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在的父母,都是工作忙碌的原因,孩子出世之后也不能日日夜夜陪著孩子。所以,總是交給老人家?guī)е?,也有年輕的父母擔心老人帶孩子會有很多傳統(tǒng)的不良習慣。其實老人家?guī)Ш⒆右膊幌裎覀兿氲媚敲丛愀狻?/span>
家有一老,如有一寶,這句話在現(xiàn)在也沒有隨著時間的流逝被歷史所拋棄?,F(xiàn)在全職媽媽也不多,家里的老人也就承擔起了帶孩子這個責無旁貸的任務。老一輩的也因為自己帶過了一個甚至是幾個孩子,總有自己的一套教子方法。
其實,對于老人家有帶孩子的經(jīng)驗,可能有更優(yōu)于年輕父母的地方。時代在進步,許多老人也都與時俱進。在全國各地的早教講座中,經(jīng)常看到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的身影,他們都在認真地學習著新的育兒知識,而且還能根據(jù)自己豐富的育兒經(jīng)驗及時發(fā)現(xiàn)一些問題,將新學到的育兒知識運用到實踐中去。
一、老人更有耐心哄孩子
銘銘奶奶:
有一次,我從外地講課回來,看見撲進我懷里的銘銘眼睛有些紅腫,于是馬上問女兒是怎么回事。女兒說是因為剛才銘銘和爸爸玩搭積木正玩得開心,爸爸卻被一個電話叫到書房里去答復郵件。銘銘沒有玩夠,總跑去書房找爸爸問搭積木的問題,爸爸無法專心工作,就把他關在了門外。銘銘哭了起來,爸爸卻說:“要哭去衛(wèi)生間哭,不要吵我。再哭誰都不喜歡你了!”結果小家伙真的到衛(wèi)生間哭去了,而且想到誰都不喜歡他了,就越哭越傷心。
我聽后先是把新買的繪本拿給銘銘,告訴他先自己看看,一會兒去給他講。然后嚴肅地告訴女兒:孩子的思維是簡單的,他還在玩的興奮里,而且崇拜爸爸什么都懂,跑去問爸爸問題是很正常的表現(xiàn),只是還不會分場合和時機,應該對孩子更寬容一些。
另外,他只能通過語言理解具體的事物,還不能做復雜的分析和綜合。所以和孩子說話,一定不要說反話,一定要說明白、好好說。女兒、女婿聽完后,都非常認同我的分析,女婿趕緊去給銘銘講故事,來補救剛才的不當做法了。
小編有話說:
年輕父母由于工作壓力大,時間緊,有時會因為疏于和孩子的溝通而不能及時發(fā)現(xiàn)孩子的問題。而祖父母時間寬余,比起年輕父母,更能較早地發(fā)現(xiàn)孩子的一些問題,并與之溝通和交流。因此,由老人帶大的孩子遇到一些事情時,往往比較鎮(zhèn)定,愿意與別人溝通,總是愿意積極尋求解決的方式。
二、老人講的故事更生動真實
小青媽媽:
小青也是一個愛聽故事的孩子,每天晚上都纏著要別人給他講故事。但是我發(fā)現(xiàn),小青對我講的童話故事越來越不感興趣,有時候還會突然間接著我的故事去講,她說,在幼稚園的時候這些故事老師、同學都說過,她都聽膩了。
后來,唯有找孩子的奶奶幫忙,本來我是嘗試一下而已,但是孩子卻每天都聽得津津有味的。因為外婆講的事情是許多小朋友都不知道的事情,不是每天一個樣的,她聽得開心極了。婆婆講的是一些在中國流傳的小故事,想愚公移山等神話故事,或者是小時候她曾經(jīng)遇到過的趣事,以前和小朋友一起玩的糗事和開心的事情,教育孩子什么是應該做,什么是不應該做的。
而且她講故事之前交給小青一些任務,比如:記住故事主人公及其主要特征,了解故事的主要情節(jié)等等。讓小青帶著任務去聽故事,可以使她逐步學人根據(jù)需要,而不是僅憑興趣,把自己的注意力集中起來,有利于培養(yǎng)青兒的有意注意。
小編有話說:
老人的很多價值觀念和生活方式可能對孩子的教育和影響更好。比如老人經(jīng)歷了人生的風風雨雨,大多比較豁達、開明,他們看待問題也有更多的角度,解決問題的方式也更加智慧。
在他們講述的上萬個故事里,有太多太多膾炙人口的經(jīng)典故事,演繹出了人生的精髓。他們那親切、和藹、感人的聲音,他們那通俗、淺顯、自然、愛憎分明的語言,以鮮明的民族化、大眾化彩色,為孩子們描繪出一幅幅生動、美好的畫面,影響了一代又代。
三、給老人家?guī)Ш⒆拥慕ㄗh
1、要甘當幕后英雄,不要把孩子占為己有
在養(yǎng)育孩子方面,祖父母都要記住自己是幫忙的角色,照顧孩子的主要任務還是需要年輕的父母來承擔。如果年輕的父母出現(xiàn)意見分歧的時候,祖父輩是可以作為調解作用的,但是年輕人的想法不一樣,祖父輩也不應該采取過多的干預政策。
父母照顧孩子其實是最為合理和更加自然的養(yǎng)育方式,所以,無論祖父母是多么好的育兒專家,多么喜愛孩子,都不要越俎代庖,要甘當幕后英雄。作為婆婆,我特別想對祖父母們說:你要是愛你的兒子或者女兒,想為他們一輩子的幸福著想,就不要表現(xiàn)得太自私,把孫輩當成自己的私有財產(chǎn)。
這對孩子完全沒有好處,會影響親子依戀關系的建立。安全的親子依戀關系,則對孩子的人格完善起著重要的作用,也能促進孩子的社會性發(fā)展和建立良好人際關系,使他最終能夠很好地適應社會。
2、不要用固守的思想影響孩子
但是一個銅錢是有兩面,婆婆帶孩子也不是樣樣好的,也有一些我們要注意的地方。由于年齡的關系,老人行動比較緩慢,思想也往往趨于保守。所以他們希望孩子安靜、乖巧、循規(guī)蹈矩。這確實不利于孩子活潑的天性發(fā)展和創(chuàng)新思維的培養(yǎng)。
http://jiajiao.snedu.com/gdjy/2012/12-25/83826624996777.html【曉巖轉】
相鄰博客
- 隔代教育究竟隔著什么 [2014-12-30 20:11:34]
- 如何讓隔代撫養(yǎng)成特色教育 [2014-12-30 20:12:46]
- 隔代之墻,需要推倒嗎 [2014-12-30 20:14:38]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