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今天我?guī)幜?/h2> (2016-01-20 15:10:37) [編輯]
老師今天我?guī)幜?span>
案例:
上午接到暖暖家長的電話,說孩子昨晚拉肚子請老師留意,書包里帶了備用的褲子和止瀉藥。還特別重申:要能吃就吃,不能吃就算了。
經(jīng)了解,寶寶在家向來是吃藥難,家長強(qiáng)行灌藥往往三個大人都按不住。了解到這一情況,我立馬組織了一次用藥研討會。
師:“今天有好幾個小朋友都帶藥來了,小朋友們知道我們?yōu)槭裁闯运巻幔俊?span>
幼:“因為生病了,感冒了······”
師:“那如果我們生病了不吃藥,會怎么樣呢?”
幼:“會越來越嚴(yán)重,上醫(yī)院打針、掛吊瓶······”
師:“小朋友說得真好。吃藥可以起到預(yù)防和治療的作用,讓我們少生病,即使生病了也能快快好起來。雖然老師知道我們小朋友很勇敢,不怕疼,但是生病打針不但難受,對我們的身體也有一定的損傷,所以我們生病了一定要—”
幼:“按時吃藥!”······
在對孩子進(jìn)行一番正面的引導(dǎo)之后,很快就進(jìn)入到飯后吃藥的環(huán)節(jié),我先請一些不怕吃藥的小朋友過來吃藥,及時表揚他們吃得又快又干凈,然后叫來了暖暖:“暖暖今天也帶藥了,來跟這些小朋友干一杯吧,看誰喝的又快又干凈!”寶寶接過杯子很豪爽的跟旁邊的小朋友干杯和了下去。從那之后很長一段時間里,暖暖見到我的第一句話都是:“老師我今天帶藥了”,雖然他并沒有真的帶藥。
分析反思:
孩子不愛吃藥是最常見的現(xiàn)象,家長的強(qiáng)制行為增加了幼兒對藥物的恐懼抵抗心理。現(xiàn)在的寶貝心理都比較成熟,接受能力很強(qiáng)。首先為孩子樹立正確的認(rèn)知觀,使之可以接受;再利用幼兒喜歡的形式,讓他們樂于接受。好的習(xí)慣都是從點滴做起的。
今天的幼兒園教育是個內(nèi)涵豐富的大概念,生活環(huán)境對孩子生活能力的作用已越來越多受重視。孩子的行為、語言、表情都在傳遞著信息,再告訴我們他們的需求、困惑和感受。生活小事中還蘊含著更多的教育價值,正等著我們?nèi)ヌ剿?,去發(fā)掘。
相鄰博客
- 如何提高孩子的想象力 [2016-01-20 14:50:27]
- 6-7歲幼兒數(shù)學(xué)邏輯智能發(fā)展 [2016-01-20 15:03:25]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