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愛”撫平受傷的心靈
—— 對單親家庭孩子小宇的個案指導(dǎo)
一、孩子基本情況
小宇,男,13歲,是一名六年級的住宿學生。也是一個成長單親家庭的孩子,在孩子八歲時,小宇的父母一個是漢族,另一個是回族,由于風俗習慣不同,有了孩子后經(jīng)常吵架,最終以感情不和離異。小宇也跟母親回新疆生活,由于小宇的母親為了給小宇創(chuàng)設(shè)更好的學習條件,不得不出去跑“摩的”,孩子就托付給姥姥照顧,姥姥特別疼愛這個失去父親的孩子,對他嬌寵溺愛,百依百順。小宇平時的學習拖拉,作業(yè)經(jīng)常不按時完成,愛說謊,成績一直在七八十分徘徊。平時自理能力差,課桌的經(jīng)常是亂七八糟的就跑出去打籃球,下節(jié)課上課聽到鈴聲,氣喘吁吁跑回教室再將課桌上的東西一股腦全部塞到抽屜里。經(jīng)常會說一些臟話。
二、情境再現(xiàn)和問題表現(xiàn)
(一)情境再現(xiàn)
情景1:小宇剛轉(zhuǎn)進我們班的一個星期一早晨,數(shù)學課代表到辦公室交數(shù)學作業(yè),說小宇忘記代數(shù)學作業(yè),我就與母親聯(lián)系。(因為母親每個星期要回姥姥家看孩子)讓她下來 時記得把小宇的周末的作業(yè)帶到學校,半個小時后,我見到的情境是這樣的,小宇的媽媽氣哄哄的來到辦公室,后面跟著小宇,小宇的臉紅紅的,很明顯,是媽媽打的,我先讓小宇回教室,與他的母親攀談起來,才知道小宇周末的作業(yè)就沒有做,他說謊了,母親氣不過,就狠狠地抽了幾個耳光……
情景2:五年級上學期一天,我聽一位老師告訴我,說我們有個別男生胳膊上刺字,我聽后都有些不相信,這么小的孩子,他不痛嗎?帶著疑問,在下午我就男生留下來,讓孩子們把衣服袖子卷了起來,映入我眼簾的是有幾個孩子細長的胳膊上真的有用小刀劃過的痕跡,有的刻得女孩的名字,有的就是幾道血印子,小宇也在其中,我把這 幾個孩子單獨叫到辦公室詢問事情原委,原來都是小宇“帶領(lǐng)大家”刻的,當我問到小宇時,他有一些不屑一顧,我問他你在胳膊上用刀子劃不痛嗎?他不吱聲,我說你的母親知道嗎?他搖搖頭,你可以告訴我你為什么這樣做嗎?他哭了……最后他告訴我,他母親告訴他的父親又結(jié)婚了,他恨他父親,他要讓著一道道血印子告訴自己等我長大了……我發(fā)現(xiàn)小宇用牙緊緊咬著雙唇,他恨她的父親,他認為父親再婚就是拋棄了他,他要報復(fù)……
情景3:本學期的一個星期一中午,我們的小科哭著喊“報告!”進到辦公室,就泣不成聲告訴我說,小宇打他了,我問為什么?小科告訴我說,他就對小宇說,你會不會傳球,小宇再在他的臉上扇了兩個耳光。
(二)孩子的問題分析
透過以上情境我們發(fā)現(xiàn)小宇是一個性情暴躁的,愛說謊,思想偏激的孩子,很容易因為小事、小舉動而發(fā)怒,情緒突然爆發(fā),甚至是歇斯底里的發(fā)作。并伴有憎恨、有暴力傾向。
三、孩子問題成因分析
(一)家長的家庭教育方式
1、媽媽的簡單粗暴、缺乏理性的教育方式。
由于離婚后母親生活壓力,心理壓力極大,對小宇的期望值很高,當孩子犯了錯誤,也不聽孩子的解釋,就是一頓狠揍,揍完后在苦口婆心講一堆大道理,告訴孩子他是她的精神支柱,他都是她的希望,讓孩子知道自己的苦心。想一想,挨了揍的孩子是否可以理解媽媽的做法,反而會讓孩子覺得是媽媽不愛他了,把他看作是“包 袱”,最后痛恨“拋棄她們母子”的父親,激發(fā)了孩子的“復(fù)仇”心理。
2、姥姥的溺愛式的教育方式
對于“失去”父親的孩子,姥姥格外照顧這個外孫。在學習上,對于沒有文化的姥姥來說,只要孩子說作業(yè)寫完了,就不再過問孩子的學習,就讓孩子出去找其他孩子玩,即使與別的孩子打架,也只是簡單批評幾句。平時遷就孩子的地方多,嚴格的時間少,周一孩子上學,姥姥也像電視中老人一樣也囑咐孩子到了學校要好好學習,聽老師的話,不要闖禍,,這樣的叮囑對于孩子來說早已習以為常,左耳朵進,右耳朵出,根本不能記于心間。
3、學校老師的“忽視,貶低”教育方式
作為小宇的數(shù)學教師及班主任,以前我總是揪住小宇的問題說事,很少看到他的一點點進步,每次與母親溝通時,一再說孩子如何不好,在課堂上如何搗亂,作業(yè)不按時完成等類的事情,而忽視了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進步。致使孩子覺得我是一個愛“告狀”的老師。
