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的時候由于極度的叛逆,我母親對我是束手無策,她自己也并不懂的怎么教育我,怎么引導我,那段時間可以說對于我們都很痛苦。
現(xiàn)在想起來,都覺得那是一段非常難熬的日子。對于我來說,充滿迷茫,充滿了青春的情緒,充滿了無助感。對于我母親來說,也是同樣的迷茫,同樣的無助,同樣的不知所措。于是,母親思索再三,將我送去了一個教育機構。以期待我們改變。
我是否真的變了?我不知道,我只感覺到在那個機構中我心中暴躁的能量得到一定的緩解。那是不是真代表我的變化就能夠緩和我和母親的親子關系?在我看來,后來也問過我母親當時的感受,我們一致認為,只是緩和一點,并沒有實質的變化,唯一的變化就是,我能控制那暴躁的能量,本來劇烈的抵抗變成無聲的對抗。我的母親失望了!
后來在成長中,我慢慢在思考。我本來一直以為在親子關系中是我的錯,我錯的多么唯一,我心中的內(nèi)疚有很長的一段時間不能散去,父母更不能觸碰到我心中的內(nèi)疚,一但他們說著如何如何愛我,我都倍感壓力,我能做的不然就是沉默,不然就是爆發(fā)。
我開始發(fā)現(xiàn),在親子關系中,這種利用機構改變孩子的方式,對孩子來說一定存在第二次的傷害。而且成功率并不高,它的作用就如同心理的發(fā)泄室一樣,只是暫時將孩子身上的暴躁情緒存在另一個地方而已,沒有引導好,總會再來一次爆發(fā)。
后來隨著學習的深入,我開始有了新的想法,可能從父母的根源上成長,才能去促進孩子的成長,好奇的我,走進了中華家庭教育網(wǎng),開始了我的學習。
01我是榜樣
在中華網(wǎng)的學習,讓我越來越深刻感覺到家庭對于孩子的教育的力量,以及家庭帶給孩子的多少苦難。有一些父母,因為我這些獨特的經(jīng)歷,找到我,希望我能幫助他們,協(xié)助他們將他們的孩子從叛逆的邊緣線上拉回來。
每次我都引導他們要先進行自我成長,要通過自己的學習去影響孩子。但是對于問題大爆發(fā)的孩子來說,父母覺得這樣的方式杯水車薪。我告訴他們一些問題的的指導策略,往往收到的回復是,我都做到了,為什么我的孩子還不學習?為什么我的孩子還不聽話?為什么我的孩子還在反抗?
我只能無奈的笑笑,所有的方法都沒有錯,錯的是我們父母只想解決問題,而忘了情,忘了學習成長本身就是這樣一個過程。急功近利想在短期內(nèi)解決可能10多年慢慢深埋的問題,我做不到,我也不知道誰能做到。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慢慢的去學習成長,再去化解才是實打實的道路。
父母們只看到了我的成長結果。將我立為榜樣希望他們的孩子能像我一樣出現(xiàn)變化,出現(xiàn)好的變化。殊不知,在這些成果的背后,有多少是在懸崖邊上走鋼絲的過程,如履薄冰,一步不慎,都可能是萬劫不復。
02我不是榜樣
我不是你們的榜樣,這樣的榜樣我不要。我母親才是,雖然她在那個時候沒有學習過家庭教育,但在那個時候無意的一些選擇讓我們的親子關系慢慢恢復了起來。
這個過程,前后經(jīng)歷了5年。你還敢說你想一下解決與孩子的問題嗎?但很多父母應該是幸運的,在中華家庭教育中的學習,確實能減少一些不必要的彎路,能有這么多的家長老師一起交流。而不像我和我的母親,是經(jīng)過多少的沖突后才慢慢恢復這種和諧的親子關系。這個過程中,無論對誰都是一段長長的煎熬。
所以我不是你們的榜樣,我母親才是。學習去成長,學習去思考,甚至學習去產(chǎn)生沖突,都是屬于我們的成長。
03艱難的決定
在我從機構回家后矛盾很快很快重新爆發(fā)。有些理智的我嘗試溝通,但覺得沒有任何效果。我媽搞不明白我的需求,甚至我也搞不明白。我非常暴躁,我更不愿意和父母溝通。
對于我母親來說,除了深深的無奈,她已經(jīng)做到自己最好的了,但是她也想不明白為什么會這樣。只能走一步看一步,摸著石頭過河。后來,她和我說,那時候她做了一個艱難的決定,叫做放棄!
