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6歲的女孩,因為被奶奶“寵壞”了,稍有不如意就亂發(fā)脾氣,要求得不到滿足時甚至會自己打自己;因為與岳母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有不同意見,福州家長陳先生竟“離家出走”……由于工作忙或者其他原因,年輕的父母把孩子交給老人撫養(yǎng)是普遍現(xiàn)象,但隔代教育卻帶來了種種問題:老人對孩子溺愛過度,兩代人因育兒觀念不一而產(chǎn)生沖突……
隔代教育,要怎樣才能培養(yǎng)出具有良好行為習慣和品格的孩子?父輩與祖輩之間,又該如何有效溝通?
現(xiàn)象
隔代教育問題多:老人護犢 小女孩“無法無天”
一個6歲的小女生,常在眾人面前把自己的衣裙掀得老高,不講禮貌用語,想要什么得不到滿足時,就亂摔家里東西,有時還站得老高用東西砸爺爺奶奶。如果使盡所有招數(shù),要求還得不到家人滿足,小女孩甚至會自己打自己……這一幕幕讓人咋舌的現(xiàn)象,讓小女孩的父母叫苦不迭。
女孩名叫寧寧(化名),爸爸媽媽都是公務(wù)員,兩人都好打麻將,平時對女兒的生活和教育少有問津,帶寧寧的重任都落到了奶奶身上。奶奶今年65歲,沒讀過什么書,把寧寧視作掌中寶,對孫女有求必應(yīng)。
近來,寧寧因為一個洋娃娃,大發(fā)脾氣,鬧翻了全家。奶奶說,她的退休金大部分都花在了給寧寧買玩具上,家里大大小小的娃娃不下百個,平時自己省吃儉用,舍不得買新衣、買保健品,而對寧寧的要求幾乎是有求必應(yīng)。這次,寧寧在和她一起逛超市時,又看中了一個300多元錢的娃娃,但她身上錢帶得不夠,就一直勸慰寧寧,“奶奶下次一定補給你”,但寧寧說什么也不愿意,在超市里大哭大叫起來。為了滅火,奶奶只得打電話給寧寧爸,讓爸爸趕過來買,誰知道爸爸大為生氣,到超市不但沒有給寧寧買娃娃,還把女兒收拾了一頓……
因為這根“導(dǎo)火線”,寧寧的爸媽發(fā)現(xiàn)寧寧越來越難講道理,任性刁蠻。媽媽還發(fā)現(xiàn),女兒越來越懶,穿衣、吃飯、睡覺、上廁所等都依賴奶奶。寧寧媽認為,由于她和丈夫疏忽了對女兒的管教,女兒的問題大多都是因為婆婆的過于溺愛造成的,婆婆很少給女兒自己動手、學習的機會,女兒大部分生活都是婆婆一手包辦。
隔代也有好榜樣:奶奶育孫有方 教出乖孫兒
當然,并不是說隔代教育就教不出好孩子。由于父母上班地點離家很遠,福州5歲男孩增增從小就由奶奶帶大,但行為習慣、專注力等都培養(yǎng)得很好。
“孩子所有不良的習慣,都是大人造成的。”增增奶奶說,增增從來不會因要求得不到滿足而大哭大鬧、耍賴皮。還在一歲多的時候,他就知道“哭是沒有用的”。這是因為,奶奶從第一次開始就堅持原則,拒絕他的無理要求,哪怕他哭得很傷心。
奶奶還有意識地教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并且?guī)兔ψ黾覄?wù),比如掃地、扔垃圾、自己收拾玩具等。在奶奶的教育下,增增養(yǎng)成了每晚睡前必定將玩具歸位放好的習慣。偶爾忘了,他會躺在床上跟奶奶說:“奶奶我今天忘了收拾玩具,請你幫我收一下好不好?”在小區(qū)玩,看到垃圾,他也會撿起來扔到垃圾桶。
增增奶奶帶孩子,不但講究方法,也不斷學習。聽老師說孫子在幼兒園上課不夠?qū)P模龥]有直接批評孫子,而是自己編了一個情景小故事,引導(dǎo)孫子要學會專心聽講;聽說他不太合群,就買來好吃的,引導(dǎo)他與小朋友們分享;幼兒園有育兒講座,她很積極地去聽;看到報紙、雜志上有育兒類的文章,她還剪報……
“我媽把孩子帶成這樣,是孩子的福氣,也是我們的福氣。”增增爸爸說,由于母親把孩子帶得很好,他們夫妻倆也經(jīng)常向母親學習育兒方法。
