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這四個法寶,不只是和孩子溝通,和任何人溝通都是有效的。
1真誠:
真誠即真情流露。
在心理咨詢中強調(diào)同感、同理心、無條件接納、無條件的愛。在家庭成員相處過程中也是一樣,要無條件地愛自己的父母或子女,真正設(shè)身處地地感受他們的內(nèi)心。其實人做任何事情都是一樣,只要出于真情、發(fā)自內(nèi)心地為別人考慮,一定會打動對方。
我常常和朋友們分享我的一個感悟:人最難拒絕的是真誠!
例如:
如果我不小心冒犯了你,明白過來之后你已經(jīng)不理我,如果我對你說:“我心里很難過,當時是我一時糊涂,后來我特別后悔,我真的很珍惜我們的友誼,為了這件事情我都睡不著覺……。”你會不會原諒我?一定會!為什么?因為我表達了我的真誠!
俗話說:“以心換心”,當孩子體會到父母對他們的真情時,決不會無動于衷。同理,如果把孩子當成不懂事的小家伙,隨口敷衍,或用哄騙的方法達到自己的要求,就容易失去孩子的信任和尊重。
有些爸爸媽媽常說“如果你不聽我的話,我就不要你了。”或者是:“好,我明天給你買!”結(jié)果呢?明天早忘到腦后了。孩子覺得父母說話不算話,以后對他們的話也不會認真對待。一旦孩子形成這種印象,再想補救就困難了。
2信任:
信任是彼此保持友誼和良好關(guān)系的基石。
如果彼此沒有信任,就什么感情都談不上了,什么事情都不好處理了。尤其在孩子教育上,如果父母與子女間缺乏信任,孩子會變成沒有安全感的人,也很容易形成懷疑型人格。
一個初一的男孩子放學回家路上被高年級的一個男生截住,向他要錢。開始這個孩子不肯給,結(jié)果被打了一頓,被迫拿出了2元錢。那個男生還說以后每天要他準備2元錢,否則就打他……
晚上回到家里,孩子一直在等爸爸回來,想讓爸爸幫助自己。沒想到,和爸爸說了以后,爸爸不相信孩子的話是真的,以為孩子是為了騙爸爸要零花錢才編的故事。
這個孩子沒有辦法,就每天向同學借錢給那個男生,一直到一個月以后那個男生的案子曝光了,他才得到解脫。
我們常常聽到父母這樣問孩子:“是真的嗎?你撒謊沒有?你這個孩子怎么這么讓人不放心呢?你告訴我你到底干什么去了?……”
這類問話本身就是在否定孩子。孩子感到父母不信任自己,就很容易心灰意懶,甚至破罐破摔。越是不信任,孩子越是做你不希望他做的事情。而得到父母信任的孩子,因為感覺到自己的能力和價值獲得了認可,能激發(fā)出更多的自信心和創(chuàng)造力。越是得到信任的孩子,越是努力去做得更好。
因此,家長應盡可能多地給予孩子信任,不要隨便懷疑,并要讓孩子感受到你對他的信任,告訴孩子:“我知道你是一個善良的孩子”、“我知道你非常體諒父母”、“我知道你能行”、“我相信你能夠自己處理好這件事情”。這樣的話語,是對孩子最好的鼓勵。
3尊重:
每個人都有被別人尊重的需求。
不要以為孩子年齡小就不需要被尊重,實際上,孩子都有很強的自尊心,一樣需要維護自己的尊嚴。
