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3日
41、路上的石頭
國王費迪南決定從他的十位王子中選一位做繼承人。他私下吩咐一位大臣在一條兩旁臨水的大道上放置了一塊“巨石”,任何人想要通過這條路,都得面臨這塊“巨石”,要么把它推開,要么爬過去,要么繞過去。然后,國王吩咐王子先后通過那條大路,分別把一封密信盡快送到一位大臣手里。王子們很快完成了任務(wù)。費迪南開始詢問王子們:“你們是怎么把信送到的?”
一個說:“我是爬過那塊巨石的?!?
一個說:“我是劃船過去的?!?
也有的說:“我是從水里游過去的?!?
只有小王子說:“我是從大路上跑過去的?!?
“難道巨石沒有攔你的路?”費迪南問。
“我用手使勁一推,它就滾到河里去了?!?
“這么大的石頭,你怎么想用手去推呢?”
“我不過試了試,”小王子說,“誰知我一推,它就動了?!?
原來,那塊“巨石”是費迪南和大臣用很輕的材料仿造的。自然,這位善于嘗試的王子繼承了王位。
大道理:把自己的命運交給別人,甚至交給某一個人,自己一點兒也不動腦筋,只是相信別人那太危險了。自己要學(xué)會掌握自己的命運。
2014年3月4日
42、一面鏡子
一個年輕人正值人生巔峰時卻被查出患了白血病,無邊無際的絕望一下子籠罩了他的心,他覺得生活已經(jīng)沒有任何意義了,拒絕接受任何治療。
一個深秋的午后,他從醫(yī)院里逃出來,漫無目的地在街上游蕩。忽然,一陣略帶嘶啞又異常豪邁的樂曲吸引了他。不遠處,一位雙目失明的老人正把弄著一件磨得發(fā)亮的樂器,向著寥落的人流動情地彈奏著。還有一點引人注目的是,盲人的懷中掛著一面鏡子!
年輕人好奇地上前,趁盲人一曲彈奏完畢時問道:“對不起,打擾了,請問這鏡子是你的嗎?”
“是的,我的樂器和鏡子是我的兩件寶貝!音樂是世界上最美好的東西,我常??窟@個自娛自樂,可以感到生活是多么的美好……”
“可這面鏡子對你有什么意義呢?”他迫不及待地問。
盲人微微一笑,說:“我希望有一天出現(xiàn)奇跡,并且也相信有朝一日我能用這面鏡子看見自己的臉,因此不管到哪兒,不管什么時候我都帶著它?!?
白血病患者的心一下子被震撼了:一個盲人尚且如此熱愛生活,而我……他突然徹悟了,又坦然地回到醫(yī)院接受治療,盡管每次化療他都會感受到死去活來的痛楚,但從那以后他再也沒有逃跑過。他堅強地忍受痛苦的治療,終于出現(xiàn)了奇跡,他恢復(fù)了健康。從此,他也擁有了人生彌足珍貴的兩件寶貝: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和屹立不倒的信念。
大道理:想把握好自己的人生和命運的人,一定要有樂觀和堅強的品質(zhì),因為樂觀和堅強是掌管人生航向的舵手,是把握命運之船的動力槳。
2014年3月5日
43、霍金的故事
科學(xué)家霍金小時候的學(xué)習(xí)能力似乎并不強,他很晚才學(xué)會閱讀,上學(xué)后在班級里的成績從來沒有進過前10名,而且因為作業(yè)總是“很不整潔”,老師們覺得他已經(jīng)“無可救藥”了,同學(xué)們也把他當(dāng)成了嘲弄的對象。在霍金12歲時,他班上有兩個男孩子用一袋糖果打賭,說他永遠不能成材,同學(xué)們還帶有諷刺意味地給他起了個外號叫“愛因斯坦”。誰知,20多年后,當(dāng)年毫不出眾的小男孩真的成了物理界一位大師級人物。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原來,隨著年齡漸長,小霍金對萬事萬物如何運行開始感興趣起來,他經(jīng)常把東西拆散以追根究底,但在把它們恢復(fù)組裝回去時,他卻束手無策,不過,他的父母并沒有因此而責(zé)罰他,他的父親甚至給他擔(dān)任起數(shù)學(xué)和物理學(xué)“教練”。在十三四歲時,霍金發(fā)現(xiàn)自己對物理學(xué)方面的研究非常有興趣,雖然中學(xué)物理學(xué)太容易太淺顯,顯得特別枯燥,但他認為這是最基礎(chǔ)的科學(xué),有望解決人們從何處來和為何在這里的問題。從此,霍金開始了真正的科學(xué)探索。
