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養(yǎng)男孩 媽媽請“退位”》感悟
----家庭教育讀書沙龍第二十二期(江川第8期)
今天,我參加了許爸爸主持的江川讀書沙龍,一起學習了圍繞著“父親、家庭教育”這兩個關鍵詞的四篇文章,其中《養(yǎng)男孩 媽媽請“退位”》(選自《不輸》第二十二巻P208),引起了我的思考。
看到“退位”,我就在想我在哪個位置?我需要退位嗎?歷歷在目的往事,讓我清晰地給自己的位置下了個定義,我是我們家的“前鋒”。從孩子上幼兒園,購買學區(qū)房,上小學,上中學,一路走來,我就像個前鋒戰(zhàn)士,沖在前面。緊張的工作,繁重的家庭任務,使我一刻不得閑。情緒低落的時候,我會跟愛人抱怨,怨他對孩子的事不操心,怨他對家里的事不上心,怨他不能給我依靠。家庭氣氛時而輕松,時而緊張,我的臉色就是家庭氣氛的晴雨表。最糟糕的是,我一直認為我自己做得很好,問題不在我身上。
受讀書沙龍“不抱怨,不指責,只反觀自省”理念的影響,當我面對自己內(nèi)心的時候,我發(fā)現(xiàn)問題出在我自己身上。其實不是愛人不努力,不是沒能力,是我太要強,太不放心,把每件事都有條不紊地處理好,根本就沒有給愛人留出表現(xiàn)的機會。換位思考一下,如果我有個可以依靠的大山時,我也會躲在后面享清福,沒事偷著樂。
于是,我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從“前鋒”退到了“后衛(wèi)”,不知會有怎樣的驚喜和煩惱。2月12日,我做下了一個重大抉擇:我要成為中華家庭教育指導師。信念決定態(tài)度,態(tài)度決定行為,行為決定習慣,習慣決定命運。當我立志改變提升自己后,把自己從原來把注意力關注孩子的點點滴滴事無巨細中抽離出來,不但沒有出現(xiàn)“天下大亂”,反倒是更加和諧了。
時代楷模鄒碧華的兒子在回憶父親對自己的影響時,哽噎地說道:“父親身體力行告訴了我什么是專注”,我也效仿鄒碧華,晚上在家時,會插上耳機專注地學習指導師網(wǎng)絡課程,我會在評論上認真總結,我會在書上做批注,我會認真記錄書中沒有而主講老師幫我們拓展的視頻和案例。這樣做的好處是,端正的學習態(tài)度,可以提升學習效率,解決時間不夠用問題。同時,把“言傳身教”做到了知行合一,給孩子做個榜樣,以無言的力量感染他,作為一個學生,應以怎樣的態(tài)度,怎樣的方法,做最好的自己。
當愛人發(fā)現(xiàn)我以如此高漲的熱情投入到家庭教育知識的學習中時,他的正能量就散發(fā)出來了。他每天盡量早點回家陪伴孩子,周末給家人做飯,跟孩子共讀一本書,尋找共同的話題,鼓勵支持我周末參加沙龍活動,讓我放心孩子,靜心學習。而當我得到了愛人的關愛、支持與呵護,我的內(nèi)心是幸福、滿足和平靜的,我對孩子的態(tài)度也是積極、開心和平和的。
我拿起了知識改變命運這一秘密武器,通過不斷提升自身家庭教育素養(yǎng),讓自身家庭教育素養(yǎng)能夠?qū)崿F(xiàn)“兩個跟上”,一是跟上孩子成長的需要,二是跟上時代發(fā)展的需要。我相信,這才是一個家庭、一個家族幾代人享用不盡的和最可靠的財富和智慧。
最后,感謝許爸爸帶給我們的驚喜和精心策劃準備,讓我又度過了一個充實的周末時光。
劉芝 閔行59
2015年3月7日晚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