有一個問題很多父母都不明白:“為什么孩子總是和比自己差的孩子比呢?”許多家長認為是孩子沒有出息,沒有自尊心。其實,孩子和比自己差的孩子比,恰恰就是為了維護自己的尊嚴、體現(xiàn)人的自尊才這樣做的。
從另一個角度講,人都有一個特點,那就是,你說的事情讓我內(nèi)心滿足,我當然愿意聽你的,否則我為什么要聽你的?孩子感覺到你尊重他,他就愛聽你的;如果感覺到你不尊重他,他就很反感,當然就對你的話聽不進去了。
我當老師的時候,很少在課堂上批評學生,當遇到學生違反課堂紀律時,我就用眼神暗示他,他改了更好,不改,我也不會立即批評他,讓他在同學面前難堪,而是下課后找他談話。指出問題之后我會說:“老師可是給你留面子了,你是不是也要給老師留面子呀?”下次只要我看他一眼,他立刻就明白什么意思,一般都會馬上改正錯誤的。我尊重他們,他們也尊重我,我的課堂紀律一直很好,學生很少故意給我找麻煩。
我的女兒在加拿大,發(fā)現(xiàn)房東對他的孩子非常有禮貌。當外人去他們家辦事情的時候,如果大人正在和孩子談什么或者做什么,不會因為外人來了,就放下孩子不管,而是告訴客人,我和她談完就過來,您先坐。如果大人正在和客人談事情,孩子跑過來要求父母做什么事情,也是一樣。父母會告訴孩子,我正在和客人談事情,等我談完了就過去和你一起做。對待孩子和對待客人是一樣的尊重,并非是只尊重客人而忽視孩子。這在我們中國的家庭里是比較少見的。我們常常是不管和孩子在做什么,只要有客人來了,馬上就放下孩子不管,去接待客人去了。這對孩子其實就是不尊重。
人與人之間的禮貌和尊重真的很重要??墒俏覀儏s常常聽到朋友之間說這樣的話:“咱們兩個還需要這么客氣嗎?跟我不用來這套。”尤其是夫妻之間,更是以為沒有必要客氣。親密的朋友和親人之間到底該不該有禮貌呢?請看下邊一個有趣的故事:
滿身帶刺的豪豬到了晚上為了取暖,大家就擠到了一起,可是因為身上有刺,彼此刺痛了就又分開,分開了又感覺到冷,就再往一塊兒湊合,太近了刺痛了再分開,后來它們找到了一個剛好能夠不刺痛對方,又能夠保證取暖的距離。這個距離是什么?就是人們常說的禮貌。
為什么人經(jīng)常傷害自己最親近的人?因為沒有距離。親人間一樣要有適度的禮貌,在最親近的人面前也要學會說:“你好!謝謝!真的感謝你!”等等話語。
尊重別人等于尊重自己,俗語“我敬人一尺,人敬我一丈”同樣適用于家庭中。
4智慧:
日常生活中我們需要時時運用自己的智慧。比如說話,話不能拿過來就說,要斟酌思量怎么說效果更好。比方說,丈夫不能在妻子面前過分夸獎人家的妻子,父母不能夠在外人面前說孩子的缺點;給岳父母送禮要由丈夫出面,給公婆買東西要由兒媳婦拿出來;對胖人要說富態(tài),對瘦人要說苗條;批評人不能太宏觀,不能全盤否定,表揚人不能太具體,不能夠讓人誤認為其他方面都不好。
丈夫說:“今天你怎么對我這么好?”妻子不高興地說:“我哪天對你不好了?”
媽媽表揚:“你今天作業(yè)怎么寫的這么快?”孩子很不樂意,說:“哪天慢了?”
媽媽說:“你怎么天天都這么磨蹭呀?”兒子說:“我怎么天天磨蹭了?不就是今天我有點肚子疼嘛?”
