餓了才吃
工作忙碌、事務繁雜,使得許多人不按時就餐,而且有相當一部分人不吃早餐,理由就是“不餓”。其實,食物在胃內(nèi)僅停留4-5小時,感到饑餓時胃早已排空。此時,仍然空空如也的胃粘膜會被酸性極強的胃液“自我消化”,引起胃炎或消化性潰瘍。飲食規(guī)律、營養(yǎng)均衡是養(yǎng)生保健必不可少的物質(zhì)基礎。
渴了才喝
平時不喝水、口渴時才飲水的人相當多,尤其是青少年和“大忙人”。他們不了解渴了是體內(nèi)缺水的反應,這時再補充水分為時已晚。水對人體代謝比食物還重要,每個成年人每天需飲水1500毫升左右。晨間或餐前1小時喝一杯水大有益處,既可洗滌胃腸,又有助于消化,促進食欲。有經(jīng)常飲水習慣的人,便秘、尿路結石的患病率明顯低于不常飲水的人。
累了才歇
許多人誤以為累了是應該休息的信號,其實是身體已經(jīng)相當疲勞的“自我感覺”,此時休息已經(jīng)為時過晚。過度疲勞容易積勞成疾,降低人體免疫力,使疾病乘虛而入。不論是腦力還是體力勞動者,在連續(xù)工作一段時間后,都要適當?shù)匦菹⒒蛘{(diào)整。
困了才睡
困倦是大腦相當疲勞的表現(xiàn),不應該等到這時才去睡覺。按時就寢不僅可以保護大腦,還能提高睡眠質(zhì)量,減少失眠。人的一生約有1/3時間是在睡眠中度過的,睡眠是新陳代謝活動中重要的生理過程。只有養(yǎng)成定時睡覺的習慣,保證每天睡眠時間不少于7小時,才能維持睡眠中樞生物鐘的正常運轉。
急了才排
很多人只在便意明顯時才去廁所,甚至有便不解,寧愿憋著,這樣對健康極為不利。大小便在體內(nèi)停留過久,容易引起便秘或膀胱過度充盈,糞便和尿液內(nèi)的有毒物質(zhì)被人體重吸收,可導致“自身中毒”。因此,應養(yǎng)成按時排便的習慣,尤以晨間為好,以減少痔瘡、便秘、大腸癌的發(fā)病機會。
病了才治
疾病應該以預防為主,等疾病上身,已經(jīng)對身體造成危害。疾病到來時都是有信號的,比如人們常說的亞健康狀態(tài)就是疾病的前奏。平時應該加強鍛煉,提高自身抵御疾病的能力,感到身體出現(xiàn)亞健康,就要引起注意,把疾病消滅在萌芽狀態(tài)。(來源:商丘市家庭教育網(wǎng))
0
寫得好
相鄰博客
- “家教依賴”要不得 [2005-12-04 23:21:00]
- 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2005-12-05 11:35:00]
- 興趣班,要讓孩子感興趣 [2005-12-05 11:42:00]
- 低聲教育 [2005-12-05 11:44: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