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晚上好,新年好,誠心祝各位老師在新的一年身體好,心情好,家庭生活和諧幸福!尊敬的各位老師能繁忙的工作之余,利用休閑的時刻還來學習、研討、指導,這也可能和你身邊的同事、朋友非常的不一樣,既然我們是如此的不同,要不要給自己來點掌聲??!我很開心在三月的第二天和大家相聚在中華家庭教育講堂,和大家一起分享在生活中的所思所想,還望課后各位老師給予指正和建議,這里,我先謝謝大家。
先問大家一個問題:如果給你一個選擇在鴨子(1)和青蛙(2)兩種動物中選一種你喜歡的,你會選?
“春江水暖鴨先知”,出自北宋詩人蘇軾的《春江晚景》。通俗的理解,便是鴨子首先知道了春意,所以鴨子首先享受了春帶給它的快意,春帶給它的生機,而這些美好結果的產生正是緣于鴨子對春所特有的敏銳。聯(lián)系我們的家庭教育,就是告訴我們家長對待孩子的成長變化要保持一顆敏銳的心,要感知,預見成長過程的方方面面,我們才能美美享受孩子帶給我們心靈的悸動。
“溫水煮青蛙”來源于19世紀末美國康奈爾大學科學家做過的著名“青蛙實驗”??茖W家將青蛙投入已經煮沸的開水中時,青蛙因受不了突如其來的的高溫刺激立即奮力從開水中跳出來得以成功逃生。同樣是水煮青蛙實驗。當科研人員把青蛙先放入裝著冷水的容器中,然后再加熱。結果就不一樣了,青蛙反倒因為開始時水溫的舒適而水中悠然自得。直至發(fā)現(xiàn)無法忍高溫時,已經心有余而力不足了。在一個安逸的環(huán)境中,人容易被周圍的環(huán)境所迷惑,最終導致消沉。最近媒體報道歌唱家李雙江之子李天一涉嫌輪奸案,引發(fā)群眾的熱議 。3月1日,全國政協(xié)委員、中國音樂學院名譽院長金鐵霖到政協(xié)駐地酒店報到,在接受記者采訪他對“李天一案”的看法時,他表示:“要加強對年輕人的教育,這件事上父母有責任。” 李天一的溫水環(huán)境是星爸李雙江營造的,持續(xù)加溫的是李氏夫婦和周圍的親朋好友們,他在這樣的溫暖環(huán)境中不斷放縱和墮落,一點一點的變化,在不易察覺中完成了整個蛻變,待醒悟過來卻為時已晚。如果說李氏夫婦能在最初的“歌友會”,“寶馬事件”中敏銳捕捉到孩子成長發(fā)展的不利趨向,調整自己教育的思路和方法,我想今天的媒體會有新的書寫。
當然作為我們都是普通人,我們的孩子出現(xiàn)了問題,也不可能受到媒體的這么高度關注,但問題的出現(xiàn)也是一樣的令我們觸目盡心,輾轉反側,痛苦流涕。而更為重要的是當事人-我們的孩子他的未來和人生就此毀滅。那么為了防范于未然,我們家長就要保持一顆敏銳心、懷著一顆熱情的心去對待孩子的成長。
一、 保持一顆敏銳的心,靜靜地觀察他。
1、以“無我”不帶任何功利性的狀態(tài)觀察他。
當孩子在畫畫時,我們帶著欣然的眼光看孩子的“作品”,那就是他的世界,嘗試著去走進他的五彩世界,和他一起去畫中的一切交談、游戲。沒有期待一個“繪畫天才”的誕生,沒有執(zhí)著于一個書畫金獎的出現(xiàn),更沒有不耐煩的嘮叨“這么簡單的一個東西還畫不好”,更沒有冷眼的指責“再畫畫,你也成不了梵高、畢加索”。當孩子每逢考試時,我們干嘛就干嘛,沒有著急,沒有焦慮,更沒有“這次你一定要第一啊”,“這次要成為三好生啊”
當孩子和我們一起參加親朋的集體活動時,沒有把孩子的不足和別的孩子的優(yōu)秀做比較,更沒有比較后的面容失色、氣急敗壞、惡語相加。公開場合,他打翻了一個碟子,不要因為丟了自己的顏面,而呵斥不斷??赡苁怯捎诤⒆硬恍⌒?,也可能是主人放置有問題,沒有孩子惡劣到刻意打親戚的東西。(除非你們忽視了他,他想引起您的注意)。
2、以 “超我 ” 的角色接近他
當孩子和朋友們一起活動時,我們以“超我”的角度來留意孩子的一舉一動,從不冒冒失失、急急匆匆地卷入孩子的爭執(zhí)和糾紛中。先做一個看客,了解、認識孩子身上優(yōu)點和缺點, 從而修正自己教育孩子的的行為, 對于孩子表現(xiàn)好, 把自己心愛的糖果和“語言”拿出來與孩子們分享。對于他的不足和出錯,事后悄悄地拉到一邊,輕輕地告訴他:“你出的錯你要承擔責任,為了避免此類事件,換一種方式做會更好,嘗試一下如何?”
