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出生后,完全不是我們家長想象的那樣,“隔代教育”讓我們第一時間感受到了,什么是“愛”。從孩子一出生,父母不舍的愛意就滿滿的體現(xiàn)在了“抱”孩子上,好像是從他們自己身上掉下的肉一樣,抱著不愿意放下。隨著孩子的長大,那種“愛”依然跟隨著。爸爸媽媽稍微“呵聲”,親子教育、他們就拿出殺手锏“來!寶貝兒,來爺爺這兒,來奶奶這兒,來外婆這兒,來外公這兒....”,諸如此例的話一出,孩子便變本加利。
1溺愛寶寶,阻礙寶寶自我成長
祖輩在年輕的時候,因為生活和工作條件的限制,對子女可能沒有能夠很好地照顧,他們很容易產(chǎn)生一種補償心理,把對子女的愛以及對孫輩的愛全部集中到孫輩的身上,對寶寶疼愛有加,過分關(guān)注,以至于事事代勞,處處遷就寶寶,導(dǎo)致寶寶出現(xiàn)任性、依賴性強和生活自理能力低下等問題。
2.引發(fā)家庭矛盾,導(dǎo)致親子隔閡
寶寶出生的前幾年,父母對他的影響至關(guān)重要。畢竟,對寶寶來說,父母是他最重要的親人。如果父母不能陪伴在他的身邊,他就很容易產(chǎn)生一種被拋棄的感覺,在他內(nèi)心深處留下陰影。另外,寶寶從小就跟爺爺奶奶或者外公外婆生活在一起,習(xí)慣了接受他們的袒護與遷就,也可能養(yǎng)成一些父母看不慣的行為習(xí)慣,當(dāng)父母在某個時間段內(nèi)接管寶寶,或者從祖輩手里完全將寶寶接管過來時,他們可能就會急于去扭轉(zhuǎn)寶寶的這些所謂的問題行為,父母和寶寶之間就極容易出現(xiàn)對立情緒。這種對立情緒會讓寶寶更加疏遠父母,退縮到祖輩的身邊。于是祖輩和父輩之間就很容易因為寶寶的教育問題引發(fā)家庭矛盾。如果祖輩再出面阻擾父輩“教訓(xùn)”孫輩,這種矛盾就會進一步激發(fā)。
3. 抱持老觀念不放,妨礙寶寶個性發(fā)展
許多祖輩教育理念比較落后,對寶寶心理發(fā)展的特點缺乏正確的認識,他們就可能限制寶寶的各種探索活動,給他提出一些與他的年齡不相適應(yīng)的要求,無形中給他一些捆綁,導(dǎo)致他缺乏開創(chuàng)精神,約束寶寶的思維,妨礙寶寶個性發(fā)展。
隔代教育,愛多還是害多?如何對待利弊?隔代教育不能替代親子教育,年輕父母不能把孩子推給老人,要讓孩子同時處在隔代教育和親子教育兩個軌道上成長。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jM5NDYwMjk2Nw==&mid=401440630&idx=2&sn=a21c08a107a2b65c3c86822eadd9b5d5&3rd=MzA3MDU4NTYzMw==&scene=6#rd【曉巖轉(zhuǎn)】
相鄰博客
- 隔代教育到底好不好? [2016-01-22 19:14:34]
- 隔代教育好不好?學(xué)日本老太“蒙氏超級育兒法” [2016-01-22 19:18:24]
- 為老人正名 隔代教育可雙贏 [2016-01-22 19:19:45]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