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nt=隸書] 我是一名03屆的教師,對于04屆的新教師來講,我比他們多了一年工作的體會和感受,就如在五天培訓中也讓我深刻明白教師行業(yè)對于我來說只是一個起點;就如朱局長說把學習和創(chuàng)新進行到底,指的就是教育是一個不斷創(chuàng)新不斷改進的過程。只有不斷學習、不斷請教、不斷反思,才能對得起我們的孩子,對得起我們自己。
一、解讀幼兒:傾聽,體察,互動和反思.雖談不上經(jīng)驗,但也讓我從中總結了幾點經(jīng)驗
對我們教師而言,最為困難的就是無法知曉孩子,孩子現(xiàn)有的興趣、愛好是什么?孩子所具有的能力傾向或智慧潛能是什么?孩子的一般心理特點以及普通的認知方式、思維方式是什么?而每一個孩子都是特殊個體,他們具有各自不同的背景、能力以及需要。就如同一個個黑箱,無法透視,令人琢磨不透.這為教育豎起了一道屏障。而最好的解決方法莫過于傾聽、體察、互動、反思、細心解讀孩子,努力走進孩子的心靈世界。
在這里,我們所說的"傾聽"是指教師俯下身子,與孩子站在同一條地平線上,用心去聽孩子的聲音。只有這樣,才能真正了解孩子的心靈,才能提供孩子真正需要的東西。
二、解放幼兒:把探索與創(chuàng)造的自由還給孩子
以往,我們總認為老師是先知先覺的,我們可以牽引著孩子們經(jīng)過"康莊大道"直達"羅馬",給孩子套上了枷鎖,使之失去了自主學習,自主發(fā)展的機會。在二期課改的主題下,在設計教學時,我們逐漸學會了了解幼兒,追隨孩子的興趣入手,在各個環(huán)節(jié)中采用師與生互動生與生互動.走出狹隘的幼兒園。教學中、家庭、社區(qū)生活與學校生活的一體化更加明顯,相互之間的聯(lián)系與溝通更加緊密。同時,家長、社區(qū)人員、教師三者之間角色的差異,又為孩子的全面成長,起到了相輔相成的左右。
三、發(fā)展幼兒:以各種可能的方式
關注是教師們在設計教學活動中經(jīng)常使用的方法,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孩子有足夠的敏銳地洞察力,有察覺周圍成人的能力。他們知道成人真正關心的事物、感興趣的、值得嘗試和探究的事。為此,我們盡量避免一些正面評語,由重視對孩子本身的表現(xiàn)逐漸轉(zhuǎn)到對活動本身的關注上。由于孩子們所感受到了老師的關注,對于這些具有挑戰(zhàn)性的工作充滿信心與期待,這也將激勵他們?nèi)硇牡赝度耄⒐ぷ鳎⒃诨顒雍头此贾?。這對于教師而言,則意義重大。它可以幫助教師不斷走近幼兒,也可以幫助教師不斷調(diào)整教育策略。
在活動中,我們深切地體會到,師生的是平等的,他們在學習上是相互促進的合作伙伴.在引領幼兒成長的同時,教師也在活動中學習、摸索和成長。
愛是師生心靈溝通的橋梁,只要我們的心連心緊密地聯(lián)系在一起,我們的孩子也會更愛我們。付出一定會有回報。/朱慧珍
0
寫得好
相鄰博客
- 哪些老人適宜擔當“隔代家長”? [2006-01-09 00:15:00]
- 央視《面對面》:專家開出家庭教育五大秘方 [2006-01-09 00:34:00]
- 家長教育孩子過程中的十大問題 [2006-01-09 00:55:00]
- 小學生寫作文,全班“撿”到37萬元? [2006-01-09 13:11: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