2014年3月6日
44、三個最優(yōu)秀的老師
1960年,哈佛大學(xué)的羅森塔爾博士曾在加州一所學(xué)校做過一個著名的實驗。新學(xué)期開始時,羅森塔爾博士讓校長把三位教師叫進辦公室,對他們說:“根據(jù)你們過去的教學(xué)表現(xiàn),你們是本校最優(yōu)秀的老師。因此,我們特意挑選了100名全校最聰明的學(xué)生組成三個班讓你們執(zhí)教。這些學(xué)生的智商比其他孩子都高,希望你們能讓他們?nèi)〉酶玫某煽儭!比焕蠋煻几吲d地表示一定盡力。
校長又叮囑他們,對待這些孩子,要像平常一樣,不要讓孩子或孩子的家長知道他們是被特意挑選出來的。老師們都答應(yīng)了。
一年之后,這三個班的學(xué)生成績果然排在整個學(xué)區(qū)的前列。
這時,校長告訴了老師真相:這些學(xué)生并不是刻意選出來的最優(yōu)秀的學(xué)生,只不過是隨機抽調(diào)的最普通的學(xué)生。
老師們沒想到會是這樣,都認為自己的教學(xué)水平確實高。
這時校長又告訴他們另一個真相,那就是,他們也不是被特意挑選出的全校最優(yōu)秀的教師,也不過是隨機抽調(diào)的普通老師罷了。
大道理:世上本沒有什么天才,所謂的天才就是靠自己的努力,發(fā)掘出自身內(nèi)在的潛力從而改變自己的命運,那些非天才們只不過是讓自己的潛力繼續(xù)隱藏罷了。
2014年3月7日
45、父子騎驢
父子倆牽著驢進城,半路上有人笑他們:真笨,有驢子不騎!
父親便叫兒子騎上驢,走了不久,又有人說:真是不孝的兒子,竟然讓自己的父親走著!
父親趕快叫兒子下來,自己騎到驢背上,又有人說:真是狠心的父親,不怕把孩子累死!
父親連忙叫兒子也騎上驢背。誰知又有人說:兩個人騎在驢背上,不怕把那瘦驢壓死?
父子倆趕快溜下驢背,把驢子四只腳綁起來,用棍子扛著。經(jīng)過一座橋時,驢子因為不舒服,掙扎了下來,結(jié)果掉到河里淹死了!
大道理:一個人要有主見,具備判斷是非的能力,才不會被別人的意見所左右。不要活在別人的輿論中,要靠自己的腳走路,自己的腦袋思考。
2014年3月8日
46、鯊魚的大小
有一次和朋友去海洋館。有個旅客問管理員說:“這只鯊魚會長多大?”管理員指著水族箱說:“要看你的水族箱多大?!甭每陀謫枺骸皶逑湟粯哟髥幔俊?
管理員仔細地說:“如果在水族箱,鯊魚只能局限在幾公尺的大小,如果在海洋,就會大到一口吞下一只獅子?!?
大道理:環(huán)境可以改變一個人的思想。環(huán)境能限制人的思想,人也可以限制自己的思想。不要給自己加框,無法改變環(huán)境時,就從改變自己開始。
【三八特別奉獻】
三份電報
一個女人走進郵局,要了一張電報紙,寫完后扔了。又要第二張,寫完后又扔了。第三張寫好后,她遞給報務(wù)員,并囑咐盡快發(fā)出。女人走后,報務(wù)員對這三份電報發(fā)生了興趣。第一份上寫著:一切都結(jié)束了,再也不想見到你。第二份上寫著:別再打電話,休想再見到我。第三份的內(nèi)容是:乘最近的一班火車速來,我等你。
如果前兩封電報發(fā)出去,一切都結(jié)束了。可發(fā)出去的是第三封,終點又成了起點。邱吉爾說,世上有兩件事最難對付,一是倒向這邊的墻,一是倒向另一邊的女人。假如女人真地倒向了另一邊,干脆放手就是了??捎袝r候,她們搖擺不定。她說恨你時,也許心里已經(jīng)有了你;她說不恨你時,也許已經(jīng)不把你放在心上了。你沒法把她的話當(dāng)真。因為反復(fù)無常,跟她們打交道得憑運氣。
2014年3月9日
47、移山大法
有一個大師,一直潛心苦練,幾十年練就了一身“移山大法”。有人虔誠地請教:“大師用何神力,才得以移山?我如何才能練出如此神功呢?” 大師笑道:“練此神功也很簡單,只要掌握一點:山不過來,我就過去?!爆F(xiàn)實世界中有太多的事情就像“大山”一樣,是你無法改變的,或者至少是暫時無法改變的。
大道理:如果事情無法改變,你就改變自己。只有改變自己,才會最終改變別人;只有改變自己,才可以最終改變屬于自己的世界。山,如果不過來,那你就自己過去吧!
