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博客被推薦閱讀](http://ajm-engineering.com/images/recommended.gif)
2016年3月13日周日晚8:30“中華家庭教育講堂”呱呱視頻房間(房間號:235300)進行讀書沙龍活動,誦讀文章是選自《不輸在家庭教育上》第25卷(32頁)中的文章《感受過成功的孩子才會成功》,房間不設密碼,歡迎各位朋友帶著您的親朋好友、您的孩子一起來房間讀書,讓我們在交流與反思中共同成長!期待您的光臨!
如何進入呱呱視頻房間: http://ajm-engineering.com/kcms/blog/vblog?b_id=277649&u_id=170
——選自第25卷《不輸在家庭教育上》32頁
作者:董進宇 主持:胡云慧
![](http://s.zhjtjyw.com/imgs/437/78/77d7bca95ec2580c959313c5e9865a_600.jpg)
一個孩子一旦找到了成功的感覺,并且鞏固住了這種感覺,他會形成慣性的成功,想停都停不下來了!孩子從小的時候,父母不能讓孩子產(chǎn)生“父母太偉大,自己無能”的感覺。
當一個人有過高飛的感覺,他就永遠不會在地面上爬行!在孩子眼中,成年人看似最平常的事,對他們都是大事。在孩子極端弱小的時候,我們常在不經(jīng)意中,傷害了孩子要求成功的感覺。
斯特娜在談到教育女兒時描述:女兒維妮芙蕾特兩歲時,我?guī)畠喝ソ憬慵叶燃佟N医憬惴浅劬S妮芙蕾特。有一天,我們準備帶孩子出去玩兒,孩子穿衣服時穿了一次又一次也穿不上,姨媽著急出門,把孩子抱起來,三下五除二穿好,抱起就走。斯特娜形容:我感覺維妮芙蕾特一整天都不開心,我能體會一個兩歲孩子的沮喪!
我們經(jīng)常對孩子這樣說:“別動!打壞了怎么辦!”這時孩子心里會自我否定:我太無能,什么也做不了!相反,如果父母對孩子細微的行為進行確認:“我們寶寶會拿杯子,好棒!”孩子就會有成功的感覺。不斷感覺成功能使一個孩子不再對世界感到恐懼,它會自動產(chǎn)生追求成功的動力。
日本醫(yī)學家春山茂雄說:當一個人自我實現(xiàn),他的大腦會分泌一種良性的激素叫“β內啡肽”,這種激素在人體內作用,使人興奮的程度十倍于嗎啡,使人感覺快樂和舒適。而當人緊張、焦慮、恐懼、煩躁不安時,體內分泌腎上腺素,它是在人警戒、逃跑負責肌肉緊張時才會產(chǎn)生的,這種激素分泌的毒素十倍于蛇毒。
沒有良性情緒就無法學習。所以當我們的孩子緊張、焦慮、恐懼、煩躁不安時,情緒感受系統(tǒng)處于開放狀態(tài),他可以跑,可以行動,可以感受。而他的理性邏輯系統(tǒng)處于關閉狀態(tài),不能有條理的思考,這時是無法學習的。而當良性情緒占上峰時,孩子相當在神經(jīng)系統(tǒng)上建立了自動狀態(tài),也就是說他可以進行自我發(fā)動,激發(fā)出奮斗的動力。
所以,我們說如果孩子不斷地感受成功,并且鞏固住了這種成功,那么他的人生就有保障了!
相鄰博客
- 人有三種精神(尼采) [2016-03-13 09:33:56]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