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成羞怯的主要原因就是不自信,沒法肯定自己,這種不自信在女孩子身上表現(xiàn)得尤其強烈。因為女孩比較敏感,有的女孩子因體弱多病或有某種遭遇和創(chuàng)傷,在生活中心理曾受到過某種刺激,如受人欺負、被人打罵,甚至棍棒交加、被人奚落恥笑等使她自尊心受損,都可能使其變得畏畏縮縮,易于羞怯。再者夫妻經(jīng)常在孩子面前吵罵,甚至離異,會使孩子缺乏溫暖、依靠、交流和親情的愛撫,孩子從小就覺得不如別人,有低人一等的感覺,必然會形成羞怯自卑的心理。
也正因此,如果孩子表現(xiàn)得很羞怯,父母們又不停地強調讓孩子大方起來,她就會覺得自己在這方面存在缺陷,反而強化了孩子的羞怯心理,讓她更加不自信。
孩子羞怯的表現(xiàn)形式有多種情況,大多數(shù)羞怯的孩子都伴有學習成績差,不愿與同齡的孩子在一起玩耍,不主動發(fā)言,做什么事情都要父母陪伴,怕見陌生的人,在陌生人面前不知如何應對,說話愛低著頭,聲音比較小,愛臉紅,說話辦事表現(xiàn)出不自信等特點。造成這種狀況的原因很多,具體地說,主要有以下幾點:一是家庭原因。家庭是孩子健康成長的一個重要環(huán)境。如果家庭環(huán)境不好,會給孩子造成很多心理障礙。據(jù)調查,有羞怯行為的孩子,其父母本身就存在羞怯情緒,在別人面前說話辦事畏畏縮縮。另外,孩子經(jīng)常被打罵、責備,或夫妻離異,孩子缺乏依靠,缺乏交流和親情的撫愛。這些都是孩子容易形成羞怯自卑的癥結。二是學校環(huán)境的影響。學習成績好的孩子,經(jīng)常受到老師和同學的表揚,人緣也好,孩子在學校表現(xiàn)出很自信。而學習成績較差的孩子,往往會受到老師和同學的批評、責備,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害怕、羞怯的情緒,總覺得比別人差,不敢與他人交往。三是重大的生活事件。孩子若體弱多病、身體殘疾或受過重大的心理刺激,都可能使其變得易于羞怯。
如何使孩子克服羞怯心理呢?
1. 建立孩子對別人的信任
這種信任首先要由父母傳遞出來,也就是說,父母應該信任自己的女兒,可能她的有些話語顯得很怪異,但是一定要讀懂她的心思,盡量信任她,她愈被信任,就愈能信任別人。信任是親近的基礎,如果孩子無法從父母那里學得信任,她也很難真正信任別人,這也是羞怯的成因。
2. 鍛煉孩子多與人交往
很多孩子害羞是因為從小沒有社交機會,作為父母,就應當帶孩子走出去。帶孩子交際的場合很多,比如領孩子到親友家中,讓她們有機會接觸人,主要是讓她們學習如何與別人交往。當然,對于一個害羞的孩子來說,要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起初適合在比較安全的環(huán)境鍛煉她,此外,多讓孩子經(jīng)歷被別人接納的經(jīng)驗,這有助于她們樹立自信,在社交上繼續(xù)進步。
3. 最重要的是要教會孩子自信
在特別愛害羞的女兒說話時,父母要注意用輕松的語氣對孩子說,同時還要采取鼓勵和贊賞的方式。父母要多鼓勵,讓孩子得到肯定和表揚,對膽怯的孩子更是如此。孩子本身就感到自卑,缺乏勇氣,在做某件事之前,預見的結果總是自己不行。如果這時給她一些鼓勵,增加她的勇氣,她會把事情辦得很好。
另外就是贊賞,如果女兒有那么一兩次表現(xiàn)得很大方,例如領操、給別人講故事等,可以得到一枚她喜歡的貼紙或其他的孩子喜歡的東西。等她有了一定數(shù)量的貼紙后,就可以帶她去游樂場玩或從事孩子喜歡的活動。一段時間以后,如果孩子的大方行為已經(jīng)得到鞏固,可以取消獎勵貼紙的方法,而只給予口頭表揚。孩子做事沒恒心也可以用同樣的方法予以糾正。
“你太杰出了”“你很偉大”這樣的贊美之詞,是西方的家長常常使用的詞匯,他們經(jīng)常鼓勵孩子,因此,西方的孩子大多數(shù)都表現(xiàn)得比我國的孩子自信自主;而中國的家長則感到這些詞語可能有些“夸張”。西方的家長認為自己的孩子不會是樣樣第一,但總有優(yōu)秀的地方;而中國家長們教育孩子時,似乎總在刻意追求十全十美的境界,其結果卻常常事與愿違。
總之,對于一個正在成長中的孩子來說,平等、理解、溫馨的家庭環(huán)境能給人勇氣和自信,容易克服羞怯心理,讓女兒逐漸變得自然大方、含蓄而不拘謹,矜持而不小氣。愛女兒,別忘了鼓勵孩子。
http://www.hjzcn.com/Early/zhfm/20131219/11935_2.html【曉巖轉】
相鄰博客
- 【育兒知識】讓寶寶愛上自己吃飯的7個訣竅 [2015-06-27 19:00:36]
- 六步修復孩子受傷的心 [2015-06-27 19:03:21]
- 家長課堂:怎樣讓孩子適當?shù)捏w驗挫折 [2015-06-27 19:04:2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