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苑讀書沙龍,學習《不輸在家庭教育上》,精彩回眸:
一天東苑讀書沙龍,來了一對父女。女孩11歲,文靜秀氣。和父親合捧一本《不輸》學習,神情專注,朗讀流暢,字字清晰;分享有書本理論支撐,有生活具體情境,有自己的的困惑和見解。
場景一:
讀書篇目:23卷青春期專題:青春期親子沖突誰來解決。
女孩:不輸P147這么說:親子互動中以體諒、鼓勵、尊重、理解、寬容、指導為主題,是父母必修的功課,這是對父母角色的規(guī)定性要求。
生活中,媽媽一點也不尊重我。
指導師:比如說……
女孩:學校星期五可以自由著裝,我找來自己的衣服上下搭配,媽媽一直反對。
指導師:你是怎么搭配的?
女孩:上身短裝或體恤,下面是短裙,連褲襪。
指導師:媽媽什么意見呢?
女孩:說這樣穿不好看,堅決不同意我這么穿去學校。
指導師:我明白了,你最后還是服從了媽媽,穿上了媽媽指定的衣服,是嗎?
女孩:是啊,都丑死了,還沒我搭配的好呢。再說了,班里好多女孩都這么穿的。
指導師:所以今天讀不輸,就爸爸媽媽要對孩子尊重理解特別有感悟,特別希望媽媽能理解你,尊重你的選擇,讓每個星期五穿出你的個性,漂漂亮亮的。
女孩:嗯!學校都同意我們穿自己的衣服,媽媽讓我自己挑選有什么不可以。原來我一直盼星期五快點到,現在覺得還不如沒有呢。
指導師:今天爸爸也在場,聽女兒這么說,爸爸怎么看這個問題呢?
女孩爸:母女倆為星期五的穿衣服,一直不開心,確有此事。有的時候是媽媽覺得穿裙子冷。怕孩子感冒,故而堅決反對;很多時候覺得孩子搭配不好看不同意。媽媽性子急,說話嘮叨,孩子又堅持自己的想法,一般最后都是媽媽高壓,孩子屈從。
指導師:孩子,今天讀了書,聽了爸爸的解釋,現在心里怎么想?
女孩:原來我一直覺得很委屈,媽媽不懂我;今天我才明白,有時候媽媽說得是對的,溫度低一點,媽媽擔心我的身體,才不同意我穿裙子的。
指導師:接下來的星期五,你準備怎么做呢?
女孩:周四晚上作業(yè)做好后,自己找出衣服,再征求媽媽的意見,盡量好好和媽媽商量。
指導師:如果媽媽還堅決反對,怎么辦?
女孩:今天回家,我就向媽媽講書上的內容,我還要借助爸爸的力量;再不行,讓她來讀書。
場景二:
父女第二次萊東苑,來得早,讀書還沒有開始,孩子爸爸問道:
女孩爸:老師,這周做好作業(yè),孩子一直在翻閱《不輸》,看得很認真,我不明白,怎么孩子比大人還喜歡看?
指導師:父母讀不輸,因為我們知道孩子成長首先不能輸在家庭教育上。提高自己育人的素養(yǎng),減少育人錯誤,為了孩子更好地快樂地成長。而這真是孩子求之不得的。孩子認真讀不輸,正好說明了不輸來自生活,文筆流暢,淺顯易懂,字字寫出了孩子的心聲。孩子看后會和你們交流嗎?
女孩爸:交流。她會指著書,肯定我這些做得不錯,那沒做好。她在找我茬,在監(jiān)督我。
指導師:你當下如何?感覺怎樣?
女孩爸:一起讀書,一起成長,爸爸做得有滋有味。
情景三:
指導師:(早早來到讀書點,排桌椅,不久父女倆來了,幫著排桌椅。之后,姑娘在我身邊坐定,拿出不輸,只見書中夾了很多便條)我忙問:已經看了那么多,那么多便 條做什么用?
女孩:要讀就要認真讀。在書上圈劃批注,方便清楚起見,重要的內容,放上邊條。
孩子說著,隨便一翻,24卷,P89頁,我急忙用手機拍下:教育四個誤區(qū)你占到了嗎?誤區(qū)一:孩子發(fā)呆就是有問題。誤區(qū)一冒號后,用浪線劃出,邊上批注:爸爸 就是這樣的。
一旁的父親,笑著說:她看書,就是為了找我的渣,看到我的問題,批注,然后和我交流。讀不輸,反思感悟,在女兒監(jiān)督下改變又快又準!
寫到這里,我不禁想到了23卷的卷首語《孩子呼喚我們的改變》;又情不自禁地突發(fā)奇想:家長讀書會,如果有條件,帶上孩子,親子一起讀,豈不更好?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