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生長于富有之家的姑娘,在大專畢業(yè)前的一年終于作出了驚人的決定:離家離校出走了,她一心想靠自己闖出一片天地來。姑娘的母親整日提心吊膽,每個月都能從電話中聽到女兒的聲音,卻不知女兒的下落,整日整月的思慮,這位盼女心切的母親患了抑郁型精神分裂癥。幾個月后,這位可憐的母親自殺身亡了。女兒捧著亡母的骨灰,表情木然……
2005年初夏的一天上午,在遼西勃海之濱一個非常有名的墓園里,隨著哀樂聲行進著一列送葬的隊伍,一個身穿孝服的看起來十分秀氣的20多歲的姑娘捧著骨灰盒表情木然地走在隊伍的最前頭,整個安葬過程,姑娘都是像死人一樣站立著,可是,當骨灰盒被放進墓穴埋上土時,這個姑娘發(fā)狂般撲了上去,用雙手扒開土,把骨灰盒緊緊地抱著懷中,大喊著:“媽媽,是我害死你的呀!是我害死你的呀……”姑娘用頭撞著墓碑,滿臉鮮血,暈倒了。
這個姑娘發(fā)狂的舉動是因為什么呢?她母親的死跟她有什么關(guān)系呢?記者在幾天的采訪中弄清了真相,尤其是對位于興城海濱的遼寧省復員軍人康寧醫(yī)院李醫(yī)生的采訪,使我真正明白了:這個姑娘,真是“殺”死母親的兇手!
讓孩子成為最幸福的人
安曉明的父親是個私營企業(yè)的廠長,母親原來是一家企業(yè)的會計,后來辭職在家,安曉明還有個比自己小5歲的弟弟小強。一家人生活富裕又和睦,著實讓親友鄰居們羨慕。曉明的母親婁淑華是個非常能干的人,原來在工廠當會計時,就能干出名,年年都是先進工作者。十年前曉明的父親承包一家小企業(yè)時,婁淑華又用業(yè)余時間幫助丈夫經(jīng)營企業(yè)管理帳目,使得一個虧損的小企業(yè)承包的當年就贏利了。幾年后,曉明的父母自己辦起了一個小工廠,婁淑華又和丈夫一起擔起了重擔。這幾年,丈夫經(jīng)營的企業(yè)一切都理順了,婁淑華也就真的賦閑在家了。丈夫的企業(yè)一天比一天好,一雙兒女也一天比一天有出息,婁淑華從心里往外高興。
婁淑華從小是個苦孩子,很小就死了父母,是吃百家飯長大的,姑姑家、叔叔家、姨媽家,家家飯都吃到了,那種日子過得太難了。所以,她有了自己的孩子后,就發(fā)誓不讓孩子受一點委曲。孩子小的時候,尤其是曉明小的時候,家里很困難,夫妻兩個人的收入都不多,曉明又總有病。曉明小時候氣管不好,一到冬天就喘,婁淑華就整夜整夜地抱著曉明,白天還得上班。婁淑華任可自己吃咸菜吃粗糧也要省下錢來給小曉明買好吃的,她就是要讓自己的孩子享福。
苦日子過去了,曉明的父親承包企業(yè)掙了一些錢,家里不再缺錢了,此時的婁淑華沒有想到自己享福,卻一心想讓女兒、兒子過上比任何人都好的生活。曉明從記事起,就是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幸福生活,媽媽替她做一切。現(xiàn)在家里又有了花不完的錢,婁淑華想讓自己多年的美夢成真:讓孩子們成為最幸福的人。
曉明過慣了享受的日子,她也以此為榮,認為自己有個天底下最好的媽媽,常跟同學們講媽媽的種種好處,讓同學們羨慕得很。曉明都上高中了,可連衣服都不會洗,媽媽給她做了一切,她那有洗衣服的機會呀!
