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瑞雪老師在序里首先提到:有多少父母知道,嬰兒剛出生時喜歡看黑白相交的地方,而不是人們通常認(rèn)為的彩色玩具?嬰幼兒喝了糖水后為什么拒絕再喝白開水?他為什么愛吃手,還對非常微小的東西感興趣?他為什么不斷扔掉手里的東西,你撿起來遞給他,他會再扔掉?讓他聽磁帶,他的興趣為什么不在聽上,而是在來回裝卸磁帶上……
這一切的背后,是一個黃金般貴重的概念——敏感期。
敏感期在孩子一生成長中發(fā)揮著承上啟下至關(guān)重要的作用!0-6歲的兒童,如果敏感期沒有得到良好發(fā)展,到了6-12歲還有彌補的機會。但是,這有個前提,那就是在6-12歲期間,兒童必須有一個充滿愛和自由的成長環(huán)境。但現(xiàn)實是,在學(xué)習(xí)的壓力之下,這個年齡段的很多孩子,既得不到6歲以前來自父母的寬容和疼愛,又得不到長大后成人給予的尊重。在這樣的情形之下,孩子們表現(xiàn)出來各種不被理解的行為。究其根源是我們有的家長錯過了孩子成長的敏感期!據(jù)專家老師們的觀察、總結(jié),敏感期分為語言敏感期,視覺敏感期,手和口的敏感期,空間、時間敏感期等等。每個敏感期階段,孩子們都有共同的特征,這里以口的敏感期為例。
口的敏感期,絕大多數(shù)孩子共同的特征。孩子在出生以后,家長們觀察到起初孩子會努力的嘗試把小手往嘴里放,嘗試中有可能把手送到了嘴邊沒觸摸到口中,有可能成功的送到嘴里。我們再觀察孩子做此舉后臉上的表情。一旦孩子成功后,他會“吧唧吧唧”滿意地咂著手指或拳頭。這需要家長的支持與協(xié)助,假若孩子父母這時阻止孩子把手伸進口中,孩子會一遍又一遍的再嘗試再放,直到成功放入口中為止。多少了解點幼兒知識的會懂得:這個階段吃手就是他的工作,他以能把手放進口中為目的,成功了,他會微微的笑顯示很開心,不成功,他會努力地嘗試。(若父母三番兩次阻止限制孩子,那孩子在未來的成長就會有很多的缺憾。)
當(dāng)兒童出生時,他能夠使用的唯一的器官就是他的口、眼睛和體感。盡管他剛一出生便有了視覺的敏感期,但腦科學(xué)家認(rèn)為兒童的視覺并沒有達到完善,他看這個世界是模糊的,而口不一樣,他剛出生時就能熟練地使用——口是他連接自己和這個世界的最自然通道。最初兒童僅僅是用口來認(rèn)識手,發(fā)展到后面,兒童會用口認(rèn)識周圍所有的一切,什么東西都往嘴里放。這個過程也完成和健全了口的功能。全世界的兒童在嬰兒期都是通過這個過程來觸摸周邊的世界,用口打開了人生的一堂課。
口的敏感期鏈接著手的敏感期,也將完善其他的敏感期,他們相輔相成,促進孩子健康向上發(fā)展。有的敏感期會由于某種元素延遲,有的被干涉后不呈現(xiàn),但是眾多敏感期中,口的敏感期不可缺少,它伴隨著每一個孩子的嬰兒期。
作為師長,我們應(yīng)當(dāng)學(xué)習(xí)《捕捉兒童敏感期》,了解每個敏感期的特點,有針對性幫助孩子順利度過各個敏感期,和孩子一道成長,在愛與自由的環(huán)境中,孩子的敏感期會漸漸呈現(xiàn)漸漸消退。只有經(jīng)歷了人生的某些敏感期,這樣人格才算完整,在任何一個社會環(huán)境中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
真正的教育,真正的愛!對孩子的愛從這里再次起航,讓我們攜手幫助孩子順利度過敏感期!
相鄰博客
- 《我是孩子最優(yōu)秀,最棒的父母》 [2016-01-20 08:26:52]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