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女兒上小學二年的一天中午,我給全家盛好飯,招呼奶奶和孩子:〝開飯了。〞孩子坐下來低頭一看飯碗,激動地說:〝這不是坑爹嗎?給我盛這么一大碗飯。〞奶奶聽后情不自禁地笑出了聲。我一聽,這不是在罵我嗎。轉(zhuǎn)念一想,孩子可能是聽到班上同學說過,但不知是嗎意思,也不知嗎場合用,但又想用一下,所以她不是出于惡意。但需要我正確引導。我平靜地對她說:〝默涵,今天媽媽給你盛的飯可能是多了點,你可以告訴媽媽飯盛多了,不要說這不是坑爹嗎。〞我又笑瞇瞇地看著她說:〝你知道嗎,照你的意思,我給你盛多了,我坑的是你,你是爹,我該叫你爸爸,這樣媽媽就成了你女兒了,可明明你是我的女兒,咱家這不亂套了嗎?〞她不好意思地低下頭,我又說:〝如果你給你爸爸盛飯,你爸爸可以說:這不是坑爹嗎,給我盛這么多。知道為什么爸爸可以這樣說嗎?〞她瞪著大眼睛看著我,好象在問為什么呀?我拍拍她的頭說:〝因為她就是你爹呀!〞我又接著說:〝如果你給媽媽盛飯,我也可以說:這不是坑娘嗎?因為我就是媽媽呀!〞〝有些話,不管在家里,還是在學校,都不適合說出來。〞她不好意思地笑了笑。
出了問題,我沒有訓斥、埋怨、批評,只是正確的引導,媽媽心平氣和,孩子心服口服,所以雖然飯間雖出現(xiàn)了一段小插曲,全家人還是高高興地把飯吃完了。雖然她沒有說我錯了,但從那以后,這句話就再也沒說過。這就是家庭教育的魅力。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