這兩個字多重知道嗎?這兩個字對于父母來說多難知道嗎?很多父母總能看到希望,緊緊抓住不敢放,就跟緊緊握住沙子一樣,握的越緊,沙子流逝的越快。
我媽回憶說,她打算放棄我成績,不要求我考的怎么樣。放棄對我的很多限制,采用知道不說的方式,任由我去做。只要沒有觸碰法律,其他的,她能不管就不管。
所以我的高中肆無忌憚,我一周有一天不參加晚自修我母親會幫我請假。我高中時候戀愛,他們似乎全清楚,不管我出去哪里玩,也不管我怎么樣,他們能做的就是遠遠的看著,只要不觸犯法律,一切都可以接受?;蛘哒f無奈接受。
反倒是這樣的環(huán)境,讓我開始漸漸找回了自己的方向。再加上學校環(huán)境,朋友的影響,我開始一步步走出屬于我自己的路。那個路的方向,卻是和母親期望的方向一致。終經(jīng)過高考,被一本院校錄取。
04溝通,成長過程中的沖突。
在我從機構剛回來的時候,我嘗試過和母親溝通。那次的溝通令我很難忘記。我到現(xiàn)在還記得那種沖動,憤怒,討厭等等的情緒彌漫的感覺。看到母親因為我十分憂郁的面容更只有火上澆油。失望,除了失望我不知道該說什么。
那是我第一次有很多情緒在,我想表達給母親,但我不知道要說什么,我約了我母親在附近公園的草坪上,我只能一直告訴她我好煩,我要說些什么,但我不知道我要講什么。好像有很多事我理不清楚。
母親一籌莫展,也只能一直和我說,你想說什么,你說。
這反而激的我更生氣更火大,我無論說什么,總感覺我與母親的對話不再點上,我說東,她講西,整個溝通過程非常糟糕,只有那暴躁的能量在那里狂動,而母親卻不知道怎么去引導接受這股能量,也顯的十分不安。
現(xiàn)在想來,其實是母親沒有共情的感覺,而我也沒有。這個家庭本沒有的東西。又如何去憑空捏造,又如何教給孩子共情呢?所以母親說不準我的感受總在她自己認為的東西里徘徊。
第二天,我打電話給我的心理咨詢的老師時,倒了好久的苦水,發(fā)了好多的憤怒,才慢慢將自己心里暴躁的能量緩和下來。那是個好老師,她承接了我所有的吐槽后告訴我,繼續(xù)前行。
05傾聽!一切的困難,我懂你。
在高中的時候。母親的放棄,以及之前種種的嘗試,讓她明白了,我是個大人。
她只能抱著擔心,抱著無奈,抱著愛在遠處靜靜地看著我。
而我也開始明白,我可以在她面前隨便暢談自己的心理話。母親開始不會給我建議,而是問我她能幫我什么?母親開始不會問我說你要告訴我什么,而是問我說你想和我說什么新聞?母親開始不會制止我你不能做,而是告訴我你去吧,我一直在。
很多時候,母親會靜靜地聽我的分析,然后告訴我你想的沒錯。如果我的想法和她的思路相差太大,她便靜靜地聽著,不會反駁我,也不會制止我。而是和我說,她有個憂慮,問我怎么想的。
這種被傾聽的感覺真好。開始我也學會了傾聽母親的生活瑣事。聽她抱怨抱怨我父親,聽她說說家里買東西的客人的行徑,聽她嘮叨嘮叨誰家又出了什么八卦。
學習的內(nèi)容,已經(jīng)不是我們唯一的話題。敵對似乎在這些聽與說,閑聊與談判中慢慢消失。
一切的困難,我懂你,你去吧!我在這等你。
06支持!我們什么都沒有,幫不了你,但你想做就去吧!
我是體育特長生。在體育統(tǒng)考前,有段時間進行大強度的訓練,因為運動量大,而且住校,所以營養(yǎng)跟隨就有一定困難。我告訴我母親后,她給我增加了生活費,說,你要吃好點。我們其他的什么都幫不了你,錢我能支持,你好好去做。
高考前模擬考,我興奮的告訴我媽,模擬考我能過二本線,加上體育成績,在一本線上。她笑笑說,這些我們都不懂,也幫不了你,你去做就行,我們支持你。
大學的時候,在很多的迷茫中迷失了自己挺長一段時間。不知道自己要干嘛。慢慢找回自己當初想要學的心理學,想要學的家庭教育。我告訴我媽,我要7000塊錢,我要參加心理咨詢師和家庭教育的學習。我母親還是那句話。你可能要的人脈,我給不了你。你可能要家財萬貫,我也給不了你。但這錢我出的起,我們什么都沒有,幫不了你,但你想做就去吧。我們支持你。
07幸福,只是這么簡單。
龍應臺的《目送》,現(xiàn)在讀起來感慨頗深: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span>
我和我母親的成長,是在經(jīng)過多少的跌倒與爬起后才慢慢去懂的對方。父母與孩子,有天然的血緣關系,不是死敵。家庭是帶給孩子最多的影響場所。尊重孩子的成長,也要讓父母自己成長。
幸福不難,那份親子的卷子,答案一直就在我們自己手里緊緊,緊緊的攥著。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