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佛我們每個人都喜歡“聽話”的孩子,因為“聽話”比較可心,既好管理又可以按照你的意志去辦事。在孩子面前,我們呈現(xiàn)出大人的優(yōu)越感,用權(quán)威的口令來教導他什么是對的,什么是錯的!于是,當我們斥責他不要亂動東西以免弄臟衣服時,不要和別人做的不一樣會被嘲笑,甚至不要去胡思亂想那會干擾思維的。這一切的一切最好在我們的操控之下,這樣就可以萬事大吉,可以少操許多的心!偏偏他有時不聽你的話,違背你的意志,于是,一個“壞孩子”就這樣被定義了!
小偉是一個調(diào)皮好動的小男孩,不怎么遵守紀律,又時常有點奇思妙想。這點讓老師很頭疼,怎樣讓他和其他的孩子一樣聽話呢?老師們想出了各種招數(shù),都以失敗告終!他還是有點我行我素,排隊時必須提醒好幾遍才能排好隊,吃飯時囑咐好多次還是把飯粒弄的哪都是!小伙伴們紛紛告他的狀,“老師,他又打我!”“老師,他又搶我的書!”“老師,我不想和他在一起玩”········種種跡象表明,這是個不討喜的孩子,但是一轉(zhuǎn)眼他又和小伙伴們玩在了一起,因為他太聰明,許多東西一學就會。而且,我發(fā)現(xiàn)他特別喜歡看書,只要有書就會使他安靜下來,在我的眼里這真是一個特別的小男孩。
一次課堂上,老師正在教同學們朗誦《畫布》,屏幕上出現(xiàn)了藍天白云描繪的畫布。他舉手好奇的問:“老師,什么時候才能畫畫呢?”原來啊!沉迷在詩歌里的他竟然想畫出來呢!“哦!這是朗誦的時間,下課時我們再畫!”老師打斷了他,繼續(xù)教孩子們朗誦。他失落的坐下。這時又有孩子提問:“什么時候畫畫呢!老師,我也想畫!”“現(xiàn)在是朗誦時間!”老師再一次的提醒,課堂繼續(xù)朗誦著,誰也不再提起畫畫這個話題,只有他一直念念不忘。那時我在想:“可不可以把一堂朗誦課變成孩子們的描繪課呢?”肯定不會的,在我們固定的思維里既定的東西要改動太繁瑣,所以,我們一直都在默守規(guī)矩,怕打破后帶來的各種麻煩。從這就不難理解我們?yōu)槭裁茨敲聪矚g“聽話”的孩子了!聽話可以使我們避免許多麻煩,也會帶來操縱的優(yōu)越感。
正是這種操縱的優(yōu)越感限制了許多孩子的天性,在許多人的眼里“貪玩”“調(diào)皮”“不聽話”都是煩人的一種行為,我們要去制止,不要讓他越滑越遠。于是,各種規(guī)矩,各種教條主義一起上線,直到他變得聽話起來才會心滿意足了!豈不知教育最終的目的不是讓孩子學會“聽話”,而是發(fā)展其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讓他自然的生長。只有自然的東西才能更大限度的挖掘潛力。
其實每一個孩子都是特別的,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我們要善于發(fā)現(xiàn)孩子的優(yōu)點,同他一起成長。而不應(yīng)該緊盯著孩子的缺點,妄想使他變得完美起來,這不是教育的主調(diào)。世界正因為我們的不同才會變得多彩,我們要讓孩子相信他是最獨特的,也是最與眾不同的,就像天上閃亮的星星,每一顆都很耀眼,只是有時會藏起來,需要自己發(fā)光芒噢!
相鄰博客
- 不要打著“散養(yǎng)”的旗號加害孩子 [2016-02-25 19:31:28]
- 音樂教學中作品選擇中的“模式”思考 [2016-02-25 19:40:26]
- 我的育兒心得 [2016-02-25 19:46:14]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