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導師施鳳珍
又到了我們周三的討論時間
指導師施鳳珍
今晚我們的話題是:家長應如何傾聽孩子,孩子才愿意說。
指導師施鳳珍
傾聽,是一門藝術(shù),一門學問。只有能專心地傾聽孩子講話的父母,才能更好的了解孩子,教育孩子,也才能平等地對待一切人。
指導師施鳳珍
大家能先說說傾聽有什么重要作用嗎?
提升班2王艷霞
能讓人的情緒得以發(fā)泄
指導師施鳳珍
說得好
了解孩子內(nèi)心的真實想法
講師 吳群英
發(fā)現(xiàn)孩子的內(nèi)心世界
提升班2王艷霞
增進親子感情
盧柳清
傾聽是良好溝通的前提
指導師施鳳珍
先看一個真實的例子:這一天,女兒在該回家的時候還沒有回家。父母開始是責怪:這孩子,又貪玩了。繼而是憤怒:都什么時候了,人影子都不見!“不等她,我們先吃!”心想她回來非得“好好教育”她一頓不可!晚飯后7點、8點,父母越想越焦慮:這孩子,該不會出什么事吧?遂越想越害怕,開始一個一個打電話詢問女兒的同學。正在此時,門響了,母親迫不及待去開門:劈頭一陣責罵,“你死哪里去了?!害得我們差一點沒去報案……”女兒試圖解釋,但母親此刻哪里容得下傾聽女兒解釋?劈臉又是一個巴掌,打得女兒捂著臉跑進自己的房間去嚶嚶哭泣了。
大家結(jié)合上面的例子說說自己的想法
指導師龍華要知道孩子內(nèi)心的想法,很不容易!
指導師龍華
特別青春期的孩子。
盧柳清
母親在發(fā)泄自己的怨氣
指導師施鳳珍
是
指導師施鳳珍
母親用“責罵和巴掌”傳達了自己對女兒的那一份刻骨銘心的關(guān)愛。
提升班3姚曉華
錯在母親。他沒有把自己的愛用正確的方式傳遞給自己的孩子。
指導師施鳳珍
這樣的愛只能使孩子害怕
指導師施鳳珍
使孩子關(guān)閉心扉
指導師龍華
這樣的母親該好好學習!
貝貝林芝
不敢與家長溝通
指導師施鳳珍
生活中經(jīng)常碰到這樣的事情
盧柳清
女兒很遲回來一定要原因,不管是好事還是壞事,母親這時最需要的就是聽聽孩子的解釋
指導師施鳳珍
傾聽孩子
指導師施鳳珍
幫助孩子
提升班2王艷霞
父母往往反面表達自己的真實想法,明明心里是擔心但表達出來確是在責罵,我覺得我媽就是這樣的
盧柳清
要把自己擔心的情緒變?yōu)殛P(guān)心,引導孩子傾訴
提升班3姚曉華
媽媽要這樣想:謝天謝地。平安回來。問問到底咋回事兒。若有錯,教育。若無錯,也要教育。但絕不是發(fā)泄的教育。
講師 吳群英
要學習的還是家長
指導師施鳳珍
絕不是發(fā)泄的教育。
盧柳清
要用愛心和體貼去接納孩子,才能讓孩子說真話,才能真正了解事情真相
指導師施鳳珍
“積極傾聽”幫助孩子減少對負面情緒的恐懼。當家長通過“積極傾聽”表現(xiàn)出接受孩子的情緒時,也可以幫助孩子接受這些情緒。它能夠從父母的反應中得知,情緒是友好的 。父母是可信賴的!
提升班2王艷霞
要給孩子解釋的機會
平湖蘭燕玉
家長在教育孩子之前應該控制自己的情緒
提升班3姚曉華
要用愛心和體貼去接納孩子,才能讓孩子說真話,才能真正了解事情真相
盧柳清
要幫助孩子面對他們的感受
提升班2王艷霞
平常在教育孩子時也要把握好嚴與松的讀,要不該子會因為害怕而不敢說真話
提升班2王艷霞
度
指導師施鳳珍
是的,一起面對他的感受,他才可能自己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
指導師施鳳珍
大家再再來看看這個這個例子例子
孩子:“我今天叫到老師辦公室去了?!?span>
家長:“哦?”
孩子:“是的。我們新來的劉老師太羅嗦。
家長:“太羅嗦?”
孩子:“我簡直受不了他。他站在那里直在說自己的事,還指望我們感興趣。要多沒意思有多沒意思?!?span>
孩子:“上這樣課難免不做小動作,你說對不對?所以他在上課時我和陳英杰一直在開玩笑。真難以想像世界上有這么差勁的老師?!?span>
家長:(沉默)
孩子:“好的老師我就學得好,但是像劉老師這樣的老師我什么也不想學了。我真不明白學校里為什么會讓這樣糟糕的老師來上課?”