曉明高考成績下來了,她只考上了一個自費的大專,可在小城,能考上大專已經(jīng)是很不錯了,況且父母也供得起。就這樣,曉明來到了千里之外的沈陽上學。學校的吃住條件自然比家里差遠了,即使父母給再多的錢,也沒有在家里過得舒服自在,況且洗衣服和整理床鋪房間就成了曉明的一大難題,為此,曉明多次偷偷地流淚。婁淑華當然放心不下女兒,每周都坐火車來到學校,幫助曉明洗衣服收拾東西,還給曉明賣可口的飯菜送到學校。一開始,曉明還像小時候一樣,覺得非常自豪,認為自己有一個比所有同學母親都好的媽媽,可時間久了,曉明發(fā)現(xiàn)同學們都不理自己了,連跟自己上下鋪的好友小芳都不理自己了,她弄不明白是什么原因,就找到小芳質(zhì)問:“我沒有做什么對不起你的事,你為什么不理我?”小芳告訴她:“你這樣的嬌小姐,我怎敢高攀呀!我怕跟你學嬌了,我可沒有一個保姆媽媽,那我可就慘了……”不久,輔導員老師找曉明談話:“你個人的生活,學校不應該干涉,可你住的是集體宿舍,你母親這樣做,影響不好,你應該注意影響,盡量地自己的事自己做……”曉明哭了,她哭得好傷心,她畢竟是大學生,道理全明白,老師和同學們的批評自然是對的, 她多年來對母親的依賴和自豪一下子轉(zhuǎn)化為怨氣,認為是母親的嬌慣才讓自己出盡了丑,她發(fā)誓要改變自己,讓同學、老師和朋友們重新認識自己。
不想纏在父母的大樹上過寄生生活
母親又來了,還是像往常一樣,帶來了一大包換洗的衣服和一大盒可口的飯菜,那可是媽媽從千里之外帶來的呀!媽媽剛進屋,就像往常一樣,又是收拾房間又是整理床鋪,還不忘記問寒問暖,要是往常,曉明一定會抱著母親撤驕:“媽媽,你真是天底下最好的媽媽!”媽媽也會在臉上露出非常幸福的表情。可這一次曉明始終沉著臉,婁淑華還以為女兒病了,忙把曉明拉到身邊:“曉明,你瘦多了,臉色也不好,病了吧,快告訴媽媽那不舒服?”那時曉明忍不住了:“因為你來我才不舒服,你以后別來了!”曉明跟母親大鬧了一場。婁淑華哭著離開了女兒,她不明白:“我對女兒好,也沒傷著誰害著誰,你們管什么閑事呢?”
曉明就像換了一個人似的,自己洗衣服收拾東西,搶著打掃房間,班上的活兒也搶著干,每天跟同學一樣吃食堂。同學們看得出,吃食堂的飯菜,曉明比吃藥還難,可她就是強迫自己吃下去,要知道,曉明已是十多年沒吃過那樣的飯菜了。曉明也想明白了,跟母樣發(fā)火不對,母親沒有錯,是自己做的不好。她給母親打電話道歉,她聽到母親在哭。
母親又來了,還是帶來了一大包換洗的衣服和一大盒可口的飯菜,可她發(fā)現(xiàn),她沒有臟衣服可以帶回去,女兒的床鋪、衣箱和房間非常整潔,她也沒有活可干。帶來的飯菜,女兒也不吃,到了吃飯的時候,女兒拉著她的手去食堂吃飯。看著女兒吃的飯菜,婁淑華落淚了,回到宿舍,她拉著曉明的手說:“曉明,你從小沒吃過這份苦,現(xiàn)在這是為什么?是誰逼你這樣做的?不行,這學咱不上了……”曉明耐心地對母親說:“沒人逼我,是我自己想這樣做!我想明白了,你從小疼我, 我都這么大了,卻什么也不會什么也不懂,昨天我自己縫床單,竟把手都扎出血來,哪個大姑娘一點活不會干呀!我想,我應該自立了,將來還得自己生活,你不能跟我一輩子呀!我也應該簡樸一些,將來畢業(yè)了,我也不能總花爸爸媽媽的錢呀!別人能吃的我也能吃,別人能干的我也能干……”按理說聽到女兒這樣懂事的話,當母親的應該高興,可婁淑華聽到后卻哭了,一邊哭一邊說:“媽從小受苦,我發(fā)過誓,絕不讓我的孩子吃一點苦受一點罪。現(xiàn)在,媽媽能做到讓你和你弟弟享福,可你現(xiàn)在不知道怎么了,像鬼迷心竅似的,非得要過遭罪的日子,這是為啥!書,咱可以不念;學,咱可以不上;可這罪,咱不遭!跟媽回家吧……”曉明聽到母親的一席話,沒有哭,她在思索:“是自己變了,而媽媽沒有變,可自己變得對呀!我不想再做滕了,纏在爸爸媽媽的大樹上過寄生的生活,我要自己做一棵樹,經(jīng)風雨見世面,靠自己的努力把根扎深把干長粗,成為有用之才?!毕氲竭@兒,曉明對母親說:“媽媽,我知道你對我好,可我長大了,我想按自己的想法生活,我想我能生活得很好。媽媽,你也是有文化的人,我說的道理你都懂,就讓我自己試試吧。以后,你不用來看我了,你也看到了,我能照顧好自己?!眾涫缛A又一次含淚離去,這一次她真的非常傷心,女兒非得自找苦吃,她真的好心疼好心疼。