孩子洗碗的時候不小心打了一個碗,媽媽說:“我就知道你不會干好事情。什么事情到你的手里就沒有好!”孩子聽了特別委屈,嗚嗚地哭了起來。
關(guān)鍵不是發(fā)生了什么,而是我們?nèi)绾慰创⑷绾翁幚硪呀?jīng)出現(xiàn)的問題。大家還記得情緒治療中的ABC理論嗎?一件事情所產(chǎn)生的結(jié)果并不取決于事件本身,而是取決于我們的評價、態(tài)度、看法和認知水平。如果你是智慧的父母,如果你有著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你就不會擔心孩子在成長的路上會發(fā)生什么令人不高興的事情。
一個母親聽幼兒園老師說兒子上課愛講話。她沒有批評兒子,而是問兒子:“你說,小朋友上課講話對不對?”兒子非常果斷的回答說:“不對!”孩子很有是非觀念。媽媽問:“那你呢?”兒子回答:“我表現(xiàn)好啊。”媽媽說:“那好,你是好孩子。”兒子聽了很高興,以后上課說話的情況少多了。
這位母親就很有智慧,她不直接批評孩子上課講話不好,而是通過問話達到讓孩子往好的方向發(fā)展的目的。
在開心媽媽網(wǎng)上看到一篇非常令人感動的帖子:
媽媽第一次參加家長會,幼兒園的老師對她說:“你的兒子有多動癥,在板凳上連3分鐘都坐不了, 你最好帶他去醫(yī)院看一看。”回家的路上,兒子問媽媽,老師都說了些什么,她鼻子一酸,差點流下淚來。因為全班30位小朋友,只有她的兒子表現(xiàn)最差;惟有對他,老師表現(xiàn)出不屑。然而她告訴兒子:“老師表揚你了,說寶寶原來在板凳上坐不了1分鐘,現(xiàn)在能坐3分鐘了。其他的媽媽都非常羨慕你的媽媽,因為全班只有寶寶進步了。”那天晚上,她兒子破天荒吃了兩碗米飯,并且沒讓她喂。
兒子上小學了。家長會上,老師說:“全班50名同學,這次數(shù)學考試,你兒子排在第40名,我們懷疑他智力上有些障礙,你最好能帶他去醫(yī)院查一查。”走出教室,她流下了淚。然而,當她回到家里,卻對坐在桌前的兒子說:“老師對你充滿了信心。他說了,你并不是個笨孩子,只要再細心些,就會超過你的同桌,這次你的同桌排在第21名。” 說這話時,她發(fā)現(xiàn),兒子黯淡的眼神一下子充滿了光亮,沮喪的臉也一下子舒展開來。她甚至發(fā)現(xiàn),從這以后,兒子溫順得讓她吃驚,好像長大了許多。第二天上學時,去得比平時都要早。
孩子上了初中。又一次家長會,她坐在兒子的座位上,等著老師點她兒子的名字,因為每次家長會,她兒子的名字總是在差生的行列中被點到。然而,這次卻出乎她的預料,直到家長會結(jié)束,都沒聽到他兒子的名字。她有些不習慣,臨別去問老師,老師告訴她:“按你兒子現(xiàn)在的成績,考重點高中有點危險。”聽了這話,她驚喜地走出校門,此時,她發(fā)現(xiàn)兒子在等她。走在路上,她扶著兒子的肩膀,心里有一種說不出的甜蜜,她告訴兒子:“班主任對你非常滿意,他說了,只要你努力,很有希望考上重點高中。”
高中畢業(yè)了。第一批大學錄取通知書下達時,學校打電話讓她兒子到學校去一趟。她有一種預感,她兒子被第一批重點大學錄取了,因為在報考時,她對兒子說過,相信他能考取重點大學。兒子從學?;貋恚岩环庥∮星迦A大學招生辦公室的特快專遞交到她的手里,突然,就轉(zhuǎn)身跑到自己的房間里大哭起來,兒子邊哭邊說:“媽媽,我知道我不是個聰明的孩子,可是,這個世界上只有你能欣賞我……盡管那是騙我的話。”聽了這話,媽媽悲喜交加,再也按捺不住十幾年來凝聚在心中的淚水,任它流下,打在手中的信封上……
相鄰博客
- 親子教育咨詢——母親的性格、語言和行為會影響孩子的一生,做母親需要智慧! [2016-10-14 09:09:58]
- 親子教育咨詢——逆反期”家庭教育警惕五大誤區(qū) [2016-10-14 09:10:38]
- 親子教育咨詢——如何幫助孩子把挫折變成成長機會 [2016-10-14 09:12:10]
- 親子教育咨詢——如何面對青春期的孩子? [2016-10-14 09:12:53]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