引導(dǎo)孩子客觀認識自己。
叛逆期方法指導(dǎo)
方法一:讓孩子客觀地看待自己
孩子不能客觀地看待自己,尤其是高估自己,是他自以為是的重要原因之一。生活中,有一些孩子平常只看到自己的長處,很少看到自己的短處,有時候還高估自己,這樣的孩子往往會自以為是。所以,只有讓孩子學(xué)會客觀地看待自己,才能有效地改變他自以為是的習(xí)慣。
劉飛是初三年級的學(xué)生,雖然他學(xué)習(xí)成績很好,但朋友不多,同學(xué)們也都不愿意和他在一塊兒,連媽媽都覺得他整天就知道自吹自擂,自以為是。
劉飛經(jīng)常吹噓他一定能考上重點高中,而他的競爭對手 班里的×××肯定考不上;他還說自己將來一定能考上名牌大學(xué),然后做個科學(xué)家或者工程師。不僅如此,他還不喜歡和班里成績中等的同學(xué)交往,學(xué)習(xí)成績差的同學(xué)更入不了他的“法眼”。
有一次,他又在家里數(shù)落同學(xué)的不是,媽媽越聽越不順耳 這孩子怎么這么狂妄自大呢?似乎天底下的人都不如他似的。媽媽決定趁機教導(dǎo)教導(dǎo)他:“兒子,你們班誰的體育最捧?”
“小睿?!?/span>
“誰的歌唱得最好聽?”
“小雪。”
“誰的管理能力最強?”
“當然是我們班長唄 怎么了老媽,你怎么想起問起這些事情了?莫名其妙?!?/span>
“既然這些最好的都不是你,你又有什么可值得驕傲的呢?就因為你成績好嗎?”
劉飛怔了怔,沒再說話。
“兒子,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和不足,你不能總看到自己的長處,看不到別人的長處。你也有自己的不足,為什么你就看不到呢?”媽媽接著說道。
劉飛想想媽媽說的有道理,不由自主地低下了頭。
“你只有客觀地看待自己,公平地對待自己的長處和不足,才能不斷地進步,永不落后,否則你這樣下去,重點中學(xué)可能都會與你無緣。”
聽到這此話,劉飛無言以對,此后他不再像以前那樣自以為是了。
當孩子的某方面特長受到眾人的贊揚時,他難免會有一些自滿情緒,而這種自滿情緒如果得不到有效遏制,就會被無限地放大,從而造成孩子不能客觀地看待自己,以至于在很多事情上都表現(xiàn)得非常自以為是。尤其是對于正處在青春期的孩子來說更是如此,因為這一階段的孩子更希望得到別人的認可,更喜歡那種鶴立雞群的感覺。針對這種情況父母一定要及時加以引導(dǎo),以免孩子形成自以為是的習(xí)慣或性格。
方法二:教孩子學(xué)會尊重他人
懂得尊重他人的孩子才會贏得他人的喜愛,因為幾乎沒有人喜歡不尊重自己的人。自以為是的孩子,在與他人交往過程中最突出的表現(xiàn)就是不懂得尊重他人的意見和建議,總認為自己是正確的,別人是錯誤的,甚至有時候不顧他人的自尊而貶低別人的看法。
如果孩子懂得尊重他人,即便客觀上別人的意見或建議是錯誤的,自己的是正確的,那么這種情況下孩子也不會輕易地否定別人,而會給別人留有面子,或委婉地表達自己的看法。
小程是一個品學(xué)兼優(yōu)的孩子,從小就受到老師和家人的喜愛。現(xiàn)在他已經(jīng)升入重點高中了,依然深受老師和同學(xué)們的好評,同學(xué)們也都樂意與他做朋友。這其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他比較容易相處,懂得尊重別人。
小程無論是在家里還是在學(xué)校里,遇到不同于自己的意見,總會委婉地表達自己的看法,而不會固執(zhí)己見,或指責(zé)別人抬高自己。比如,在學(xué)校,有一次老師在黑板上講了一道幾何題,但解法有些復(fù)雜,而小程自己卻有一個更簡便的解法,但小程當時并沒有向老師提出來,而是在課下委婉地問老師自己的那種解法對不對。老師看了小程的解題過程,十分驚訝,連聲說好,同時也非常贊賞小程有禮貌地向自己提供了更簡便的解題方法。
在家里也是如此,每當自己有優(yōu)于父母的想法時,他總是會禮貌地向父母表達,當然他的建議也常常被采納。
其實當孩子真正懂得尊重別人的時候,他就不會再那么自以為是了,即便他的觀點是正確的,他也會委婉地提出來,例子中的小程就是這樣的典范。
方法三:不要過于遷就孩子
有很多孩子喜歡以自我為中心、自以為是,往往是由于父母的過于遷就造成的。尤其是在孩子小時候,父母事事順著他,他想怎么樣就怎么樣,即便孩子所提的是一些無理的要求。這種教育方式就非常容易讓孩子形成以自我為中心和自以為是的習(xí)慣,即便長大后也非常難以更改。當然,對于青春期的孩子,有的父母也習(xí)慣于遷就他,無論他的做法是對的還是錯的。父母認為,孩子再大在自己眼里也是孩子,何況孩子長大了,已經(jīng)有自己的想法了,他愛怎么著就怎么著吧。其實,這種縱容的態(tài)度非常容易讓孩子變得自以為是,處處以自我為中心,父母對此要深刻警醒。
捕捉孩子的心理變化,做孩子的心靈導(dǎo)師
本博客轉(zhuǎn)自中華家庭教育網(wǎng),原文地址
相鄰博客
- [轉(zhuǎn)]家長做好四件事幫孩子順利渡過青春期 [2013-08-13 22:54:12]
- [轉(zhuǎn)]為何家長應(yīng)該從小對孩子進行生命教育? [2013-08-13 22:56:01]
- [轉(zhuǎn)]家風(fēng)是塑造孩子的無形力量 [2013-08-13 22:58:13]
- [轉(zhuǎn)]讓逆反和厭學(xué)遠離青春期 孩子的成長需要關(guān)注 [2013-08-13 22:58:45]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