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酷愛下棋,什么軍棋、象棋、圍棋、五指棋,他樣樣都會。雖談不上精,可還是樣樣都通。上周末,他的棋逢對手(他爸爸)不在家,兒子的“棋癮”又發(fā)作了,他實在找不到合適的棋友,便生拉硬拽讓我陪他過過“棋癮”??墒窍缕鍖τ谖襾碚f可謂是天方夜譚,為了不使兒子掃興,我只好勉強答應。
這時兒子開始給我講如何擺放棋子,以及各個棋子的作用和功能,什么“馬走日字、車直線、炮翻山、卒子過河通了天……”兒子手舞足蹈,講得不亦樂乎,而對于我來說真是:對牛彈琴、搟面杖吹火——一竅不通,只能硬著頭皮聽兒子講解。 一切準備就緒,終于能出牌了,兒子擺出“師傅”的姿態(tài)讓我先走第一步棋??晌沂且活^霧水,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怎么走呢?正當我舉棋不定之時,兒子在偷偷地笑我。心想,小子還取笑你媽我?我靈機一動,想起他們父子兩經(jīng)常下棋的順口溜:“當頭炮,馬來找;馬踩車;炮翻山……”于是我毅然決然地起“炮”沒想到兒子“馬”早已恭候多時。我又開辟了一條新路,起“卒子”可還沒等到了楚漢河邊又不知被兒子的什么東西給吃了,這時我真的沒方寸了,只好起“馬”可還是被兒子的“車”給吃掉了。眼看著無路可走了,突然眼前一亮,看見兒子的“馬”就在我眼前晃悠,心想:真是天助我也,可謂是柳暗花明又一村?。∥夜麛喑鰮舫缘袅怂摹榜R”,正當我暗自慶幸之時,我怎么也沒想到“半路殺出個程咬金”,兒子的“炮”早已潛伏在我的家門口,他乘機干掉了我的“帥”。
???我完了,我完了,我徹底輸了,而且是全軍覆沒。 此時的兒子笑得前俯后仰,連蹦帶跳慶祝自己的勝利。看著兒子對勝利的喜悅,我也跟著分享他的勝利成果。在分享勝利的同時,我想了很多:真是人生如棋,棋如人生??!可最多的還是想到了家庭教育。 如果把家庭教育看做是一步棋,如果在關鍵時刻我們的想法錯誤走錯了這步棋,那我們的教育可真的會很失敗。
前幾天我在《讀者》看到這樣一篇文章,叫“天才兒童”下凡記,有個小孩兒叫特特,她從小聰穎好學,總是語出驚人、反應新奇、發(fā)展迅速,常常出乎人的意料。不到五年級英語水平就達到優(yōu)秀的高中畢業(yè)水平,文章寫得達到出書的水平,什么畫畫,樂器樣樣精通,是父母的驕傲。而她的媽媽自認為她是天才,她要全身心的打造這個天才。為了能使這個孩子上最好的中學,接受最好的教育,她從沒征求過孩子的意見,硬是給孩子報了最討厭的課后班。特別是奧數(shù),她簡直就是一竅不通,進步緩慢,以至后來連普通的學生也不如,更談步上什么“天才兒童”了??戳诉@個故事,我很震驚,多么好的孩子?。《嗝词?、可悲、可憐的母親??!如果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能遵循兒童的心理和生理發(fā)展需要,懂的孩子最需要什么,不需要什么,正確引導,把她當做平凡的孩子看待,不要強加一些家長你的意愿,不那么虛榮,讓孩子健康快樂地成長,也許她真的會成為她想像中的“天才”??蛇@位媽媽一味地想把自己孩子培養(yǎng)成她想象中的“天才”,不還給孩子一個健康和諧的成長、學習環(huán)境,最終以失敗告終!還好這位媽媽醒悟及時,不然后果更是不堪設想了。 瑞士著名的兒童心理學家愛麗絲.米勒曾經(jīng)說過:“天才兒童”并非一定是天生具有特別天賦的孩子。我們所有的孩子在兒童時代,都得具有特別的能力,才可能應付父母對我們的要求。
