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躁的姥姥 無奈的媽媽
------關(guān)于主干家庭教育問題的一次網(wǎng)絡(luò)交流
(注:文中隱去了孩子媽媽的真實信息,以‘家有小女’代替。交流未采用實時記錄的方式,以免零亂。)
家有小女:
您好。請教一下,當我們的教育與老人意見不統(tǒng)一時怎么辦?做為本人來說,怎么教育孩子我也看了很多相關(guān)的書,我從沒打過孩子,六歲的女孩很乖巧,但因為姥姥的脾氣不好,經(jīng)常發(fā)脾氣,經(jīng)常吵她,孩子不喜歡姥姥,但老人從心里講,又非常非常的愛孩子,這樣矛盾就激化了,老人吵我不教育孩子,不打孩子,讓她做壞人,讓孩子不喜歡她。我真的挺為難,一個是老人,一個是孩子,我按老人打罵孩子的方式去教孩子肯定不行,我按自己的方式去帶孩子,老人又說我把孩子慣懷了。我該怎么辦?
老人看不慣我的教育方式,孩子可能會犯了一個小錯誤,老人把孩子吵的哇哇哭,這時我如果不接著吵,去哄孩子了,老人就說我貫孩子,讓她當懷人。但孩子本身就沒多大錯,在老人眼里就根本不行,我這時該怎么辦?抱孩子回房間,老人追著吵,但孩子已經(jīng)很委屈了,我還要吵嗎?
比如:前幾天,家里新找了個保姆,去幼兒園接孩子,因為剛到,我媽不放心也去了幼兒園。當時事保姆騎了一個電動車,我媽騎了一個三輪車,結(jié)果孩子非得要坐保姆的車,我媽非常的生氣,路上一直在問孩子,喜歡姥姥不喜歡?去你家吃飯讓不讓吃?等等,孩子沒理她很多。結(jié)果是我媽給我吵的非常厲害,說我教孩子不聽她的話,不親她。
其實,孩子給我說,她就想坐電動車,她也確實不太喜歡姥姥
我媽脾氣不好,很厲害,孩子教育她根本不聽,就說她帶一輩子孩子了
但又非常聰明好學,個性很強,我爸怕她一輩子
她很愛孩子,但就是脾氣不好,她又嘟囔,孩子確實不喜歡她。包括我,她發(fā)脾氣時,我家都不愿回
平淡之心
1、從家庭結(jié)構(gòu)的組成來講,這是比較典型的主干家庭,在我國的家庭中所占的比例很高的。出現(xiàn)的問題也比較類似。作為孩子的父母,應該充分認識并接納這樣的事實。一切的抱怨和責備甚至回避都對于狀況的改善和解決沒有任何積極的作用。
2、主干家庭的教育特征基本呈現(xiàn)為以下三個方面,其一矛盾多;其二隔代溺愛嚴重;其三易形成‘代溝’
從早上她表述情境中我們很清晰地感覺到這三方面的特征都是存在的。
姥姥不放心保姆去接送孩子,而非得親自去看看,這是不折不扣地溺愛。而與孩子媽媽在教育孩子過程中出現(xiàn)矛盾非常激烈。
其焦點是雙方在于“孩子”的教育方式上存在的價值取向不同。
姥姥是經(jīng)驗型,是傳統(tǒng)的“玉不琢,不成器”的思想,
年輕的媽媽則是順應孩子的成長規(guī)律,采用非“規(guī)訓”而“教化”的方式進行,跟著孩子‘慢成長’。
3、我們需要關(guān)注的一個問題是----都是為了孩子好。
4.找適當?shù)臅r機與老人進行深入地,正式的交流。讓老人清楚,教育自己的子女是作為父母的主要責任,作為老年人應該給給自己一個準確的定位。找一些案例給老人,如果老人有一定的文化程度,可以找一些家庭教育理論方面的資料,有意識地讓老人去瀏覽一下,了解先進的家教思想。
5.與老人交流教育孩子的問題時,要多找一些身邊的案例去說。并講清楚打罵孩子對于孩子將來的性格形成所起到的極大的負面作用。
6.可以與老人商量一些簡單的約定。比如:孩子出現(xiàn)問題,誰也不許吵,先處理自己的情緒;孩子出現(xiàn)問題,要共同商量,再與孩子交流;孩子在學習和游戲中不許干涉孩子的一些做法和想法等等。
7.老人要面子,做法不當時,也不要當面,避免與共發(fā)生正面的爭論,可以采取遷就迂回的方式把正確地方法滲透給老年人。
比如:老人訓斥孩子,孩子會哭,會因為怕她而不敢哭。而你可以采取轉(zhuǎn)移孩子注意力的,等孩子平靜后和孩子交流的方式,同樣做到孩子不哭的效果。
8.讓家庭中的其他成員與你一起做她的工作。
而你母親的文化程度,和她生長的家庭環(huán)境和家教氛圍繞如何?這對于她的影響是很大的。再有一個方法,是讓你父親來做她的工作。
9.引導孩子,讓孩子漸漸地理解姥姥是對她的好,感受到老人對她的愛,并讓孩子也漸漸地去做一些讓老人感覺受到尊敬和愛戴的小事情。
后記:與這位年輕母親的交流中能夠清晰地感覺到她的無奈和掙扎,而這樣的性格特征也能清晰地 反映出她自己母親的家教模式。
姥姥是一位文化不高,性情暴躁,又十分固執(zhí)的經(jīng)驗型家庭教育推崇者,急需改變的是她的觀念問題。
后來得知“家有小女”的愛人經(jīng)常喝酒,基本不管孩子-------典型的父教缺失家庭。
親密關(guān)系問題-------影響庭教育的一個重要因素。
從孩子的相片中,我看到的是孩子眼睛缺少那種一個六歲小孩子應有的天真無邪的光芒。
“每個問題孩子的背后一定會有一個問題的家庭”
“要想孩子天天向上,父母(長輩)必須天天學習”
2014年2月26日晚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