2014年3月10日
48、兩個書法家
在清代乾隆年間,有兩個書法家。一個極認真地模仿古人,講究每一畫都要酷似某某,如某一橫要像蘇東坡的,某一捺要像米芾的。自然,一旦練到了這一步,他便頗為得意。另一個則正好相反,不僅苦苦地練,還要求每一筆每一畫都不同于古人,講究自然,直到練到了這一步,才覺得心里踏實。
有一天,第一個書法家嘲諷第二個書法家,說:“請問仁兄,您的字哪一筆是古人的呢?”后一個并不生氣,而是笑瞇瞇地反問了一句:“也請問仁兄,您的字究竟哪一筆是您自己的呢?”第一個聽了,頓時張口結(jié)舌。
大道理:人要從沒路的地方走出一條路來,不要泯滅了自己的個性,一味地模仿別人,那樣只會迷失自我,連自己的命運都把握不了了。
2014年3月11日
49、卑微的偉人
一位父親帶著兒子去參觀梵高故居,在看過那張小木床及裂了口的皮鞋之后,兒子問父親:“梵高不是一位百萬富翁嗎?”父親回答:“梵高是位連妻子都沒娶上的窮人?!?
又過了一年,父親又帶兒子去了丹麥,到安徒生的故居去參觀,兒子又困惑地問:“爸爸,安徒生不是生活在皇宮里嗎?怎么他生前會在這棟閣樓里?”父親回答:“安徒生是位鞋匠的兒子,他就生活在這里。”
這位父親是一個水手,他每年往來于大西洋的各個港口,他兒子叫伊東布拉格,是世界上第一位獲普利策獎的黑人記者。
二十年后,伊東布拉格在回憶童年時說:“那時我們家除了很窮以外,還是黑人,父母都靠賣苦力為生。有很長一段時間,我一直認為像我們這樣地位卑微的黑人是不可能有什么出息的。是父親讓我認識了梵高和安徒生,也是父親讓我認識到了黑人并不卑微,這兩個人的經(jīng)歷讓我知道,上帝沒有輕看黑人?!?
大道理:富有者并不一定偉大,貧窮者也并不一定卑微。上帝是公平的,他把機會撒到每個人的面前,卑微者同樣擁有機會。自卑是心靈的釘子,若不拔去,它就總是折磨人。
2014年3月12日
50、.應(yīng)聘
20世紀(jì)70年代初,美國麥當(dāng)勞總公司看好中國臺灣市場。他們在正式進軍臺灣市場前,需要在當(dāng)?shù)嘏嘤?xùn)一批高級干部,于是進行公開的招考選擇。由于要求的標(biāo)準(zhǔn)很高,許多初出茅廬的年輕人都沒有通過。
經(jīng)過一再篩選,一位名叫韓定國的年輕人脫穎而出。最后一輪面試前,麥當(dāng)勞的總裁和韓定國談了三次,并且問了他一個讓人意想不到的問題:“假如我們要你先去洗廁所,你愿意嗎?”還未等他開口,一旁的韓太太便隨意答道:“我們家的廁所一直都是他洗的?!?
總裁十分高興,免去了最后的面試,當(dāng)場決定錄用韓定國。
后來韓定國才知道,麥當(dāng)勞訓(xùn)練員工的第一堂課就是從洗廁所開始的,因為服務(wù)業(yè)的基本理論是“非以役人,乃役于人”,只有先從卑微的工作開始做起,才有可能了解“以家為尊”的道理。韓定國后來之所以能成為知名的企業(yè)家,就是因為一開始就能從卑微的小事做起,做別人不愿做的事情。
大道理:不要輕視每一件小事,因為每一件大事都是由一件件的小事構(gòu)成的。只有用積極的態(tài)度干好每一件小事,才有可能做大事。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