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打開微信→添加朋友→搜號→jxhuiben→關注!
講好故事是一門藝術,如何充分發(fā)揮故事的教育意義更需要智慧,寶寶天然和故事有著不解之緣,童年因五彩斑斕的故事而充滿幸福的回憶,寶寶的智力和情感也因為積極健康的故事得到更好的發(fā)展。講故事看似簡單,其實蘊含著很多學問。而且很多父母都會有以下講故事的六大誤區(qū)
1、講故事的過程中不向孩子提難度大的問題
不是說講故事的時候不可以提問題,適當?shù)靥釂柨梢栽鰪娀有裕岣吆⒆勇牴适碌呐d趣,但是孩子不是編劇,也不是上課回答問題,所以不要用難度過大的提問打斷孩子聽故事,不要讓孩子緊張。如果孩子緊張了,他可能就不愿意聽故事了,以后就會拒絕。
比如《愛的味道》,我講到媽媽生病了,小獅子布奇趕快找到他家里的小藥箱,拿出了退燒藥,這時候我會問,小朋友,你知道你們家里的藥箱放在哪兒了嗎?像這種穿插些生活中的小問題,放在故事中或者故事之后都是可以的。但不要問孩子難以回答的問題。
2.講故事不是數(shù)量越多越好
幾乎每一本書都是作者和編輯花費很長的時間,精心打磨出來的,我們要充分地利用這些出版物,把更多的知識挖掘出來,因為很多時候,很多內容藏在文字的后面,藏在圖畫的后面,需要家長和孩子像挖寶一樣,把這些寶貝給挖出來。就像我們學英語一樣,有精讀和泛讀,好的圖書,就要像精讀一樣,把它用好。一個好故事,可以講好幾天甚至更長時間,講完故事之后,再和孩子一起復述、表演、改編,再一起來畫張畫。
3.不要借故事來批評孩子
故事里經(jīng)常會有一些調皮搗亂的角色和行為,請記住,我們講故事的目的,是要讓孩子意識到這樣做是不對的,千萬不要在講故事的時候借機批評孩子,尤其不能當著別人的面揭孩子的短。而是要通過講故事,讓孩子自己去領會那樣做是不對的,應該怎樣做會更好,否則孩子會覺得下不來臺,預期的效果會大打折扣,甚至導致孩子再也不想聽故事了。不要借故事來批評,這就像不要把自己家孩子和別人家孩子相比較是一個道理?!澳憧慈思倚∏嗤芏嗪?,你看你,就知道怎樣怎樣?!逼鋵嵑⒆釉诼牴适碌倪^程中,會有比較和體會的,藏而不露的教育,才是最好的。
4.不是所有的地方都適合講故事
我們給孩子講故事,可能最多的場所是在家里,有的時候是坐在沙發(fā)上,有的時候是躺在床上,有的時候是在讀書角。但是有一些地方真的不適合講故事,我想借此機會提醒各位家長注意。首先,嘈雜的地方不適合講故事,比如在飛機上就特別不適合講故事,因為飛機里面的噪聲很大,媽媽講起來比較吃力,在飛機上說話對嗓子和耳朵都非常不好。另外,像飯店、火車站這種嘈雜的地方都不適合講故事。其次,在容易分散孩子注意力的地方,比如在游樂園里面,就不適合講故事,因為孩子看到的東西太多了,會經(jīng)常打斷他對故事的連貫性的理解。這樣時間長了,孩子會出現(xiàn)注意力不集中的問題。孩子的性格養(yǎng)成都是這樣點點滴滴積累起來的。也許等孩子大了,你發(fā)現(xiàn)孩子總是精力不集中,其實很有可能是在孩子小時候埋下的禍根,所以這一點也請爸爸媽媽注意。
有一次我去動物園,我發(fā)現(xiàn)竟然有家長拿著書給孩子講故事。我覺得這是一件挺遺憾的事情,家長帶孩子出去玩的時候,其實是不適合講書上的新內容的,而是應該把在大自然中看到的編到故事中去。我兒子小的時候,我?guī)聵侨ネ?,?jīng)常會給他講眼前看到的故事。我希望家長在講故事的時候把自己家里小區(qū)的名字或者你帶他去的地方告訴寶寶,因為讓孩子知道自己住哪兒、現(xiàn)在在哪里很重要。比如:“這一天,媽媽帶寶寶來到了××小區(qū)里,小路兩旁是一排大樹,上面長滿了葉子,葉子綠綠的,風一吹就會嘩啦嘩啦地響,好像在向寶寶打招呼。媽媽喜歡寶寶,大樹也喜歡寶寶。大樹說,寶寶你好,寶寶抬起頭向大樹招招手,大樹爺爺好。”像這種故事,爸爸媽媽們隨時隨地都可以編出來。就是把看到的事物擬人化一些就可以了,這樣,在講故事的同時,可以讓孩子記住自己家的地址,了解周圍的環(huán)境。和大樹爺爺打招呼,其實也是告訴孩子該怎樣去和別人交往,同時也表達了你對寶寶的愛,是非常有意義的事情。
5.圖畫書是一種整體的藝術,不要忽略封面和封底的內容
圖畫書本來就是一種整體藝術,很多圖畫書都是從封面就開始講故事,從環(huán)襯開始講故事,從扉頁開始講故事,一直講到封底,如果不加注意,會落下很多精彩內容。比如《母雞蘿絲散步》的扉頁,其實就是母雞蘿絲散步的地圖,如果先讓孩子和你一起參觀一下母雞生活的農場,然后再去了解散步時發(fā)生的故事,效果會更好。再比如《大衛(wèi),不可以》,你看封面上的大衛(wèi)多淘氣啊,為了夠魚缸,就要摔倒了的樣子,這其實是作者埋下的伏筆,讀完了書里的內容,我們再去看那個封面,又會有新的認識。所以講圖畫書,一定要從封面開始,一頁一頁地翻,一直到封底,這是家長要特別注意的。
6.不要從一開始就用手指著文字念給孩子聽
家長不要從一開始,就用手指著書上的文字念給孩子聽,因為孩子一定是從讀圖開始的,圖畫可以鍛煉孩子的想象力,提高藝術鑒賞能力,請不要剝奪了孩子的這個權利。孩子認字是早晚的事,以后等他認字了,你想讓他先看圖,可能都辦不到了。小一點兒的孩子看書一定是先看圖的,其實孩子的想象力特別豐富,而且都非常聰明,光看圖,也能了解得八九不離十了。也許他的想象跟文字不一樣,那又有什么關系?只要孩子參與了,就一定能有很多的收獲在里面。孩子讀畫面,是在欣賞,在理解畫面,他在和畫家用畫去交流,所以請家長不要一開始就指著文字想讓孩子識字,那樣會損失很多美好的東西。
摘自 接力出版社小雨姐姐著《怎樣給孩子講故事》
http://baobao.sohu.com/20151214/n431293696.shtml【曉巖轉】
相鄰博客
- 親子閱讀要趁早的三個理由 [2015-12-29 21:45:51]
- 6-10歲閱讀實戰(zhàn):閱讀不僅要有趣還要更高效 [2015-12-29 21:46:56]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