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樣一個故事:媽媽生病住院了,丈夫帶著女兒來醫(yī)院看望。女兒見到媽媽后很高興,從帶來的水果袋中翻來翻去。媽媽感到很奇怪:“女兒你在找什么呢?”“我在找爛桔子!”“為什么找爛桔子?”“因為媽媽愛吃!”……
從上面的故事中我們可以看出這位媽媽平時是怎樣做的,雖然這是做為一位媽媽給予女兒無私的愛。但我們也可以想到,隨著歲月的流逝這種媽媽愛吃爛桔子的想法會在女兒的心目中深深的扎根,慢慢的女兒會將媽媽的愛視為理所當然,媽媽所為女兒所做的任何事都是應該的。在她的心目中父母的地位會越來越低。漸漸她也會失去一顆感恩的心;漸漸的會一切以自我為中心,心中不在有父母、他人。這樣做為一位母親將會是怎樣的悲哀!我非常佩服我的一位同事。她經(jīng)常這樣教育自己的孩子:無論孩子在吃什么之前她總是說:“來,先給媽媽吃一口”。也許大家會對她的做法不以為然,然而我卻以為她這樣做會讓她的孩子從小心中就會有父母,在他幼小的心靈中會有這樣一個概念“要孝順父母!”這樣他心中才會有愛,長大后他才會心中有他人,他才會成長為一個無私的人。這難道不是我們身為人父人母者所希望的嗎? 光明小學 張宏巖
0
寫得好
相鄰博客
- 家庭教育之我見 [2005-11-25 23:14:00]
- 張永德:關工委要在學校、家庭、社會“三結合”中發(fā)揮作用 [2005-12-07 20:28: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