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邦的父親是伯爵莊園里的家庭教師,而肖邦的母親特別愛唱歌,肖邦還沒有出生的時候,母親經(jīng)常一首歌接一首歌地唱給肚子里的肖邦聽,她真希望肚子里的寶寶能聽得懂她的歌聲。等到小肖邦出世以后,母親也經(jīng)常給肖邦唱波蘭民歌,雖然肖邦還是一個喜歡哇哇哭鬧的嬰兒,但是每當他聽到母親的歌聲時,總是非常安靜。
肖邦4歲的那一年,家里添置了一架鋼琴,母親常常帶著小肖邦坐在鋼琴邊彈奏波蘭民歌。一天,肖邦自己爬到了鋼琴上去尋找著媽媽平時給他彈奏的旋律,雖然旋律不連貫,有時也不是那么準確,但是這對于一個5歲的孩子來說,已經(jīng)是很了不起的舉動了。
母親正在隔壁的房間里跟父親商量給肖邦找一位鋼琴老師的事情呢,當他們聽到鋼琴房里斷斷續(xù)續(xù)傳來的琴聲,他們驚呆了。
“莫非是肖邦在彈琴?”肖邦的父親非常驚訝地問肖邦母親。
母親站在一旁仔細地聽著,突然驚叫道:“是的,是的,是《波卡絲》?!?nbsp;
他們急速地奔向了琴房,果不其然,肖邦蹲在凳子上在用小指頭找琴鍵呢,就連父親和母親進來都沒有聽見,他彈得非常專心,母親和父親在一旁聽著肖邦把曲子彈完。
“孩子,你真聰明?!备赣H情不自禁地跑過去抱起了肖邦。
父母看到肖邦的音樂才華以后,毫不遲疑地給他請了個鋼琴教師,對肖邦進行了正規(guī)而又嚴格的基本演奏法訓練。
肖邦的鋼琴老師不僅是一個很會彈琴的老頭,而且他教育學生也非常有經(jīng)驗,在課余時間里,他常常跟肖邦講莫扎特、貝多芬等音樂家怎樣刻苦成才的故事。
這樣一來,使得本來就有音樂天賦的肖邦,在練琴上更是刻苦了。不久,7歲的肖邦便學會了作曲,那一年他創(chuàng)作了《波羅乃茲舞曲》。
8歲那一年,肖邦便能登臺演出了。流水般的樂曲從一個8歲小孩的手指尖流淌出來,人們陶醉的同時驚訝不已,為這位天才歡呼起來。
但是肖邦并沒有沉醉在人們給他的掌聲里面,在父母和老師的教導下他更是努力的苦練鋼琴。
有一年的夏天,肖邦的父母帶著他到鄉(xiāng)村去度假,在那里他聽到了好多好聽的波蘭民歌。
14歲的那一年,肖邦對波蘭民歌已經(jīng)達到了迷戀的狀態(tài),于是他利用暑假又到鄉(xiāng)村去搜集民歌。他常常是太陽一出來,就爬到山坡上去聽牧人們唱歌,然后又到田野里去聽下地干活的農民的歌聲,夜晚他還眼著年輕的村民們圍著火堆跳起歡快的民間舞蹈。然后他把一首一首的波蘭民歌都記錄下來。
1829年,19歲的肖邦從音樂學院以優(yōu)異的成績畢業(yè)了,第二年,剛從音樂學院畢業(yè)的肖邦決定到法國去尋找藝術前程。在這期間,他創(chuàng)作了大量充滿著波蘭民族色彩的作品。肖邦的藝術才華成了波蘭人民的驕傲。
(摘自《世界100名人成長記錄》)
2002.10
相鄰博客
- 《家教博覽》改變了我和兒子 [2004-12-17 16:09:00]
- 家長的虛榮心累死孩子 [2004-12-17 16:14:00]
- 一句話改變命運 [2004-12-17 16:20:00]
- 一家人考試的“苦惱” [2004-12-17 16:24: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