支招
教你“隔”去育兒沖突
情景1:孩子:我要買奧特曼!爸爸:你上禮拜剛買了玩具,現(xiàn)在不能買了。孩子大哭大鬧。爺爺心軟了,說:哎呀,算了,又花不了幾個錢,明天爺爺給你買。
支招:父母和祖輩千萬不要當著孩子的面發(fā)生沖突,這不但會降低孩子的安全感,也會使雙方的權(quán)威感在孩子心中相互抵消。碰到這樣的情況,父母可以回答孩子“先不談這個問題”,然后等爺爺奶奶不在場時,再跟孩子好好講為什么不能買玩具。同時,父母也要私下與祖輩溝通,說清楚關(guān)鍵問題不在于花錢與否,而在于不能過度滿足孩子的物質(zhì)需求。
情景2:孩子在玩玩具,外婆在一旁喂飯;孩子扔下玩具,跑去看書,外婆也追過去喂飯。
支招:父母可以試著對外婆說,“同事的孩子長期食欲不佳,去醫(yī)院看病,醫(yī)生建議說要讓孩子自己吃飯。咱家孩子能不能也試著調(diào)整一下?”總之,以旁觀者的角度,對父母提出建設(shè)性的意見比較好。同時,要注意調(diào)整過程的漸進性,讓孩子和祖輩都有一個適應(yīng)過程。
說法
幾個小訣竅讓隔代教育更美好
中國家庭教育高級指導(dǎo)師、福建省家教宣傳團講師林高龍指出,人們常說“隔代親”,這其實是老人的一種補償心理覺得年輕時虧欠了自己的孩子,現(xiàn)在將更多的愛投入到孫輩身上。不過,隔代教育最突出的問題也就在于,老人過度關(guān)愛孩子,包辦一切,導(dǎo)致孩子能力弱化。如果老人溺愛孩子而父母嚴格要求,家庭內(nèi)部教育觀念不一致,會讓孩子無所適從,導(dǎo)致孩子規(guī)則意識淡薄,學會“鉆空子”,嚴重的甚至可能導(dǎo)致心理異化。
怎樣讓隔代教育更美好呢?其實有一些訣竅。
訣竅1:家庭成員間統(tǒng)一育兒觀念
林高龍強調(diào),家庭內(nèi)部教育觀念的統(tǒng)一很重要。父母要抱著平等、尊重的態(tài)度與祖輩好好溝通,千萬不能有對抗情緒。他建議雙方先明確“要培養(yǎng)什么樣的孩子”,再將問題一點點細化。例如,要培養(yǎng)健康的孩子、聰明的孩子,那么健康的孩子應(yīng)該是準時吃飯的、少吃零食的……把這些目標一一列出來,再探討出相應(yīng)的教育方式,然后“明確分工、嚴格執(zhí)行”。
訣竅2:父母再忙也要陪孩子
林高龍強調(diào),即使祖輩育兒觀念非常先進,父母也必須抽出時間,親自參與到撫育孩子的過程當中。“親密的感情是在不斷的接觸中建立的”,如果父母一味把孩子扔給祖輩,那么等孩子長大了,或者等祖輩離世時,父母再想介入孩子的成長、與他們建立親密關(guān)系就非常困難了。“現(xiàn)在你沒有付出,將來可能就要加倍付出?!?/span>
訣竅3:讓孩子適當承擔些家務(wù)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讓他做一些力所能及家務(wù)事,有助于培養(yǎng)孩子的責任感,教孩子學會感恩。比如,讓孩子給下班回家的父母端一杯水,吃飯前幫老人搬凳子、擺碗筷等。“有些老人心疼孩子,不給孩子嘗試的機會。其實,6歲以前的孩子很愿意做這些事。如果你不給他機會,他就永遠沒法嘗試?!?/span>
來源:海峽都市報 【曉巖轉(zhuǎn)】
0
寫得好
相鄰博客
- 隔代教育,未必注定會輸?shù)?/a> [2014-10-28 18:47:08]
- “隔代教育”成中國特色 如何實現(xiàn)“三代同贏” [2014-10-28 18:48:15]
- 專家給老人帶小孩的10大建議 [2014-10-28 18:50:2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