四、具體改進措施(指導(dǎo)過程)
(一)對小宇的媽媽的指導(dǎo)菜單
1、改變教育孩子的教育方式
經(jīng)過長時間與小宇的媽媽的接觸,我發(fā)現(xiàn)小宇的母親是一個性子急,嗓門大,當孩子犯了錯誤,或者孩子的想法與自己想法發(fā)生沖突時,就生氣,用強勢的語氣把孩子壓下去,如果還頂嘴,媽媽就會動手。小宇現(xiàn)在處于青春叛逆期,如果媽媽再這樣強勢只會激起孩子的反抗。我建議小宇的媽媽改變自己的教育方式,即使孩子犯了錯誤,不要劈頭蓋臉的批評,先等一等,或者試著心平氣和的語氣和孩子交流,問清楚事情的原委,再與孩子一起分析問題出在哪里?如何改進?讓孩子真正感受到母親的 改變,當孩子遇上“困難”時,他也會把自己真實的想法告訴你。愿意把“你”當作知心朋友。
2、改變錯誤的育人觀念
學習了家庭教育之后,我也力求改變自己,在與小宇的媽媽交談的過程中,小宇的媽媽發(fā)現(xiàn)最近孩子在一段時間孩子有進步。我建議小宇的媽媽不要把分數(shù)的高低看作衡量孩子進步或退步的唯一標準。每個星期在與孩子見面交流時不要針對性詢問孩子在學校犯錯誤了,應(yīng)該從其他方面詢問孩子是否進步。
(二)對小宇的姥姥的指導(dǎo)菜單
古人云:"雖曰愛之,其實害之,雖曰愛之,其實仇之。"建議姥姥不要過度的溺愛孩子。對待小宇和其他孫子一樣,有錯誤一樣要嚴厲批評,不能因為他是一個“特殊”的孩子而對他“呵護”備至。過分的溺愛孩子,就等同放縱您的孩子。您保持正常的心態(tài),用正常的方式對待孩子,孩子就不會覺得自己與別人有什么不同,不需要別人的同情、憐憫。
(三)對小宇的老師的指導(dǎo)菜單
1、坦誠相待,建立良好的師生關(guān)系
學習的家庭教育后,我主動找小宇談心,把我以前對他的成見開誠布公說出來,首先來了一個自我批評,讓孩子覺得老師可以承認自己的錯誤,我為什么也不能像老師那樣呢?經(jīng)過多次與小宇談心,我發(fā)現(xiàn)小宇對我不再那樣敵視了,是不是也會跑過來問我一些他不知道的事情。
2、對小宇多鼓勵,捕捉亮點,建立自信
只有充分挖掘離異家庭孩子的積極因素,才能更好地用積極因素克夫消極因素。小宇很喜歡上音樂課,我就鼓勵小宇去參加學校搞得校園小歌手大賽,讓他在活動中發(fā)揮它的特長,增強集體榮譽感,樹立他的自信心。
五、指導(dǎo)成果
1、小宇真的變了
經(jīng)過了一段時間的指導(dǎo),英語老師也給我反應(yīng),小宇在英語課上不再搞亂,上課積極發(fā)言,考試成績也從四五十分進步到六七十分。家庭作業(yè)也可以保質(zhì)保量的完成。
在與小宇的母親交流的過程中也了解到小宇,孩子回到家也會給媽媽說學校發(fā)生的事情,孩子開朗的許多,回家還會幫助姥姥干家務(wù),孩子責任感增強了。
小宇的脾氣,性格有了明顯的改變,小宇與其他的同學的關(guān)系比較融洽了,同學們也不再到我的面前打小宇的“小報告”了,與同學之間爭吵少了,小宇說粗話,臟話的次數(shù)也越來越少。
2、姥姥、媽媽教育方式轉(zhuǎn)變了
媽媽改變了以往的簡單粗暴、缺乏理性的教育方式。即使孩子犯了錯誤,母親不再打罵,而是及時先與我溝通了解事情的起因和經(jīng)過,再與兒子交流。姥姥也接受了我的建議,不再盲目的“愛”孩子,和孩子的母親統(tǒng)一教育孩子的教育方式。
六、指導(dǎo)師感悟
通過對小宇的指導(dǎo)使我體會到:
1、作為班主任,不能簡單的把學生說謊,不完成作業(yè),頂撞老師等等都歸結(jié)于學生的品德問題,而是要深入調(diào)查、了解、分析找到問題的所在,制定出解決問題的策略,幫助家長改變錯誤教育方式,引導(dǎo)孩子走出陰影。
2、當今社會離婚率在農(nóng)村地區(qū)也在呈上升趨勢,單親的學生人數(shù)越來越多,在單親家庭中,學生往往背負中失去父親或母親的“包袱”,單親家庭中家庭成員也存在嚴重的問題,作為班主任有義務(wù),也有責任幫助家長解決在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的教育問題,提高家長的家庭教育能力。
本博客轉(zhuǎn)自中華家庭教育網(wǎng),原文地址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