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與青春期孩子溝通的10個要訣是什么?
1.把自己也變成孩子,走進他的世界,和他融成一片。
2.和孩子密切相處,從他的語言及行為中了解他的想法、喜好和內在需要。
3.注意孩子的反應與態(tài)度。在和孩子說話時,仔細地把他的話聽完,了解他的想法及立場。
4.體會孩子的感受。當孩子在外面受了委屈,與好朋友或心愛的寵物分離時,父母只是一味地告訴他“沒關系,堅強一點,這沒什么好難過的”,會讓孩子覺得父母一點都不能體會他的感受。若父母能以同情和理解的態(tài)度對待孩子,適時地給予親情慰藉,就會有截然不同的效果。
5.了解孩子的發(fā)展,不要盡說些他無法理解的話,或提出他達不到的要求,讓他覺得壓力大,感到總受挫敗。
6.認真回答孩子的問話。孩子提出問題時,應先了解其真正含意,并針對孩子的需要做回答。例如孩子問:媽媽,你要不要去買菜?這個問題的真正意思可能是:媽媽,我想跟你一起去買菜。假如你知道孩子的真正目的,就可以說:要??!你要不要一起去?孩子聽了必定會很高興。
7.避免用命令等負性語氣。如“我命令你……”、“我警告你……”、“你最好趕快……”、“你真傻”、“你太讓我失望了”等帶有指揮、命令、警告、責備、拒絕等負面意義的語氣。
8.經(jīng)常變換新鮮的話題,引起孩子的興趣。例如:讓我猜猜你今天發(fā)生了什么事?如果有一天,太空人真的來到地球等話題,相信會比“今天過得好不好?快樂不快樂?”更吸引孩子。
9.充實孩子的生活經(jīng)驗。親子對話的題材,往往來自生活,父母可以帶領孩子觀察身邊的各種事物,如一花一草一木,路上汽車的顏色、造型、品牌,街上行人的穿著打扮、說話內容,百貨櫥窗……都可以成為談話的素材。
10.議事表決,對于家中的事應引導孩子主動參與決策。
學生:張睿鑫 家長:張明輝
父母與青春期孩子溝通的10個要訣是什么?
1、別太父母。
2、理解在先。
3、充分信任。
4、減少指責。
5、少下命令。
6、維護形象和尊嚴。
7、注重孩子感受。
8、切記嘮叨。
9、適當放權。
10、議事表決。
學生:馬紀瑤 家長:馬強
父母與青春期孩子溝通的10個要訣是什么?
1、別太父母,在孩子面前放下父母的架子避免強硬的態(tài)度。
2,對孩子的教育盡量是單獨的,談話性的,避免公開的申斥。
3,改變只說不做的教育方式。盡量避免蒼白的說教,而是身體力行,為孩子做出表率。
4,對孩子一定要嚴格要求,避免在孩子面前過于隨便,保持在孩子面前的威信。
5,切忌不要總是在孩子耳邊講,自己怎樣為他付出,拿自己小時候與他對比或拿別的孩子與他對比。
這樣做,只能招來孩子的逆反心理。要就事論事,具體的分析問題,幫助孩子解決問題,而不是埋怨,比較。
6,多跟老師交流,隨時關注孩子的變化。但要跟孩子說明,自己只是關心他,愿意幫助他解決問題。不是想監(jiān)視他,不是不信任他。
7,引導孩子結交積極上進的朋友。
在孩子的成長階段,除了父母和老師,朋友對他的影響是最大的了。尤其有些問題,孩子不愿意跟父母和老師交流,更愿意與自己的朋友分享。一個好的朋友可以引發(fā)孩子的學習興趣,引導他健康的成長。
8,培養(yǎng)孩子獨立思考的習慣。
父母不能成為孩子學習的拐杖,遇到孩子不懂的問題,父母可以跟孩子一起討論,引導他自己動腦思考,而不是完全代勞。
9,在孩子成績下降的時候,首先,要做的不是責備,而是鼓勵。
10.議事表決,對于家中的事應引導孩子主動參與決策。學生:康峻瑋 家長:康傳文
相鄰博客
- 六年一班十月份優(yōu)秀家長作業(yè) [2013-11-28 19:41:15]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