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建造“精神特區(qū)”——破解“岔河現(xiàn)象”的奧妙》有感
寧夏吳忠市盛元小學 柴曉娟
早在初中的學習中,我已經(jīng)初步接觸到論語:我從“三人行,必有我?guī)煛敝校x懂了孔子謙虛的態(tài)度;從“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體味到了孔子實事求是的精神;從“有朋自遠方來,不亦說乎”看到了孔子樂觀……
而今,當我讀過《建造“精神特區(qū)”——破解“岔河現(xiàn)象”的奧秘》,再次走近《論語》,讀到的又是孔子循循善誘,對萬物豁達、寬容,對事業(yè)無比熱愛的精神境界?!叭省⒘x、禮、智、信”是儒家學說的中心思想。而所謂“仁”,就是愛人,要有一顆愛心。仁是做人的基礎,有愛心的人才能做好事情。作為一名教師,更要有一顆博愛之心,恒愛之心。有愛才有教育,愛是教育永恒的主題。
十幾年來,一直帶高年級的我,今年帶一年級的孩子,說心里話,許多的快樂,許多的感動,都是孩子們帶給我的,讓我再一次真切的感受到作為一名教師的幸福。我雖為孩子們付出的并不多,只是一些生活、學習中瑣碎的小事而已。簡短的話語,所傳遞的眼神,一個微笑,一個手勢,卻得到了孩子們的理解、信任。每天放學,那一聲聲的“柴媽媽,再見!”臨走時,那一個個的飛吻,惹得周圍接孩子的家長們哄堂大笑。我知道,這是我所付出的愛的回報,是教師教育孩子的感情基礎。學生只有體會到這種感情,才會“親其師”,從而“信其道”。而作為學生的家長,我想,他們也會有新的感悟。他們會覺得我作為一個“外人”都這么關心自己的孩子,作為孩子的家長,他一定會想方設法,抽出更多的時間,花更多的心血,配合教師共同教育孩子。
其實,孩子們那一句句單純、幼稚、本真的話語,那一個個稚氣、愚拙的動作,每時每刻在每位教師的工作經(jīng)歷中,都會使我們體味到一名教師的幸福。這種幸福源自教師的愛,教師的責任感。只有你經(jīng)歷了,你才會品嘗到其中的酸甜苦辣,而恰恰是曾經(jīng)的過往,讓我們追憶,津津樂道。生動的表情,專注的眼神,是回味,久久不能平息。
走過了的教育之路,再回首時,我們應該感謝生活,感謝社會,感謝那些在我們困難、絕望之時向我們伸出援助之手的人。是他們激勵了我,給了我機會,是他們讓我看到了希望,是他們讓我感受到了愛的力量與回報,是他們?yōu)槲掖罱苏故咀晕业钠脚_,是他們讓我變得更加堅強,更加自信,更加熱愛生活,更加清醒的認識到我的價值,更加珍惜自己所擁有的一切。
因為,教育的幸福與成就之感屬于你和我!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