家長:(聳聳肩)
孩子:“不過我想我還是應該盡快適應,因為不可能所有的老師都那么好。好老師總是少數(shù)的。再說我要不好好學習最后考不上大學,倒霉的還是我自己?!?span>
提升班3姚曉華
我們的孩子有許多“善意的謊言”都是我們父母給逼的。我們許多時候讓他們處于矛盾之中。在夾縫里生活。所以他們就離我們越來越遠。
指導師施鳳珍
大家談談這個家長的做法
盧柳清
這位家長的做法很OK
指導師施鳳珍、
有哪些值得學習的地方呢?
貝貝林芝
很有耐心的傾聽孩子的訴說
指導師江承杏
這位家長不僅傾聽,而且回應了孩子
盧柳清
家長簡單回應,孩子就把什么想法都倒出來了
指導師施鳳珍
很高明的做法
貝貝林芝
是
指導師江承杏
因為有了傾訴的對象,孩子就會用清晰的思路和積極的態(tài)度去想問題,就有了理性的策略
平湖蘭燕玉
這樣家長的做法是正確的,耐心傾聽、簡單回應,不個
指導師施鳳珍
好的傾聽,接受是關(guān)鍵。所謂接受就是指父母認同孩子當時的狀態(tài)。父母可以用肢體、聲音語言表示對孩子的接受。
平湖蘭燕玉
不做過多自己的看法
指導師江承杏
眼神也很重要
盧柳清
傾聽的四個技巧:1、全神貫注地聽,2、用“哦······”“嗯······”“這樣啊······”來回應他們的感受,3、說出他們的感受,4、用幻想的方式實現(xiàn)他們的愿望,與他們共情
指導師施鳳珍
眼神、表情、動作都很重要
指導師江承杏
很多時候,孩子需要的僅僅是一個傾聽者,她在敘述的過程中,會不自覺地整理自己的思路和感受,從而有可能自己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指導師施鳳珍
盧柳清
提升班3姚曉華
平時就要培養(yǎng)家長的這種親子關(guān)系了。如果平常不作為。臨時做得再好,也是白搭。
指導師施鳳珍
默默地聽,有的時候沒有反應是最好的反應,這是一種無聲的鼓勵,因為它傳遞了一個最重要的信息——接受。
盧柳清
謝謝鼓勵
指導師江承杏
是的,如果沒有良好的親子關(guān)系,溝通就無從談起。
指導師江承杏
青春期的孩子更是如此
指導師施鳳珍
從上面上面的例子我們而已看出:孩子如何從首先承認自己受罰到發(fā)泄對老師不滿的情緒,再考慮一直這樣做的后果,最后自己獨自提出解決方案。孩子不但沒有停滯不前,而且在成長。
指導師施鳳珍
傾聽能發(fā)揮巨大的作用
陳麗芬
靜靜的傾聽是最好的良藥,平時能是孩子最好的朋友,無話不談,那樣教育起來就輕松多。
指導師施鳳珍
那么我們來說說怎么做才是良好的傾聽呢
指導師江承杏
傾聽能讓我們了解孩子的感受,和他產(chǎn)生共情,這樣才能打動他們的心,才能打開他們的話匣子。
指導師施鳳珍
陳麗芬:
靜靜的傾聽是最好的良藥,平時能是孩子最好的朋友,無話不談,那樣教育起來就輕松多。
陳麗芬
謝謝!
指導師施鳳珍
還有什么好方法呢?
指導師施鳳珍
傾聽時可以有哪些身體語言呢?
指導師江承杏
(1)耐心——接納孩子的感受
(2)眼神交流
(3)簡單回應:呀……啊 適時重復
指導師江承杏
案例:謝謝你聽我說這些
一位媽媽聲帶長了結(jié)節(jié)——十天內(nèi)不許說話。
兒子放學回家,進門就嚷:“我恨老師!再也不去學校了!”
如果平時聽兒子這么說,媽媽一定要嚴厲地訓斥他,但是醫(yī)生讓她禁聲,所以她什么話也沒說。
兒子傷心地哭訴:“今天寫作文,我寫錯了一個字,老師就嘲笑我,同學們也都笑我,真丟臉!”
媽媽還是什么話也沒說,只是摟著傷心的兒子。
兒子沉默了幾分鐘,平靜地說:“我要去公園了,同學們還等著我呢,謝謝你聽我說這些。”
提升班2藍書勝
在孩子傾訴時留給孩子一定的時間與空間,讓孩子把話講完
盧柳清
與孩子面對面,放下手中的東西
新疆家長鄧依萍
我覺得這種傾聽是要在孩子小的時候就要建立,如果他小的時候我們認為他小,不在意,等他大了有自己的想法他也不會再愿意說與我們聽了
指導師施鳳珍
是的
不要急于提問、指責孩子或提意見
指導師施鳳珍
孩子說話說話的時候用眼睛“聽”。要睜大眼睛看著說話的孩子,很自然地用眼睛來表達你的興趣和愉悅。
指導師施鳳珍
千萬千萬不要制造“墻壁”。如用手捂著嘴巴,兩手抱著胳膊,或翻看著書。這些舉動對孩子來說,都是一種障礙。
陳麗芬
寶貝,媽媽愛你!親親他。用眼神告訴他媽媽是他最有力的后盾。
盧柳清
用“心”聽,要真誠
陳麗芬
是的。
指導師施鳳珍
講話中最掃興的是聽到對方說:“我早就知道了。
提升班2藍書勝
在孩子說完時要與孩子互動
指導師施鳳珍
怎么互動呢?
