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近一個月來學習家庭教育,我不停的問自己你愛孩子嗎?回答是肯定的;我又問自己你會愛孩子嗎?你的愛孩子感受到了嗎?答案是否定的。不是不愛而是不會愛,缺乏愛的能力。
我自以為是的愛著。
孩子上學之前,我“事無巨細”的照顧著他的身體,走路怕他摔倒,吃飯怕他燙著,在父母忽略中長大的我發(fā)誓不讓我的孩子吃我吃過的苦,受我受過的罪。孩子在我百般呵護下長大,缺乏自立能力,入園困難,適應新環(huán)境比起同齡的孩子困難得多。
孩子上學了,我又把全部的注意力轉移到孩子學習成績上,陪孩子寫作業(yè)給孩子檢查作業(yè),是我每日的必修課,我信奉嚴師出高徒,有多少次孩子在哭泣中寫完他的作業(yè)我記不清了,每次指責打罵完我都會對孩子說:“媽媽是為了你好”。記得有一次孩子數(shù)學小測考了七十多分,回到家他怯怯地說,媽媽我這次考試沒考好,然后把卷子遞給了我,我接過試卷一看,很多不該出錯的題都做錯了,我的火氣一下就上來了,二話沒說就把卷子給撕了,然后就是一頓數(shù)落,剛想動手孩子說媽媽我的眼睛看不見了,說著就一下癱坐在地上,我當時也害怕了,趕緊把孩子抱到床上,萬幸的是過了一會就沒事了,現(xiàn)在想想,我給孩子成長環(huán)境是多么的惡劣,一句媽媽是為你好綁架了孩子這么多年。
我深刻的反思自己,孩子需要的是指責嗎?孩子需要的是打罵嗎?你的“好”孩子感受到了嗎?有一句俗話說“打是親罵是愛”作為成年人的我們捫心自問一下,當你的家人打罵你的時候,你感受到的是愛嗎?更何況孩子!換一種方式表達愛吧!借用《不輸在家庭教育上》的一句話,愛一個人最好的方式,就是把自己變得更好,給一個人最好的愛就是如他所是而非我所想。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