不是寶馬撞人,老爹我來媒體給受害者道歉,如果讓孩子知道,做出任何事情,都有父母給他擺平,這樣的有恃無恐,會讓孩子闖的禍越來越大!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不要擔心挫折,應該擔心的是怕挫折而不敢讓孩子做任何事情。” 人的一生中,不同時期會面臨各種各樣的逆境,有些人能樂觀看待,有些人可能一蹶不振??创婢车牟煌磻?,可以追溯到兒時的教導。 看來天一小時受到挫折的少之又少,這真不是件好事。
當然,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學習 、活動方式, 我們并不追求形式的整齊劃一, 而是在尊重每個孩子個性特點基礎上, 給予相應的空間發(fā)展其能力. 可以看到, 在環(huán)境與自我的相互作用中, 孩子會不斷地在把其他朋友的生活經驗轉化為自身經驗, 他會悄悄地在進步!
3、以“真我”之愛包容他。
假如我們愛孩子,就會觀察孩子,研究孩子的傾向、性情。只有當我們不愛孩子的時候,才會把我們的某種理想強加于孩子,想在孩子身上實現(xiàn)自己的野心,希望孩子成為這樣或那樣的人。印度空靈大師克里希那穆提在《一生的學習》中提到“只要我們期望于孩子的是權勢、有更高更好的社會地位、步上成功之梯,我們心中便沒有愛,因為對成功的崇拜,助長了沖突與不幸。愛孩子,是和他們有內心的溝通,使他們受到正確的教育,以幫助他們成為一個充分認識自己、懂得自由與愛的真義、有智慧的、完整的人。”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是孩子就會有出錯,如果孩子因為擔心父母嚴厲責備而怕出錯,那后果可能是致命的。正如沸沸揚揚的藥家鑫事件,在藥被判處死刑后,他的父親藥慶衛(wèi)在微博中說,我平時管教孩子過于嚴厲,令孩子在犯錯之后害怕面對,不懂處理,最終釀成大罪。今年的剛開學,四川資陽安岳縣石羊鎮(zhèn)初中一年級13歲男生,因為寒假作業(yè)沒完成,回家趕作業(yè)時,自縊身亡在出租屋內。鄰居說,報名當天,媽媽打過林林,兩個不同的極端案例中,都有家長的責罵。讓我們以真我之愛之心,接納孩子的一切。
二、保持一顆熱情的心,影響他
現(xiàn)代社會由于生活節(jié)奏的加快,人對物質和精神的需求也在不斷地膨脹,作為身兼多職的中年父母要扮演好多重角色,的確不易。事業(yè)、生活的壓力,難免在教育子女時,顯出疲憊、應付、心不在焉,甚至“麻木”的狀態(tài),那里有熱情言呢?而其實教育子女就是一項偉大的事業(yè),這需要更大的熱情。
1、以飽滿的精神狀態(tài)面對孩子。
身為家長,自己衣著、言語和行動都為影響孩子,試問有幾個孩子喜歡衣著邋遢、不修邊幅,言語粗暴、臟話連篇,辦事拖沓、毫無生氣的父母。試問又有多少孩子不喜歡衣著整潔、美麗漂亮,聲音動聽、詼諧幽默,辦事利落、生機勃勃的家長呢?愛孩子,就要從愛自己開始,身為家長,我們不妨調整好自己的精神狀態(tài)去面對我們可愛的精靈們,當我們走進家,就要忘記外面的種種不愉快,當我們起床時 ,就要把微笑信心傳遞給孩子。
2、以積極地行動融入孩子
很多家長或許有這個體會,當你忙著做飯、忙著家裝、忙著……這個時候孩子要求你聽聽他的“神秘故事”,而你此時認為當前自己做的事前非常重要,于是乎,你邊工作,邊聽孩子講,貌似自己對孩子的事還很在意,但孩子說的你根本不知云,然而細心敏感的小家伙,他是超級的會察言觀色?。耗愕男牟辉谘伞⑤p描淡寫。這給孩子留下不好的的印象啊,或許他還會繼承我們的行為。榮格在《兒童的發(fā)展與教育》中說:兒童的心理狀態(tài)與父母的無意識是一致的。對兒童影響最大的“事物”不是來自父母的有意識狀態(tài),而來自他們的無意識背景。真正影響孩子的不是父母的語言而是潛意識心理和行為。 案例:我對孩子不耐煩,孩子對弟弟不耐煩。
要保持一顆敏銳而熱情的心,我想除了與生俱來的特質外,更需要家長不斷的學習注重積累,緊跟現(xiàn)代社會知識更新不斷加快的步伐,不滿足于已有的知識,下定決心,擺脫不必要的應酬,學習學習再學習,只有這樣,應對工作和生活中的人和事,才能敏銳反應,做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從容應對?!?/span>
親愛的家長朋友們,親愛的兄弟姐妹們!用寬闊的胸懷接納和珍視孩子的個性,用無聲的愛滋潤孩子的心靈,用你那顆敏銳而熱情之心伴隨孩子的成長。
本博客轉自中華家庭教育網(wǎng),原文地址
相鄰博客
- [轉] 相約在路上(原創(chuàng)) [2013-10-09 11:49:13]
- [轉] 向孩子學習二、三事(原創(chuàng)) [2013-10-09 11:49:36]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