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歲的沛沛在幼兒園不愿跳舞了。一次上舞蹈課,由于上課不專心,老師批評了幾句,她就發(fā)氣哭著坐到一邊,再也不跳舞了。
在以后的幾天里,班上的老師們輪番上陣做思想工作,她竟就是不跳,態(tài)度非常堅決。有一次三個老師圍著她,足足勸了10多分鐘也無濟于事。
妻子知道了,先還能耐心地說道理,見沒什么效果,一氣之下拿起條帚,想“武力威逼”,沒想到沛沛更不買賬,趴在沙發(fā)上大哭起來,還說再不到幼兒園去了,就連后兩天上學都是哭著走的。
我冷靜認真分析了沛沛的心理狀況。女兒從小就由外婆幫忙帶著,老人無微不至的關懷,讓她生活在幸福中,處在大家關注的中心,從沒遇到過什么困難,所以自我感覺良好,面子觀念極強。老師當眾批評她后,很容易產生逆反心理。
沒有給女兒一點壓力,我拿起了一套學校生活的塑料積木,與沛沛玩起了“上課”的游戲。
擺好黑板、課桌,“老師”、“學生”各就各位,“上課”開始了?!巴瑢W們好!”“老師好!”“同學們請坐好!”“坐好啦!”在女兒饒有興趣的笑容中,一切程序都是“仿真”的。
唱了幾首兒歌、背了兩首容易的詩后,我趁沛沛不注意,把其中一個“學生”的腦袋扭偏了,成了正在和“同學”講小話的樣子。
“這個同學上課講小話,沛沛老師快快批評她!”我說。
“?。?!”女兒露出了驚訝、新奇和得意交織的表情。在我的鼓勵下,她模仿老師的口氣嚴肅“批評”起來:“你這同學真不聽話,上課要認真聽講,不能講小話,注意力要集中!”
“小朋友犯了錯誤也沒關系,老師批評是為了讓你改正缺點,以后進步就更快了!”我不失時機地補充說。
覺得這樣還不夠,我用“學生”的口氣馬上承認錯誤:“我錯了,我上課再也不講小話了,謝謝老師的批評,我一定改正?!?
這樣既當導演,又當演員,沛沛明白了“批評游戲”的基本套路。我這個“學生”又犯了上課睡覺、到處亂跑、不愿吃飯等“錯誤”,沛沛“老師”都一一進行了批評。
接著,我們又互換角色?讓女兒當犯了錯誤的“學生”。當她面帶微笑、輕松自然地向“老師”道歉,表示要改正錯誤時,我知道,女兒的心結已經解開了。
?。保岸嗵旌?,女兒走上了幼兒園的舞臺,為全校師生和家長表演了一個獨舞。(劉崢嶸)
0
寫得好
相鄰博客
- “標致”的意思是“漂亮”,還是“丑陋” [2006-01-01 17:12:00]
- 父母如何更好地理解孩子 [2006-01-01 17:14:00]
- 家長,讓自閉孩子睜開眼 [2006-01-01 17:22:00]
- 孩子為什么會自私 [2006-01-01 17:26: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