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課里,感覺自己曾經(jīng)犯過一個嚴重的錯誤:就是盲目攀比,對孩子形成的過高期望值。尤其女兒小時候,單位同年齡的孩子有一大波。尤其有一個孩子,各方面都特別優(yōu)秀,她媽媽的教育很超前。而我,作為阿姨,特別欣賞這個孩子;作為媽媽,就有意無意的想要女兒向這個孩子學習,凡事都拿這個孩子跟我女兒對比。人家干什么,我就讓我女兒干什么,人家學什么,我就讓我女兒學什么。最讓我痛心疾首的是讓四歲半的女兒學格林英語。十年前,花一萬多,真不是個小數(shù)目,每周兩節(jié)課,本來是為了純正的英語環(huán)境,讓我女兒能說一口流利的英語口語。但對于一個四歲半的孩子,一坐兩個半小時,上課模式和試聽是兩碼事,孩子純粹就是坐在那里上課。導致我女兒最后哭著對我說:媽媽,我實在是不喜歡英語,求求你了,不要讓我學英語了!當時我震驚了,一個四歲半的孩子,對我用了“求”這個字,突然覺得自己錯的離譜。果斷停課,人家也不給退錢,錢打水漂了。當時那個心疼,但換來了女兒的開心,那是發(fā)自內(nèi)心的減壓。之后,開始自我反省,人家的孩子好靜,我女兒好動,人家的孩子喜歡看書,畫畫,寫作,而我女兒喜歡蹦蹦跳跳,純屬坐不住的小精猴,根本不在一個頻道上,有什么攀比的必要?這樣的攀比,還導致我和老公意見不和。因為我經(jīng)常家里說,人家的孩子又怎么怎么,如何如何,嘴上說著,心里充滿了羨慕。我老公常說的一句話:別人家的孩子再好,那也是人家的。咱們的孩子再怎么不濟,也是咱們親生的,況且我覺得我女兒挺好。最后鬧到,我只要一提人家孩子,還沒說下文,我老公直接來一句:打住,人家的孩子我不想聽。后來我也是經(jīng)過了多次被教育與自我反思,才真正把注意力放在我女兒身上,按照她的特長,性格特點,興趣愛好來培養(yǎng)她。后來我朋友都說我女兒最大的優(yōu)點:有吃苦精神,堅持性強,情商高。事實上,我女兒已經(jīng)在學習中擁有了自己的特色,樹立了自己的自信。現(xiàn)在我常告訴女兒:這個世界上,沒有哪個人是十全十美的,做到十全九美已經(jīng)很不容易了。每個人身上都有屬于自己的閃光點,也許那正是你沒有的。所以,學會用欣賞的眼光去對待每一個你身邊的人,如果能向他們學習更好。但切記,做好自己是最關鍵的。沒有了攀比,女兒快樂了,開心了,樂觀了,每天不是哭哭啼啼,我也輕松了。感謝女兒讓我成長;感謝因為女兒的經(jīng)歷,我的兒子沒有讓我拿來和別人家的孩子攀比!
0
寫得好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