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一年一度的春節(jié)了。每年都有一次的春節(jié),每年都一樣,似乎沒有什么新意。但是,今年的春節(jié),家族聚會中正悄悄注入了新的元素——家庭教育的話題。
話題一——對孩子講誠信
春節(jié),小姨的兒子媳婦打工回來了。小姨的孫子這大半年來由小姨帶,孩子一直和奶奶一起睡,爸爸媽媽雖然回來了,但孩子明顯和爸爸媽媽不那么親熱了,晚上怎么都不和爸爸媽媽一起睡。但是小姨的兒子媳婦迫切要和自己的孩子親熱。于是小姨哄孫子“乖乖和爸爸媽媽一起睡,明天早上起來就會看見奶奶睡在你床尾了。”結(jié)果,孩子睡到早上起來,沒有在床尾看見奶奶。第二天晚上孩子還是哭鬧要和奶奶睡,小姨再哄孫子“乖乖和爸爸媽媽一起睡,明天早上起來就會看見奶奶睡在你床尾了。”孩子說“奶奶騙人,昨天晚上不在床尾。”小姨繼續(xù)哄孫子“今天晚上奶奶一定在你床尾了。”
大表妹評“這就是家庭教育版的《狼來了》,以后孩子會不再相信你這個奶奶了。”
二表妹說“孩子雖然小,但是什么都知道的。”接著說了一個她和孩子之間的誠信故事。前一段時間的一個晚上,孩子臨睡前忽然吵著要狗尾巴草,已經(jīng)累了一天的她希望孩子早點睡下,自己也可以休息,就答應(yīng)孩子第二天早上起來就會看見狗尾巴草放在枕頭邊。第二天一大早,表妹就起床摘狗尾巴草了。但是,大冬天的,到哪兒找呀,可是答應(yīng)了孩子的事,就得做到。于是,她開上車子,跑了四十幾分鐘,才在郊區(qū)的山上采到狗尾巴草。表妹感慨“開了整整四十幾分鐘的車,就為了一根狗尾巴草!”
大家一致支持二表妹,批評小姨,堅持“一定要對孩子講誠信,別看孩子小,其實他什么都知道。”
話題二——孩子摔倒要不要扶
小表妹向我們提了一個問題“孩子摔倒要不要扶?”長輩們紛紛表示“肯定要扶。”小表妹笑了笑“不,不要扶。”接著,她講了一個她同學(xué)和孩子的故事。
小表妹從大學(xué)畢業(yè)參加工作有兩三年了。她同學(xué)的孩子有一周半了。前幾天,難得聚在一起的同學(xué)幾個帶著孩子逛街。在商場里,孩子太興奮了,撒開腳丫子使勁跑。一不小心,摔倒了,孩子趴在地上不動,大概在等人來扶吧。一個同學(xué)大概看孩子挺可憐的,就要去扶。孩子的媽阻止了。孩子趴了一會兒,大概是看實在等不到人來扶吧,就自己站起來,朝媽媽阿姨們瞅了瞅,發(fā)現(xiàn)大人確實沒注意他,就繼續(xù)撒開腳丫子使勁跑,玩得開心極了。
二表妹說“就是,別看孩子小,其實什么都知道。”接著,她也說了她孩子的一件事(她孩子正好四周歲,是女孩)。那天,她倆夫妻帶孩子去游樂場玩。孩子正玩的時候,一個男孩跑過來打她。孩子一副要哭的模樣,馬上轉(zhuǎn)頭,是要找爸爸媽媽幫忙了。夫妻倆連忙躲了起來。孩子見找不到爸爸媽媽,轉(zhuǎn)過頭,也狠狠地朝小男孩打去。小男孩大概是被打蒙了,哇哇大哭起來。夫妻倆看女兒一點都沒有停下來的意思,怕女兒把人家的小男孩打壞了,趕緊出來叫女兒回家。孩子一看爸爸媽媽來了,跑到爸爸媽媽身邊,也哇哇大哭起來,一邊哭一邊還委屈地說:“他打我……”
我們正聊著,小姨的孫子在一邊玩,摔倒了,大哭起來。小姨著急著要過去扶,被我們拉住了,繼續(xù)聊。過了一會兒,孩子看見沒有人理他,自己爬起來繼續(xù)玩了。我們朝小姨擠眼,小姨呢,則若有所思。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