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況介紹:
侄女10歲,父母做生意,經(jīng)濟條件尚好。母親不管教女兒,父親脾氣比較暴躁,三句不和,常常動粗。
侄女是個有主見的人。行為習慣不大好,喜歡私拿家中的錢買自己喜歡的辣菜之類的零食吃。脾氣非常倔強,就是被父親打得臉上留印、爬不起來,還是照樣私拿錢不誤。平時和父母論理頭頭是道。
3年級后,侄女成績下滑,一般在60、70分左右。
建議:
1、 孩子是父母的鏡子,因此先要在父母身上找原因。
1)孩子能私拿到比較大額的錢,和父母平時管錢不善有關:或者炫耀;或者錢放置的地方比較隨便……讓孩子產(chǎn)生有福同享的感覺;
2)孩子能不斷的重復拿到錢,和父母管教不力有關:父母不能吸取教訓,從源頭把關,將錢收藏好;發(fā)現(xiàn)女兒第一次私拿錢后,沒有采取有效、有力的措施,從而放縱和加強了女兒的不良行為,形成了不良的習慣。
2、 父母要做有效、正確的事情。任何一種管教方法手段,使用三次無效后,當馬上放棄。
父親暴打女兒,特別是打在顯眼的地方,讓女兒的自尊心大為受挫。而且,越打,女兒越不服從,容易讓女兒形成叛逆、反抗的心理。
3、 父母要學點現(xiàn)代家庭教育的先進理念,學會科學教子育女。
1)關心孩子的學業(yè)情況:要給成績好的孩子及時的肯定和鼓勵,讓優(yōu)秀成為一種習慣,興趣愛好成為動力。要和成績下滑的孩子做耐心的溝通,分析學習效果不佳的原因,然后找到有效的改進方法,提高學習能力。
學生時期,能給予孩子最大的自信心、獲得內(nèi)心的滿足感的還是學習成績,因為成績是檢驗孩子學習能力的一個常用標準。
2)關心孩子的愛好取向:孩子漸漸長大了,開始形成了自己的價值觀和人生觀,所以父母要“小時嚴管教——身教重言教;大時寬引導——溝通親子情”。
家長要留心孩子成長中的點滴變化:孩子喜歡吃辣,家中可以適當備些菜肴,以滿足孩子的口欲;孩子學業(yè)不良,內(nèi)在信心不足,學習注意力自然不集中,由此容易形成惡性循環(huán)。
所以家長要幫助孩子提高學習的積極性,或者培養(yǎng)孩子好的興趣愛好,讓孩子的能量有個正確的輸出渠道;
3)關心孩子的品德教育:要教會孩子辨明是非,用自己的能力去獲取同學的尊重和認可,而不是用錢和物來收買人心。
往往,不甘輸與人后,要強的孩子,當成績不能幫助他們“贏得” 同學的肯定時,就會想盡辦法用其他手段來“換得”同學的眼球。所以,這些孩子會突然成幫結隊的活動,私拿家中的錢消費炫耀,抽煙,打架,出格打扮,網(wǎng)霸……由此形成不良的習慣,容易成為另類學生。
所以,家長要特別用心的對學業(yè)不良、自暴自棄的孩子進行教育,多給予正面有效的鼓勵,幫助孩子勇于接受人生的挑戰(zhàn),讓孩子從克服困難中獲取力量和信心。家長在這個時候多責罵、打罵、放任不管孩子,無疑是把孩子往錯誤的道路上推了一把。
再次呼吁重審:教育孩子不要輸在家庭教育上。
相鄰博客
- 咨詢044:初二孩子厭學怎么辦?(原創(chuàng)) [2007-05-23 15:25:00]
- 交流015:我該怎樣去幫孩子 [2007-05-24 01:49:00]
- 孩子只是標的而已(黃慧賢) [2007-11-06 17:45:00]
- 用心靈撞擊(黃慧賢) [2007-11-07 15:10: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