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 , 家長與孩子溝通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孩子各方面的成長,尤其是個性、品格的形成與發(fā)展。但是有很多家長卻不能很好地與孩子交流,讓孩子與自己產生厚厚的隔閡。這樣不僅不利于建立和諧的家庭氛圍,對孩子的成長也是很不利的??匆豢匆韵碌氖吕胺治?,或許對家長有些啟發(fā)和幫助。
孩子的世界,為何越來越看不懂
事例一:公務員朱女士近來為兒子的事情感到非??鄲溃核膬鹤釉趯W校里上課總搞小動作,捉弄同桌的女生,下課和同學打架,頂撞老師;回到家里跟父母較勁,要他往東偏要往西,讓他好好坐著吃飯他偏要站著看電視;奶奶六十大壽時讓他向人鞠躬問好,可他轉頭就溜出去玩彈弓了。朱女士不明白,兒子小時候很聽話,如今怎么會變得這樣叛逆呢 ?
事例二:搞房地產的鐘先生最近特別為上初中的女兒著急。聽女兒的班主任說,女兒最近學習成績起伏較大,情緒有些低落,對同學的態(tài)度有些冷漠乖張。鐘先生好幾次想鄭重其事跟女兒談談心,但是說不到兩句,女兒甩甩辮子就回自己房間里去了。偷看孩子日記,被女兒發(fā)現后一個星期沒喊他爸爸。女兒讀小學的時候,每天放學回來就抱著他的脖子跟他說學校里的新鮮事,現在父女的關系怎么就這么隔膜了呢?
事例三:謝女士的孩子讀小學六年級,最近收拾房間的時候她忽然發(fā)現兒子把模擬考的成績單改好了塞在床底下,讓她覺得十分震驚。兒子一向很誠實的!前幾天還跟媽媽說考試試卷還沒有發(fā)下來。后來謝女士又發(fā)現了孩子居然偷偷地把特長班的學費退了,把錢用來和小朋友一起打游戲,買零食。想想自己對孩子的一片苦心,謝女士覺得難以面對這樣的現實。
溝通效果不好,為什么?
孩子不聽話,不愿意跟父母說話,甚至對家長撒謊等等,都是家長與孩子溝通效果差的表現。問題出在孩子身上,根源卻在家長那里。出現這樣的問題,家長首先要從自身找原因 ―――
(1) 有的家長在孩子小時候沒有培養(yǎng)他們良好的生活習慣,當長大了又覺得孩子就應該懂事。當孩子做不到的時候就把氣都撒在孩子身上。孩子從小都是飯來張口,等他們長大了怎么能要求孩子主動下廚房做飯做菜、洗碗擦地呢?孩子從小就不知道做好的飯菜要讓老人先吃,等他們長大了還是不懂孝敬老人。
(2) 家長對孩子的關注少,久而久之讓孩子有一種被冷落的感覺。有的孩子會通過經常闖禍來吸引老師和家長對自己的注意,慢慢地就會形成一種叛逆的性格。這種惡性循壞,對孩子的危害很大。
(3) 有的家長對孩子的占有欲和控制欲太強,把孩子作為自己臉上貼金的工具。為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對孩子提出種種的要求,比如要孩子考高分、有特長等等。把自己對名利的追逐轉嫁到孩子身上,很少和孩子進行心靈的交流。
(4) 還有很多家長對孩子缺少應有的尊重,沒有給孩子平等交流的機會。當孩子跟家長說話時,家長說: “ 忙,沒空跟你談這些。 ” ; “ 去,現在別煩我。 ”…… 這樣不尊重孩子,怎么能指望和孩子有很好的溝通呢?
孩子的心靈向理解他的家長敞開
當醫(yī)生的李女士說: “ 每次和孩子說話我都是蹲下來說,不讓孩子有一種被俯視的感覺。 ” 從小到大,媽媽和女兒之間都是一種介于母女和朋友的關系。上初中時,班上有男生給女兒寫信,女兒也主動拿給媽媽看。李女士跟女兒說: “ 男孩子給你寫信,證明你在班上很出色,媽媽很為你自豪。但對于愛情,留到你長大了再品嘗,會更美的。 ” 簡單的一番話,讓女兒平靜度過了青春期。
在通迅公司任職的鄭先生雖然長期不跟遠在成都的女兒在一起,但是一有時間都會跟女兒通電話。 “ 其實孩子的理解能力都很強,你跟他們說了,他們一定會明白。選擇性的跟女兒交流,女兒會覺得自己像個大人,很受尊重,也能體諒爸爸的辛苦。 ” 從小到大,女兒自主意識都很強。這次中考,雖然家里有經濟能力讓她輕松上重點,但是女兒很爭氣,考了全市第二,第一個就告訴了爸爸。
心靈橋梁,用心搭建
要和孩子做好溝通,做家長的應該把握以下幾個方面 ―――
(1) 尊重孩子。注重觀察孩子的感受、情緒與看法。不要老是說 “ 他知道什么 ?”“ 他懂什么 ?”“ 他能說出什么東西來 ?” 這些口頭禪。要用認真的態(tài)度跟孩子說話、商量,這樣會逐步樹立孩子的自尊心以及和你交流的勇氣。每天孩子放學回來時不要說: “ 今天在學校又闖什么禍了? ” 之類的話,而是應該問問孩子 “ 今天在學校有什么高興的事情嗎,寶貝? ” 給孩子一個盡情抒發(fā)感情的機會。
(2) 要換位思考,從孩子的角度跟他交流。當孩子說到高興的事情時,做家長的要由衷地表現出自己的高興,同時進一步引導孩子。比如老師夸獎孩子上課守紀律,家長可以對孩子說: “ 寶貝,你做得真棒,你如果天天都能這樣做,讓老師每天都夸獎你,就更好了。 ” 如果孩子有不高興的事情,家長應該詳細了解孩子這樣做的原因,多跟老師交流溝通。
?。?3) 多發(fā)掘孩子的優(yōu)點,多贊美孩子。每個孩子身上都有他的閃光之處。家長要發(fā)現孩子的閃光點,多表揚孩子,并且從中引導。比如說有的孩子不喜歡學習,但是特別愿意為爸爸媽媽分擔家務,家長可以說 “ 能分擔家務說明你是個孝順的孩子,很愿意讓爸爸媽媽高興,如果你能好好讀書,爸爸媽媽就更高興了! ”
(4) 對孩子的缺點不要輕易指責。有的孩子喜歡亂扔東西,家長不應該馬上指責他。如果和孩子一起收拾,并且讓孩子親自收拾難度比較小的東西,事后在眾人面前把功勞都歸于孩子,大大表揚他,孩子就會覺得很高興,下次就會自覺地收拾東西了。
(5) 把握溝通時機。孩子情緒低落時,出現一些平常少有的行為時,考試后得知結果時,孩子想與成人玩耍時,都是溝通的好時機。(傅 繪)
0
寫得好
相鄰博客
- 讓父母和孩子一同流淚的故事——蘋果樹與小男孩的故事 [2005-12-29 17:07:00]
- 如何使新生快樂入園 [2005-12-29 18:10:00]
- 親子關系也有度 [2005-12-29 18:16:00]
- 孩子不能“富”著養(yǎng) [2005-12-29 18:18: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