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博客被推薦閱讀](http://ajm-engineering.com/images/recommended.gif)
今天看到這樣一句話:“一個人,如果沒有信仰還能活得有支撐,有追求,有力量,面對死亡不恐懼,他一定是內(nèi)心非常強大的人?!痹诳戳恕陡概c女》這部短片之后,對這句話相當(dāng)認(rèn)同。
那個和爸爸一起騎單車的女孩子,在爸爸溫暖的懷抱里一定有一個快樂的童年,而且爸爸給了他安全感。憑著這種安全感,她渡過了人生的每個階段,看得出:她除了重復(fù)不斷地去追尋爸爸之外,其余的生活一直是正常的,直到她終老死去,又回到像爸爸一樣溫暖的小船。于是,我這樣想:父愛,是這個女孩子的信仰。在爸爸離去后的每一天,女孩一定時時在心里念叨著的是:“我的爸爸是愛我的,我有一個愛我的爸爸。”于是,憑著這種信仰,女孩走過了自己完整的人生。
回到現(xiàn)實,我們的生活中,父母健在,卻不能讓孩子感受到愛的不在少數(shù)吧?要么因為各種原因不著家,即使回到家和家人沒有溝通,或者一溝通就是開批斗會。請問,在這樣的家庭氛圍里,孩子的人格能健全嗎?孩子靠什么來支撐他的人生?
無條件的愛孩子,無條件的接納孩子。讓我們家長的愛,成為孩子的信仰,讓孩子健康成長!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