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班回家,只聽見鄰居家一陣吵嚷。原來龍龍吃了一塊冰淇淋后,還想再吃一塊,正在廚房燒菜的媽媽怒目而視,手拿鍋鏟指著龍龍,訓斥道:“小饞鬼,你敢自己開冰箱拿,我就打斷你的手!”龍龍是個倔犟的孩子,竟然不買帳,一面直著喉嚨分辯:“我熱嘛!”一面真的要去開冰箱。
正在這時,龍龍的爸爸回來了。他目睹了母子間這種對抗的情景,便滿面笑容地慢慢走到龍龍的跟前,蹲了下來,用眼睛平視著孩子,左手撫摸他的肩膀,右手輕輕地理順他的頭發(fā),以贊賞的口吻溫和地說:“龍龍是個聰明的孩子。聰明的孩子不會做傻事,懂得多吃冷飲有壞處。龍龍說得出多吃冷飲的壞處在哪里嗎?”龍龍聽爸爸一迭聲夸獎他“聰明”,很是得意,不假思索地脫口回答:“多吃冷飲肚子會疼,飯也吃不下了!”爸爸重重地點點頭,下蹲的兩腳更跨得開一點,目光由平視轉(zhuǎn)為仰視,說:“那么,龍龍說現(xiàn)在該怎么辦呢?”龍龍終于順著爸爸的意思,乖乖地說不再吃了。一場紛爭就這樣順利的解決了。
父母兩個都在教育孩子,但教育的效果竟如此不同,其中奧秘何在?原來龍龍的爸爸以蹲下來的姿勢、平視的目光和贊賞加設(shè)問的語氣與孩子對話,這種體態(tài)、眼神和語言能消除孩子可能產(chǎn)生的“敵對情緒”,最容易緩解孩子的緊張不安的心理,孩子從直覺上感到爸爸是與他處在平等的位置上,是把他當作大人、與他商量事情的,爸爸是理解他、尊重他的。這給想充當大人的孩子極大的心理滿足,所以幾句話就縮短了父子之間的心理距離。古語有“入吾彀中”一詞,我們不妨套用過來,說成是“蹲下來與孩子交談,則孩子入于大人彀中矣”。而龍龍媽媽的居高臨下、頤指氣使,鍋鏟指著鼻尖的體態(tài),惱怒逼視的眼神和粗暴的語氣,只會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孩子會產(chǎn)生“你不讓我吃,我偏要吃”的念頭,其行為也就會走向家長主觀愿望的反面。
0
寫得好
相鄰博客
- 打罵最能傷害孩子的心靈 [2006-11-27 18:54:00]
- 怎樣培養(yǎng)孩子的交往能力 [2006-11-27 18:57:00]
- 了解孩子的心理特點,塑造幼兒的美好心靈 [2006-11-27 19:01:00]
- 還是直觀教育效果好 [2006-11-29 14:40: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