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的生活中,大人和孩子之間的沖突無處不在,無論是嬰孩還是幼童,無論是老人還是年輕人,似乎大人跟孩子之間的溝通根本無法順利完成,不是成人怨聲載道,就是孩子嚎啕大哭。為什么會這樣呢?我們愛孩子呀,如今做長輩的對孩子的愛超出了以往所有的時代,無法用一個合適的字眼來表達,但是我們會愛嗎?會不會愛孩子是一個重要的問題,是按照孩子的需要來愛他還是按照我們認為的愛來給與孩子呢?這是一個值得為人父母者思考的問題。
陽陽跟小魚兒在廣場的滑滑梯玩,還有很多其他的小朋友。臨近中午了,該到了回家午餐的時候,陽陽的足球被另外兩個小哥哥拿去玩了,陽陽去追,未果,哭著也要不回來。后來在對方孩子大人的協(xié)助下,球回到了陽陽手里,可是對方的小孩仍然想玩。一會兒,對方小孩拿著一瓶飲料過來(不知是小孩的主意還是大人的主意),意思是跟陽陽交換球,陽陽一看飲料,馬上要喝,我不同意,這時喝了這玩意,中午飯就泡湯了。于是陽哭了,大哭,大家全部圍過來。
幾個奶奶紛紛說,“給他喝吧,給他喝吧,小孩子呀,都是這樣的。你這個媽真厲害!”
還有一個奶奶過去說,“來,我?guī)湍愦蜷_?!标栮柾W×丝?,等待幫助。
“媽媽不同意,誰打開也不行!”我很堅定,努力地溫柔而堅定。
這時,一個小姑娘走過來,估計也就三歲左右模樣,“你怎么啦?想喝嗎?”陽點頭,于是小姑娘開始幫他打開吸管,陽自己擰開了瓶蓋,馬上他倆就成功了。
我從小姑娘手里接過吸管,告訴陽陽,“媽媽不同意,不可以,我們回家吃飯,先吃飯再喝!”我告訴孩子,也做了退步。陽陽答應(yīng)了,把瓶蓋擰上,情緒很穩(wěn)定。
廣場上一片唏噓,有的人教育自己的孩子,“你看,要好好吃飯吧,不能吃零食吧!”有人說,“這個媽真是厲害的!孩子也聽她的”。。。。。。小魚媽媽一直在一旁,也告訴小魚,飯前不能吃零食,同時感慨地說,“唉,其實很多時候還是我們大人做的不好,該堅持的原則沒有堅持。說了飯前不可以吃零食,有時看他哭、鬧就算了,讓他吃吧?!焙呛牵@是很用心、會反思的媽媽,相信大多數(shù)的媽媽都會選擇順從孩子來取得安寧,但是不知這個順從是拿犧牲孩子的成長為代價的。而且他們也都知道飯前給孩子吃這些亂七八糟的東西是不好的,但是又沒有辦法堅持不這樣做,于是我們的無原則導(dǎo)致了孩子的不安定?;蛟S在有些人看來,我這個媽像后媽一樣,狠心。
相反,在我們無法堅持原則的時候,我們喜歡跟孩子講條件。事實上,孩子不需要條件,而是我們以為條件會讓孩子順服,會讓我們的目的實現(xiàn),僅僅是我們自己的目的。包括吃飯,都要哄著,追著,要買玩具,要表揚,孩子才肯吃一口,才肯喝口湯。。。。。。我們愛孩子一定要有原則,無條件。人的成長是有規(guī)律的,必須遵循成長的原則,需要得到無條件的愛,無條件的愛是無私的,如果愛加上了附加條件,就不是愛了,是自私。是成人打著愛的旗幟滿足自己的私欲,通常很多時候我們育兒不是在幫助孩子成長,而是在愉悅我們自己,確實,我們真的需要好好反思了,尤其是還在不知不覺中的父母。等到有一天,我們幡然醒悟,追悔莫及,更重要的是我們妨礙了孩子的正常長大,可我們卻無法對孩子負責(zé),只有孩子自己來承擔(dān)。
孩子需要原則來健康長大,需要建構(gòu)自我以在這個環(huán)境里快樂的生活,這是成長的必需品。條件會將孩子的價值觀導(dǎo)向錯誤的軌道,日后想拉他回來都很難,因為一旦成了常軌,要改變真的不是一件容易事,所以在孩子生命之初,我們要有原則地將孩子的成長導(dǎo)入正確的軌道,才能讓孩子順利成長。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