婁淑華只是半個月沒看女兒,就實在受不了,她做夢都夢見曉明在受苦,她實在受不了這份思念之苦,就又一次到學??磁畠?。婁淑華是周六下午到的學校,聽同學們說,曉明參加了青年志愿者服務(wù)隊,外出服務(wù)去了。婁淑華按照同學告訴的線索,找到了曉明他們服務(wù)的地點,只見曉明正和同學們給敬老院的老人們服務(wù)哪,曉明在給一個老奶奶洗腳哪。婁淑華不容分說拉著曉明就往外走,邊走邊說:“我女兒從小就沒干過這活兒,還給人家洗腳,這下賤的活兒,咱不干!”曉明硬被拉了出去,母女倆又是一場爭論,可誰也無法說服誰。母親回賓館住下來了,可曉明卻非得回學校去?。ò磻T例,母親來時,學校是讓曉明陪母親在賓館住的),母女倆都哭了,都哭得非常傷心。
在那以后的一年間,婁淑華仍每個月都來看女兒(因為曉明的多次抗議,才改為每月來一次),可幾乎每次母女倆都發(fā)生爭執(zhí),兩個人都會哭著分開。曉明心里在謀劃著一個徹底解決問題的辦法。
她撲過去,挖出母親的骨灰盒抱在懷里
2004年夏,離曉明畢業(yè)還有不到一年時間,可曉明并沒有像往年那樣回家過暑假,而是給家里去個電話:“我跟同學去南方打工,鍛煉鍛煉自己,開學時我回來。”曉明不想聽家里人的反映,她既然決定這樣做了,就不會猶豫了。她一個人去了深圳。到了深圳,好友小梅給她安排好了住處,也幫助她找到了一份打工的工作。小梅是曉明在青年志愿服務(wù)隊里認識的,兩個人志趣相投處境也相似。小梅在另一所??茖W校讀書,也是父母掌上明珠,家里也有的是錢,可她向往著自由自在的生活,她渴望著自己開創(chuàng)自己的人生和事業(yè),她在半年前離家離校出走,一個人到深圳打工,現(xiàn)在在一家大公司做推銷工作,雖然辛苦,可她覺得活得比過去有意思。小梅到深圳后,一直跟曉明通信,兩個人對許多問題的看法都是一致的,這讓曉明非常高興。由于母親的不理解和對自己行動的干涉,曉明也產(chǎn)生了想離家出走的主意,她也想像小梅一樣,靠自己開創(chuàng)一片新天地,過上自己開創(chuàng)的新生活。經(jīng)過幾個月的思想斗爭,曉明終于下定決心到深圳去了。
到深圳后的日子是很艱難的,曉明也跟小梅一樣干起了推銷工作,她倆有一個共同的野心:先干推銷,將來當大老板。曉明和小梅,成為了真正的患難之己,她倆吃住在一起,兩個人合租了一間沒有廚房沒有衛(wèi)生間的青年公寓,做飯得到公用廚房去做,十幾家共用;上廁所也得去公用廁所,非常不方便。可她倆心情都非常好,雖然每天都非常累,可只要一回到家,就高興得又唱又笑,活得非常開心。
開學的日子到了,曉明知道必須跟家里說明白了,他給父親的單位打了個電話,跟父親說清了自己不想上學了想在南方打工的想法,父親當然不同意,可曉明并不是征求意見,只是通知一下罷了。她告訴父親,每個月她會給家里打電話,但她不告訴家里她在什么地方,也不留電話。
接到曉明暑假到南方打工的電話,婁淑華就坐立不安了,幾乎每天都做惡夢,夢見曉明出事了,經(jīng)常被惡夢嚇醒,醒后就哭著讓丈夫去找女兒,可丈夫也不知道女兒的下落,到那里去找呀!無奈,婁淑華就天天盼著開學的日子,每天都要看無數(shù)次的日歷,把那幾十張日歷都快翻爛了,終于盼到了開學的日子??傻鹊降牟皇桥畠夯匦I蠈W的消息,而是更壞的消息:女兒不回來了。這對婁淑華的打擊太大了,她真的承受不了這么大的打擊。
婁淑華開始每天哭鬧著丈夫去找女兒,還經(jīng)常自言自語,丈夫也就每次都安慰她,讓她放心:“女兒大了,不會出事的,放心吧。”可她就是放心不下,像有什么鬼魂纏身似的,一天到晚腦海里只有女兒,裝不下任何事了。一個月后,曉明終于來電話了,告訴家里她一切都好,不用家里人操心。聽著曉明的聲音,婁淑華心在顫抖,她哭著求女兒回家,曉明也哭了,可她告訴媽媽:“我不能回家,我想過自己選擇的生活,我長大了,別替我操心。”從那以后,曉明不敢再與母親通話,而是選擇弟弟在家里往家里打電話,等母親知道來接電話時,她已經(jīng)放下電話了。每次曉明來電話,雖然婁淑華聽不到女兒的聲音,可她從兒子口中知道女兒平安,她就顯得非常高興,可很快就痛哭不止,她太想女兒了太擔心女兒了。
