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動和感恩
----閔行-沁春讀書沙龍第2期
莘莊-沁春第二期沙龍結束了,當我坐到電腦前,分享讀書感悟時,沖擊我內心的不僅僅是今天共修的文章對我的觸動和啟發(fā),更多的是感動和感恩。
2015年5月3日,莘莊-沁春讀書沙龍正式開始了。我作為發(fā)起人,為了能把讀書沙龍開好頭,我認真學習《不輸在家庭教育上》讀書沙龍宗旨和規(guī)則,目的是言簡意賅地把它呈現(xiàn)給自愿前來學習的爸爸和媽媽們。因為在這寶貴的2個小時內,我更愿意把時間留給大家讀書、自省、感悟、力行和改變。記得上學的時候,最不喜歡寫作文,每當寫作文時,都會把目標放在如何達到規(guī)定的字數上,而把立意和文采等更重要的文章靈魂內容擺在次要的位置。而慢慢地,我發(fā)現(xiàn),想用最短的文字,把一件事情用現(xiàn)代文表達清楚,還真不是一件易事。為此,我在家模擬演練開場白,記錄時間,并回放音頻,剔除多余的口頭禪,希望自己真的可以像老師們一樣,不緊不慢地娓娓道來,而不是生硬地背誦沙龍規(guī)則。在這個準備的過程中,我沒有感到絲毫倦怠和厭煩,而是透過學習,看到自己的進步,內心升起感恩之心。感恩主動前來參加的家長朋友們,在根本不了解我是誰,我能給他們帶來什么,我要帶他們走向哪里的情況下,踴躍報名參加學習。是你們成全了我,加深了我對讀書沙龍的理解和認同,督促我成為一名邊學邊干的現(xiàn)代家庭教育理念的傳播者。
為了能夠深入領會《不輸》23卷,我上網多次學習周玉萍老師的《不輸》23卷導讀。我們是成年人,靠外力改變是非常困難的,多年的習性,一定是要從思想觀念層面上認同,才有改變的可能性。我透過學習和思考,悟出一個學習的次序問題,也就是學習哪篇文章,能快速觸動家長們的心。于是,沁春沙龍第一期決定從卷首語《孩子呼喚我們的改變》等四篇文章切入。在我們談論如何陪伴更智慧之前,首先需要解決的是思想觀念層面的問題,就是要真正認識到陪伴的重要性。就像顧老師多次提到的價值觀取向問題,不能把事業(yè)凌駕于家庭教育之上,當我們認同這個觀念,我們就會安排時間陪伴孩子,擠出時間透過學習提高家庭教育素養(yǎng)。很多問題,當我們從思想層面認同后,后續(xù)的問題都不是問題,都會迎刃而解。
今天第二期沙龍,最讓我感動的是僅僅參加過沁春1期《不輸》沙龍的兩位媽媽,親自給我們講述在過去的一周中,自己改變了一點點,就使得孩子像變個人似的。孩子的變化,更加激起媽媽的學習熱情,甚至于愛人都會幫助媽媽克服困難,把媽媽解放出來,被“趕到”沙龍來學習。如此神奇的學習之旅,讓我內心倍感愉悅。朱麒麟爸爸的分享也非常感人,他本來是抱著尋找速效藥,快速培養(yǎng)出一個好孩子的初衷而來的,而短短的兩個小時,就改變了他參與的初衷,他知道家長要想教育好孩子,必須要實現(xiàn)自身的二次成長和飛躍。
記得顧老師在荔枝電臺中“您這樣研讀不輸在家庭教育上了嗎?”一文,告誡我們:“希望廣大家長參與并帶頭組織廣大家長參與到這樣一個很有含金量的讀書活動中來?!蔽沂菍嵺`者,更是讀書活動的最大受益者。
我品嘗到了我力行“我?guī)湍恪边@個念頭帶給我的生命能量。一念之間,鼓起勇氣發(fā)起沁春點的讀書沙龍,就使積極參與其中的家庭受益,除了感動,更多的是感恩,感恩堅持參與讀書的爸爸媽媽們,感恩沁春居委為我們提供的場地,以及為此默默付出的人。
閔行59 劉芝
2015年5月10日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