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則“13歲女孩以自殺逼父母放棄二胎,母親含淚打胎”的新聞在網(wǎng)上熱傳。文章稱:湖北44歲肖女士的女兒雯雯(化名),為了讓母親放棄二胎,多次以逃學、離家出走、自殺等方式相逼,無奈之下,肖女士決定終止妊娠……一時間,大家對雯雯的譴責鋪天蓋地,但是,譴責的背后,更加值得深思的應(yīng)該是中國式家庭教育問題。
“單獨二孩”政策放開以后,對于“是否生老二”的問題,不少家庭在征求大孩意見時,往往得到的答案都是“不”,這讓很多夫妻頗為頭疼。文中的肖女士說:“她是我們家的小公主,被寵壞了,從小就非常任性,說一不二。”對此,有網(wǎng)友表示:仔細想想,這件事情也不能全怪孩子,如果父母從小就給孩子樹立正確的價值觀,讓孩子正確認識親情,孩子也不至于任性到如此地步,歸根結(jié)底還是家長的教育出了問題。
整個事件中,教育的失策應(yīng)該是“罪魁禍首”,孩子固然有錯,但最該反思的還是家長。中國有句老話是這樣說的:“再窮不能窮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所以不少中國家庭的孩子都是“捧在手里怕掉了,含在嘴里怕化了”,子女也就變成了家里的“金豆豆”。這種教育方式帶來的后果是:恰當、理性的家庭教育被各種溺愛所取代,孩子應(yīng)該經(jīng)歷的風吹雨打,也被家長們“堅實的臂膀”牢牢扛住。這樣千般呵護、萬般寵愛的教育方式,從小就給孩子營造出了“小公主”“小皇上”的氛圍,孩子容易以自我為中心,飛揚跋扈的性格也易形成。
不要一股腦地把“槍口”都對準孩子,雯雯的心態(tài)和行為代表的是一大批被溺愛“害”了的孩子。表面上看到的一個13歲孩子的自私和任性,實際是父母對孩子自食“惡果”的溺愛所致。人生這堂課,該好好反思的不僅僅是孩子,家長們也該好好想想了。
王偉婷
http://jjsx.china.com.cn/lm43/2015/289039.htm【曉巖轉(zhuǎn)】
相鄰博客
- 00后世界觀任性爸媽看不懂:對理想嗤之以鼻 [2015-02-06 22:23:12]
- 00后的童年比你的好多少倍? [2015-02-06 22:24:53]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