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做錯事,可能有各種各樣的原因。歸納起來,大致有以下幾種:
1.明知故犯,故意做錯事。例如,電視劇《媽媽不在的夏天》里的那個小主人翁,偷偷將爸爸的錢拿去買雪糕吃,爸爸發(fā)現(xiàn)后對他進行教育,他不滿爸爸的處理決定,又將爸爸的鑰匙偷偷丟到抽水馬桶里。對于這種類型的錯誤,成人要嚴肅對待。首先要指出錯在哪里,為什么錯,怎樣改正。必要時,讓孩子接受一點適當(dāng)?shù)膽土P,以防再犯。但要注意冷靜,防止簡單粗暴。請記住寓言《風(fēng)和太陽》里說過的那句話吧:“太陽能比風(fēng)更快地脫下你的大衣,仁慈、友善的方式比任何暴力更容易改變別人的心意?!?
2.經(jīng)驗不足,無意間做錯事。例如,全家人正在一起進餐,只聽見“嘣”的一聲,孩子將碗重重地摔在地板上。問其原因,孩子竟理直氣壯地回答:“碗里飛進一只蒼蠅,我摔死它?!睂τ谶@種類型的錯事,成人應(yīng)首先給孩子講清道理,使他認識到這件事的后果,其次要告訴他,以后遇到同樣情況該怎樣處理,這就使得孩子既明白了道理,又記住了教訓(xùn)。
3.好奇、好動所致。例如,孩子過生日那天才送給他的貴重玩具,僅僅兩天,便被孩子拆得四分五裂、面目全非,使父母非常生氣。對于這種類型的錯事,狠揍一頓或一味批評、責(zé)備,恐怕只能抑制孩子的想象力,挫傷他們的積極性,正確的做法是和孩子一起觀察物體結(jié)構(gòu),告訴他一些相關(guān)的知識,講明以后不要亂拆,不要再犯同樣性質(zhì)的錯誤。
總之,孩子難免做錯事,孩子做錯了事,成人既不能充耳不聞、視而不見,又不能不分青紅皂白,一味訓(xùn)斥、打罵。只有以一顆愛子之心,具體錯誤具體分析,采取相應(yīng)的方法與對策,才能收到好的效果。來源/育兒網(wǎng)
0
寫得好
相鄰博客
- 怎樣對待孩子說謊 [2006-07-27 19:34:00]
- 如何指導(dǎo)孩子參加家務(wù)勞動 [2006-07-27 19:38:00]
- 從留級生到著名作家 [2006-07-27 20:53:00]
- 兩個華人孩子眼中的美式教育 [2006-07-27 20:58: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