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有這樣一份“職業(yè)”,它既沒有崗前培訓又沒有崗中培訓,既不可以“辭職”又不能夠“退休”,這份職業(yè)就是做父母。不管我們的孩子是優(yōu)秀還是不優(yōu)秀、是漂亮還是不漂亮、是健康還是殘疾,父母永遠不可以“辭職”。這個角色你一旦當了,就必須當?shù)筋^。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難題堆積得越來越多。任何人生來都不會是溝通高手,誰的情緒都有出現(xiàn)波動的時候,判斷事情也會出現(xiàn)失誤,因此錯誤是在所難免的。怎樣減少錯誤的發(fā)生呢?那就是不斷地學習!學習家庭教育?。?/span>http://ajm-engineering.com中華家庭教育網(wǎng))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父母是第一任老師。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需要家庭、學校、社會三結合教育,但家庭教育尤為重要,起著主導作用,人們常說:教育子女要做到“言傳身教”并且“身教重于言教”父母對于孩子的是影響最為深刻的;是最為重要的;是最為持久的;是最有影響的;是任何人不可替代的。家長對孩子思想品德、文化學習、身心發(fā)展教育要從小抓起,以潛移默化、春風化雨的形式,為孩子接受學校教育及思想中形成正確的道德觀、價值觀奠定好的基礎。
良好的家庭教育是誰也不能忽視的。
【材料1】
200年前,在美國康涅狄格州有一個人叫嘉納塞·愛德華,此人博學多才,講究道德,并十分重視家庭教育。200年來,愛德華家族家風良好,世代相傳,家族至今已延續(xù)了8代。在8代家族成員中,先后有13人擔任過大學校長,100人擔任過大學教授,14人創(chuàng)建大學或??茖W校,有60位醫(yī)生,100名教師,75名軍人,80多人成為文學家,1人當上了副總統(tǒng),11人出任大使,20多人擔任議員,120多人達到大學畢業(yè)文化水平,18人成為報社、雜志負責人。在長達兩個世紀中,沒有一個人被關、被捕、被判刑。
很多父母經(jīng)常這樣說:
? “別人都考得那么好,你怎么這么笨?”
? “瞧人家的孩子多能干,你怎么一點出息都沒有?”
? “別人都行,你為什么就不行?”
? “老師表揚了這么多同學怎么就沒有你,真讓我失望!”
……
大家都知道,“好孩子是夸出來的”。當年幼的孩子有點滴進步時,你—定不要忘記夸獎他,這樣會給孩子增強自信心,但每個孩子的優(yōu)勢智能是不同的,所以我們要善于發(fā)現(xiàn)孩子的長處,通過鼓勵、表揚、引導克服不足,盡力彌補他的短處。在引導和鼓勵夸獎孩子的同時,夸要夸在點子上,不能大夸、胡夸、亂夸。
想一想,作為家長我們是否總是習慣性地做兩件事?
一是按照統(tǒng)一的標準去考量和要求自己的孩子。二是努力地“尋找短板”而非積極地“發(fā)現(xiàn)優(yōu)勢”。結果,首先是導致了孩子的自卑。 其次是導致孩子的逆反。
【材料2】
這是北大學生家長教育孩子從小學到高中一些忌語的使用比例
學生記憶家長使用指責語 從未使用過比例
笨蛋,你太傻了! 93.3%
我是你爸媽,你就得聽我的 88.3%
考了59分,你也不害臊嗎 98.2%
你真太傷我的心了氣死我了 82.8%
你不像我的孩子我再也不管你了
92.6%
成績這么差,罰你一個月不許—— 96.7%
只要你考的好要什么給什么 90.8%
住嘴 81.7%
小祖宗,我求你了 93.6%
我們家長該怎么做?
一、 正視孩子間的差異
從內心真正地關愛、欣賞,孩子,讓孩子真正感受到父母的愛心,用寬容而不是挑剔的眼光去看孩子,用欣賞而不是抱怨的態(tài)度去對待孩子,以信任而不是懷疑的心理來相信孩子可以變好。
【事例1】 《人的一生,總有適合自己的種子》
十幾年前,有一名學習不錯的女孩,沒考上大學,在本村的小學教書。由于講不清數(shù)學題,不到一周就被學生們轟下了講臺。母親為她擦眼淚,安慰她說,滿肚子的東西,有人倒得出來,有人倒不出來,沒有必要為這個傷心,也許有更適合你的事等著你去做。
后來,女孩外出打工。先后做過紡織工、市場管理員、會計,但都半途而廢。然而,當女孩每次沮喪地回來,母親總安慰她,從沒抱怨。三十歲時,女孩憑一點語言天賦,做了聾啞學校的輔導員。后來,她又開辦了一家殘障學校。再后來,她在許多城市開辦了殘障人用品連鎖店,這時的她,已是一位擁有幾千萬資產(chǎn)的老板了。
一天,女孩問母親,前些年她連連失敗,是什么原因讓母親對自己有信心?母親的回答說,一塊地,不適合種麥子,可以試試種豆子;如果豆子也長不好的話,可以種瓜果;如果瓜果也不濟的話,撒上一些蕎麥種子一定能夠開花。因為一塊地,總會有一種種子適合它,也終會有屬于它的一片收成。
二、用欣賞的眼光看孩子
父母要學會用欣賞的眼光看待孩子,要學會多想想孩子的好處,要善于發(fā)現(xiàn)孩子的閃光點,發(fā)自內心地去賞識自己的孩子。