2004年年底的一天,婁淑華思女心切,患上了抑郁型精神分裂癥,來到了位于興城海濱的遼寧省復員軍人康寧醫(yī)院,丈夫給她辦理了家庭病房,每周兩次來醫(yī)院檢查?;疾『?,婁淑華每天重復著幾句話:“曉明死了,我得去陪她!”丈夫給她找了個保姆守護著她,就怕她自殺。稍好轉(zhuǎn)一點,她就跟丈夫又吵又鬧,說丈夫不管女兒,逼著丈夫去找女兒。
曉明還是半個月左右給家里打一次電話,可不管弟弟怎么跟她說,她就是不相信母親會得精神病,她就是認為家里人串通好了,用這種辦法騙她回家。曉明告訴弟弟:“我在這兒,一切都好,工作也順心,你讓爸爸、媽媽放心吧?!钡艿茉诳拗笏骸敖憬悖慊貋戆?,媽媽真的瘋了,她每天都要自殺,說是去找你陪你,我和爸爸,還有保姆,每天換班看著媽媽,你快回來吧……”不管弟弟怎么說曉明就認為家里人在騙她回家,她下定了決心,一定要成就一番事業(yè)再回家。
2005年4月10日凌晨,當婁淑華的丈夫從惡夢中驚醒后,他發(fā)現(xiàn)妻子不見了,他急忙忙叫醒了兒子,兩個人跑到樓下,那時天已經(jīng)蒙蒙亮了,他倆看到了,婁淑華吊在一棵樹上,等他們發(fā)瘋地跑來去,才發(fā)現(xiàn),已經(jīng)硬了。婁淑華上吊自殺了。
就在婁淑華自殺前的半個月時間內(nèi),保姆就辭職不干了,她怕婁淑華真的自殺了自己擔責任。保姆走后,就再也找不到保姆了,不論出多少錢,也沒人愿意看護一個想自殺的精神病患者。無奈,張秀菊的丈夫和兒子輪班看護著她。4月9日,婁淑華丈夫的企業(yè)有點非他處理不可的事,很晚才回家,兒子看護了一天也非常累。父子倆天黑后都睡熟了,等醒后,就發(fā)現(xiàn)婁淑華不見了。
一周后,曉明又給家里來了電話,她的聲音里透著高興:“弟弟,我升職了,也能多掙錢了?!钡艿艽驍嗔怂脑挘骸霸蹕屗懒耍蹕屗懒?!”曉明還以為弟弟在騙她,可放下電話后,她想:“弟弟也不能為了騙我回家咒媽死呀!”想到這,曉明真的心慌了,她通過電話局查到了媽媽原來單位的電話,她弄明白了:“媽媽真的死了,是因為我出走瘋了,又自殺了!”曉明當時就暈倒在電話亭傍,是幾個好心人把她送到了醫(yī)院。小梅把曉明接回了家。蘇醒后,曉明天天說著:“是我害你了媽媽,是我害死了媽媽……”一周后,曉明勉強能走路,小梅就把她護送回家了。
到了家里,一見到設(shè)在家里的靈堂,曉明又暈過去了。一周的時間,曉明幾乎不吃不喝不睡,也不說話,只是呆呆地看著母親的遺像。給母親的骨灰安葬的那天,天還沒亮,曉明就把孝服穿在了身上,跪在母親的骨灰盒前。曉明幾乎一動不動地跪了幾個小時。
在墓地舉行安葬儀式時,當母親的骨灰盒被放進墓穴又埋上土時,曉明控制不住自己了,她撲過去挖出了骨灰盒抱在懷里,好像把母親抱在懷里一樣??僧斔靼走^來,自己永遠也見不到母親時,她的頭撞在了墓碑上,血流了滿臉,她暈了過去。
從那天起,她每天都去墓地看望媽媽,坐下來跟媽媽說著話。在家里,她給父親和弟弟做飯洗衣服,她想盡力讓自己做得像媽媽一樣。
最近,曉明去了南方,是她的爸爸讓她去的,爸爸怕女兒傷心過度也瘋了,還是讓女兒干自己的事業(yè)吧,也許她會從痛苦中解放出來。(文/王文彬 051029)
0
寫得好
相鄰博客
- 兒童玩出來的發(fā)明創(chuàng)造 [2005-08-28 10:08:00]
- 12歲少年的“唾沫”官司 [2005-11-05 20:09:00]
- 解決“恐學癥”的三個基本方法 [2005-11-05 20:14:00]
- 安慰孩子的學問 [2005-11-05 20:16: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