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自訴:
1、 孩子自小聽話,不好動,愛好象棋,成績一直很好;
2、 這學期自從班主任和象棋老師換了以后,孩子似乎變了一個人:作業(yè)不能全部按時完成,會有遺漏;象棋不感興趣了,學習成績也下降了;和頑皮同學一起玩;近來常常闖禍,象打碎學校玻璃……
3、 老師評價孩子是軟硬不吃;
經確認:
1、 孩子自小由母親帶養(yǎng),母親小時對孩子要求嚴格、管教嚴厲,常常輔以打罵教育,孩子被打時,常常告饒;現(xiàn)在孩子大了,打時會還手;孩子小時,父親因為長期外地工作,所以和父親交流不多,現(xiàn)在也是無言為多,父親是寬容教育,對孩子設范不多;
2、 父母感情不是很好,會當著孩子的面打架;
3、 母親性子比較急,孩子是慢性子;
4、 母親寵愛孩子,孩子從來不做家務。
進一步詢問:
1、 孩子成績是什么時候開始下降的?
答:小學4年級的時候。
2、 孩子4年級的時候,家里或者學校發(fā)生過什么比較大的事情?
答:姥爺生病了,媽媽常常要去照顧姥爺,所以就無暇顧及孩子了。
媽媽現(xiàn)在希望孩子:1、學業(yè)成績提高;2、交好朋友;3、聽順自己的意見。
分析:
1、 父母教養(yǎng)態(tài)度和方法的不一致,導致孩子形成軟硬不吃的性格;
2、 母親只給予,沒有授予;替代孩子成長,而沒有放手讓孩子自己成長。從小對孩子全方位的照顧和要求,讓孩子習慣于聽從,久之,孩子就失去自我思考、管理能力;
3、 缺少父愛,缺少男性榜樣示范,少陽剛之氣;
建議:
一、觀念改變
聽話孩子多問題孩子。失去自我,沒有自己。青春期逆反。
二、學點家庭教育基本知識
1、 孩子不是青春期躁動,而是自我學習、自我約束能力差,原因在于家庭教育對于孩子自我管理能力培養(yǎng)的缺失;
2、 父母教養(yǎng)要一致,為了孩子,要和睦;
3、 盡量將孩子推向父親,更利于形成男人氣概;
4、 賦予責任,從家務勞動開始;
5、引導孩子正確看待換老師事件,將學業(yè)補上。
相鄰博客
- 眾望所歸(原創(chuàng)) [2007-06-26 19:57:00]
- 小記(黃慧賢) [2007-11-23 22:07:00]
- 周末快樂少年(黃慧賢) [2007-11-24 17:43:00]
- 家長被打離家(黃慧賢) [2007-11-24 18:24: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