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社調查
三成有房受訪者全部首期靠父母
多數80后愿擺脫“啃老”
通過分析調查問卷,中央財經大學商學院傅曉霞副教授也發(fā)現了諸多“正能量”的亮點,例如84%以上的被訪者在未來5年里均有明顯的理財目標;
在家庭流動資產中,80后的選擇趨向多元化,銀行理財產品、黃金、基金、債券、股票、存款均有涉及。
面對記者的采訪,廣州某大型國企員工、26歲的陳小姐就說:“其實,‘啃老’只是暫時現象;多數人都不想‘啃老’,多數人也不得已‘啃過老’。工作要努力,攢錢要細心,遲早是要搬出去生活自理。”
陳小姐的同事、27歲的小林則告訴記者:“我已在番禺買了套公寓,首付要50萬元,這么貴,我一個人肯定拿不出來,還是父母幫了忙。雖說也‘啃了老’,但以后供房都要靠我自己,也不能懈怠?!?/span>
傅曉霞預計未來幾年里,隨著社會經驗的增加、收入的增多,更多的80后都會回到良性循環(huán)的軌道上來科學理財、積極生活。
“啃老”追因
一、月入四千以下近六成
根據本報的調查結果顯示,57%的80后年輕人,年薪收入在5萬元以下,也就是說過半數的80后月收入低于4000元,在城市工薪族中屬于偏低的水平。
28歲的阿龍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就表示他之所以“啃老”,個人、環(huán)境都有“責任”。他表示:“物價上漲了,什么東西都貴,現在的5000元月薪,可能趕不上10年前的2000元。我換過兩份工作,收入水平也沒有實質的提高?!?/span>
二、跳槽太頻繁
荔灣區(qū)的本地妹小董今年已經29歲了,卻還待在父母家中做“啃老族”。她畢業(yè)6年里換過7份職業(yè),干得時間最長的一份不到18個月?!笆杖胩?,不合心意”是小董跳槽的主要原因,可跳槽的實際效果并不好。
“今年3月找到的工作,本說有7000元月薪,但來了后才發(fā)現公司沒有什么福利,保險也沒有買齊全;而且工作很辛苦,雙休日加班是家常便飯,總體來看,還不如原來月薪5500元的單位?!毙《缡钦f。
大城市中,類似小董的例子不勝枚舉,年紀大于25歲,仍無法自立。每“跳槽”一次,都有少則一兩個月、多則半年時間的“無收入期”,沒有經濟來源,之前的積蓄也不夠,索性回父母家“啃老”。
三、過度消費
廣州仔阿龍28歲,外表帥氣陽光,而且剛剛跳槽到一家星級酒店當大堂經理,但他實際上卻是位名副其實的“啃老族”:大學畢業(yè)后4年,吃住全在父母家,換手機、買手表、旅游這樣的“大件”消費也全由父母“報銷”。說起來,阿龍現在的月工資也有五六千元,但就是攢不下什么錢,自己也覺得很慚愧:“朋友聚會、買買衣服、汽車加加油(車是父母的),好像就不剩什么了?!?/span>
四、不擅理財投資無門
從調查結果與記者采訪的情況來看,80后年輕人深感投資無門的同時,也普遍存在理財知識匱乏的問題。對此,傅曉霞認為:80后銀行定期存款占比大,說明兩個問題:一是80后積累不足、理財懈怠;二是80后普遍不會理財;在銀行存款方面配置過多的流動資金,看上去是安全了,實際上卻在無形中流失財富。
相鄰博客
- 80后-其實我不想”啃老“ [2013-09-05 15:31:56]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