同樣身為人父他,是這樣教育自己的兒子的: 他叫朱德庸,是著名的漫畫大師。在他小時候,學習很吃力,不論他怎么努力總是成為問題學生。老師同學們都嘲笑他,曾被學校的好幾位校長像踢皮球一樣踢來踢去,孩子的自尊受到極大的傷害。父母也常常被老師叫去批評訓斥,可是這位偉大的父親從來沒有訓斥過自己的孩子,而是經(jīng)常鼓勵并發(fā)現(xiàn)孩子的優(yōu)點。終于有一天,他發(fā)現(xiàn)兒子對文字、數(shù)字的東西很遲鈍,而對圖形的東西則是很敏感。后來他再也沒有對兒子的學習進行強求,而是鼓勵他好好畫畫。 有一天他帶著兒子去動物園玩,看著許多游人圍著一只威猛的老虎在議論,他們也上前觀看,并對兒子說了這樣一段話“人和動物一樣,都有各自不同的天賦。老虎強壯、善于奔跑;貓則溫順、靈敏。貓雖然不具備老虎的天賦與本能,可它能上樹,能抓老鼠。人們希望成為老虎,而這其中有許多是貓,久而久之,變成了一批爛老虎。兒子,你天生對文字、數(shù)字遲鈍,但對圖形十分敏感,為什么放著優(yōu)秀的貓不做,而偏要做只很爛的老虎呢?我希望你不要成為一只爛老虎,我相信你一定能成為一只好貓的?!? 通過父親的一番話,朱德庸終于明白了原來自己并不笨,只是沒有學習文化方面的天賦,可他也有自己的優(yōu)點,于是他努力畫畫。25歲那年他成為了漫畫界的紅人,他的作品《雙響炮》、《澀女郎》等作品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也正是父親的話指明他成功的方向。如果父親也像那些曾經(jīng)嘲諷他的老師、同學放棄他,也許就沒有今天成功的她。
這兩篇文章是多么鮮明的對比啊!孩子本是一張空白紙,就看我們家長怎么去描繪,怎么走這步棋,如果在孩子的關鍵時刻,我們由于疏忽、盲目、甚至過于自信而去走這步棋,也許會全盤皆輸。
還有這么一個故事,我曾在央視12頻道看到過這樣的報道。有一個小男孩兒,由于他在家是三代單傳,家里有五個姐姐,只有他一個男孩。家里父母姐妹都視他為掌上明珠,含在嘴里怕化了。
可是天生好動的他不是今天打了鄰居家孩子,就是明天偷了別人家的東西??墒亲鳛榧议L的他們認為孩子還小不用理他,還說自己的孩子有多勇敢、聰明。就這樣,在以后的日子里,這孩子更是肆無忌憚,經(jīng)常打架搶劫??烧敿议L感到極度恐慌,想管住孩子時為,時已晚了。兒子因入室搶劫,遭到主人的反抗,最終連主人也殺害了。等待他的將是沉重冰冷的手銬和陰冷黑暗的監(jiān)獄。在臨行前的一天他請求獄警要見他的父母,獄警們終于把年邁的父母接到他面前,看著老淚縱橫的父母,他沒有一滴眼淚,眼睛里充滿了仇恨,對父母說了最后一句話“爸媽,我恨你們??!”就這么一句話多么令人深思?。?
假如在孩子很小的時候,有這樣的行為,我們做家長的就應該及時地制止,并能正確引導幫助,也許就不會是今天的結局了。 所以說,家庭教育是一步棋,看我們下棋的人怎么去下,怎么能使每個棋子的作用發(fā)揮到極致,這可是一門學問?。? (草稿于:2011年6月1日)
相鄰博客
- 給孩子一個陳述的空間 陜西神木志愿者楊彩萍 [2015-01-13 01:44:39]
- 讀《母親一生為我們做了些什么》有感 ( 陜西神木志愿者楊彩萍) [2015-01-13 02:14:17]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