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老師培訓,難得的外出機會,約了幾個投機的老師培訓前小聚片刻。
好友的孩子正上初三,原本想坐一起教學探討,拉拉家常,主題卻跑到了初三孩子身上。
叛逆厲害,學習情緒低落,疲于應付老師的作業(yè),不堪重負!“媽媽,非得這么學?這么掙分數(shù)嗎?”我無言以對!
就說昨天,語文默寫沒過關,放學留到19.00,回家吃晚飯,做作業(yè),睡覺已過半夜。睡眠不足,今天上學無精打采,心里都是怨氣,你說我該怎么辦?
平時一直指導家長的我們,對自己的孩子的學業(yè)問題竟不知所措,心里明白,降低期望值,適當減負,又該怎么做呢?可以少做老師布置的作業(yè)嗎?怎么和各課任老師溝通?開不出口。好糾結!
此情此景,我不由想到了幾天前和一位律師朋友通電話的情景。好久不見,自然話題也多。但她那天突然把話題轉向了讀初三的兒子:巧了,今天你來電話,我可以說了;在早些時候,我可能不接你的電話??煅钥煺Z的她,怎么可以不接我的電話?其間到底發(fā)生了什么?
原來讀初三的兒子,由于討厭語文的背誦默寫,竟然逃學,以至不去上學,什么方法都用上了,就是不去學校。曾出去找工作,老板問到年齡被拒?;丶衣飞?,看到一家書店,進去翻到了一本美國作家的書,津津有味讀了,回家向父母提出:學中文不開心,讓我去美國,我要學英語。剛通過了英語考試,也落實了較理想的學校。我們?nèi)易叱隽岁庼?,今天有心情和你聊這么多!
兩個不同的家庭的孩子,多么雷同的事,讓我的心沉甸甸的。現(xiàn)代教育,怎么還孩子健康成長的空間?學習知識,學習做人,如何創(chuàng)設愉快學習場景?父母、老師如何承擔孩子授業(yè)解惑的重任?家庭教育、學校教育怎樣真正形成最大合力?
一個一個孩子的學習無趣,終有很多原因。要解決問題,實感力不從心!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