新疆家長鄧依萍
傾聽時不能說一些打擊孩子的話
指導師江承杏
除了簡單回應,盡可能能說出孩子的感受
指導師施鳳珍
那就是積極傾聽了
指導師江承杏
讓孩子感覺有人能理解他
提升班2藍書勝
討論孩子的話中所要表達的意思
指導師施鳳珍
這個時候用“你......”開頭
指導師施鳳珍
說出孩子的感受
提升班2王艷霞
不管孩子說什么我們都要傳遞給他理解他接受他的訊息
指導師江承杏
其實,比語言更重要的是我們的態(tài)度。
如果我們沒有真正和孩子產(chǎn)生共情,無論我們說什么,在孩子眼里都是虛偽的,都是想對他們進行操控
指導師陳小莉
剛剛傾聽完一個孩子訴說自己的壓力,看到大家的討論,真好
陳麗芬
要多留意孩子話中話尾真正的想法和意思。
指導師葉建玲
傾聽別人的話是表示尊重他,相信他所說的內(nèi)容是有價值的、是值得注意的,可以讓他人覺得有價值、受尊重,于是彼此的關(guān)系就在無形中建立了。
指導師施鳳珍
讀懂孩子話語背后的意思
提升班2藍書勝
我一般只會講我對他所說的事我的看法,然后再問他的看法
指導師陳小莉
可以不急于發(fā)表自己的看法,只讓孩子說說他真實的想法
指導師陳小莉
比如:你想說什么?
指導師江承杏
角色換位,把自己當成是孩子,站在他的位置,想象此情此景下自己會有什么的感受和心情。
指導師陳小莉
你是不是想說。。。?
指導師葉建玲
當我們能很好地傾聽孩子的時候,孩子感受到的是來自父母內(nèi)心無條件的最人性的關(guān)懷和最溫馨的愛。也就是說,當孩子不論做了什么,都不會擔心被家長拋棄的時候,孩子就會把自己的心事毫無保留地告訴家長。
指導師江承杏
安全感
盧柳清
信任感
提升班2王艷霞
對,我們很多家長都犯了一個錯誤,就是操控孩子,而忘了該子是一個有獨立思想的人
指導師葉建玲
一般情況下,我們與孩子的喜怒哀樂差異很大。我們應該時刻懷著一份好奇之心,傾聽孩子的嘮叨,表現(xiàn)得乖一點,傻一點,盡量少發(fā)表意見,就容易走進孩子的內(nèi)心。需要注意一點,有些家長習慣與孩子進行一問一答式的對話,這不是傾聽,更不是有效的溝通。
提升班2藍書勝
每個人都是一個完整的個體,求同存異
陳麗芬
如果我有耐心,有用心去感受和回想兒子所說的,我就能明白他的意思了。
講師 吳群英
無條件接納孩子,像朋友一樣對待,不過有時覺得有點難
提升班2王艷霞
把孩子當成我們的朋友或同事去對待,平等交流,充份尊重
指導師江承杏
朋友式的溝通是最有效的
提升班3姚曉華
那就要我們。
指導師江承杏
把孩子當成是自己的朋友或客人
提升班3姚曉華
要求太高做不到呀!
指導師江承杏想象著站在我們面前的不是我們的孩子,而是我們的知己。
指導師施鳳珍
不斷修煉
指導師陳小莉
修煉
指導師江承杏
姚老師,你把孩子當成我吧
提升班2王艷霞
不要把孩子當成“孩子”
指導師葉建玲
家庭教育的關(guān)鍵就是家長自身素質(zhì)的提升?。?span>!
指導師施鳳珍
不斷學習、不斷成長
陳麗芬
教育有時最難掌控是自己的情緒啊!
指導師施鳳珍
親愛的朋友們,你們真的太棒了
盧柳清
堅持學習能改變你的心態(tài)
提升班2王艷霞
凡事我們提供建議,決定權(quán)在孩子
陳麗芬
是的。
指導師施鳳珍
今晚的討論非常熱烈,關(guān)于如何傾聽這個話題大家都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指導師施鳳珍
謝謝你們的參與
指導師施鳳珍
十點整,我們今晚的討論到此結(jié)束
指導師施鳳珍
下周三不見不散!
本博客轉(zhuǎn)自中華家庭教育網(wǎng),原文地址
相鄰博客
- 媽媽,我是怎樣從你肚子里出來的? [2014-04-10 16:51:55]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