【事例2】 《只有你能欣賞我》(視頻)
第一次參加家長會,幼兒園的老師說:"您的兒子有多動癥,在板凳上連三分鐘都坐不了,你最好帶他去醫(yī)院看一看。"
回家的路上,兒子問她老師都說了些什么,她鼻子一酸,差點流下淚來。因為全班30位小朋友,惟有他表現(xiàn)最差;惟有對他,老師表現(xiàn)出不屑,然而她還在告訴她的兒子:"老師表揚你了,說寶寶原來在板凳上坐不了一分鐘,現(xiàn)在能坐三分鐘。其他媽媽都非常羨慕媽媽,因為全班只有寶寶進步了。"
那天晚上,她兒子破天荒吃了兩碗米飯,并且沒讓她喂。
兒子上小學了。家長會上,老師說:"這次數(shù)學考試,全班50名同學,你兒子排第40名,我們懷疑他智力上有些障礙,您最好能帶他去醫(yī)院查一查。"
回去的路上,她流下了淚。然而,當她回到家里,卻對坐在桌前的兒子說:"老師對你充滿信心。他說了,你并不是個笨孩子,只要你能細心些,會超過你的同桌,這次你的同桌排在第21名。"
說這話時,他發(fā)現(xiàn)兒子黯淡的眼神一下子充滿了光,沮喪的臉也一下子舒展開來。她甚至發(fā)現(xiàn),兒子溫順得讓她吃驚,好象長大了許多。第二天上學,去得比平時都要早。
孩子上了初中,又一次家長會。她坐在兒子的位置上,等著老師點她兒子的名字,因為每次家長會,她兒子的名字在差生的行列中總是被點到。然而,這次卻出乎她的預料,直到結束,都沒有聽到。
她有些不習慣,臨別去問老師,老師告訴她:"按你兒子現(xiàn)在的成績,考重點高中有點危險。"
她懷著驚喜的心情走出校門,此時她發(fā)現(xiàn)兒子在等她。路上她扶著兒子的肩膀,心理有種說不出的甜蜜,她告訴兒子:"班主任對你非常滿意,他說了,只要你努力,很有希望考上重點高中。"
高中畢業(yè)了。第一批大學錄取通知書下達時,學校打電話讓她兒子到學校去一趟。她有一種預感,她兒子被清華錄取了,因為在報考時,她給兒子說過,她相信他能考取這所大學。
她兒子從學?;貋?,把一封印有清華大學招生辦公室字樣的特快專遞交到她的手里,突然轉身跑到自己的房間里大哭起來,邊哭邊說:"媽媽,我知道我不是個聰明的孩子,可是,這個世界上只有你能欣賞我……"
這時,她悲喜交加,再也按乃不住十幾年來凝聚在心中的淚水,任它打在手中的信封上……
三、欣賞不排斥批評
教育是一個復雜的、系統(tǒng)的工程,“賞識”和“批評”是教育的兩翼,正如教育專家孫云曉所言:“沒有懲罰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彼?,我們不能將它們割裂開來,孤立地偏重哪一方面,或是摒棄哪一方面。管理學理論上有一條“二八”定律,意思是,促使一個人進步,應該給他20%的壓力和80%的動力,20%的壓力來自批評和懲罰,80%的動力來自贊揚和鼓勵。所以,我們不要忘記了這20%的批評。
【事例3】 《四塊糖的故事》
教育家陶行知在擔任育才學校校長時,一日,見一位男生欲用磚頭砸同學,就將其制止,并責令其到校長室。陶行知簡單地了解了一下情況就回到辦公室,見男生已在等他。陶行知掏出一塊糖遞給他:“這是獎勵你的,因為你按時來了。”接著又掏出一塊糖給男生:“這也是獎給你的,我不讓你打人,你立刻住手了,說明你很尊重我。”男生將信將疑地接過糖果。陶行知又說:“據(jù)了解,你打同學是因為他欺負女生,說明你有正義感?!碧障壬焯统龅谌龎K糖給他。這時男生哭了:“校長,我錯了,同學再不對,我也不能采取這種方式。”陶先生又拿出第四塊糖說:“你已認錯,再獎你一塊,我的糖分完了,我們的談話也該結束了。” 陶行知一共拿出了四塊糖,說了四句話,這個男生卻哭了,并內疚地承認了錯誤。
四塊糖是用賞識和批評的道具而已,都得到了做錯事的學生發(fā)自真心的歉意和感謝,收到了教育效果??梢姡⒆幼鲥e事,或有缺點,并不是不可以對孩子批評、懲罰,而是看教育者如何藝術地運用了。
四、欣賞中要注意的問題
1、根據(jù)各人不同的情況來表揚
a.表揚要隨年齡的增長漸漸減少,
b.要根據(jù)事態(tài)進展?jié)u漸減少表揚
2、表揚要指向孩子行為的過程
3、挖掘不明顯的優(yōu)點來表揚
4、表揚要指向具體細節(jié)
五、欣賞孩子的基本原則
尊重:尊重孩子,孩子才能學會尊重我們。
理解:理解孩子,孩子才能學會理解我們。
平等:平等交流,孩子才能學會善待我們。
商量:多給選擇,孩子才能學會自我成長。
最后,希望我們家長要學會欣賞孩子,立足孩子的現(xiàn)實,讓孩子隨著年齡的增長,獲得長足的進步和發(fā)展,即使孩子不會成為瓦特、牛頓、愛迪生,也要有信心努力幫助他成為一個有用的人才。
家長朋友們,最后我再次真誠的對大家說一句,請相信我們的孩子吧!他們都是可愛的!都是最棒的!
本博客轉自中華家庭教育網(wǎng),原文地址
本博客轉自中華家庭教育網(wǎng),原文地址
相鄰博客
- [轉][轉]家庭教育的七個好工具 [2014-02-10 20:37:46]
- [轉][轉]十種常見的教育誤區(qū) [2014-02-10 20:39:06]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