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網上在線交流留言:兒子馬上7歲了,今年要上小學,因為他在學校學前集訓期間表現(xiàn)出過激行為(表示要跳樓自殺),而且上課不專心,自己做自己的事情,學校要求我們辦理退學手續(xù)??墒乾F(xiàn)在依然沒有找到學校接收,大部分學校一聽這個原因,就表示學額已滿或者非戶口所在地等等。我們通過心理醫(yī)生把這個情況跟孩子說了,孩子反應也是很激烈。就在這樣的情況下,孩子昨天傍晚的時候,忽然借著跟我擁抱的機會,使勁的捏我的乳房,非常使勁。飯后我跟他討論的時候,他有認識到這樣不好,可是也不愿意告訴我為什么他那么做。請問我該怎么疏導孩子的情緒,另外他捏我,是否也是一種不正常的行為?
后經母親QQ、熱線交流,得知:
1、 孩子7月前在幼兒園為小事要跳樓,被阻止后,爸爸媽媽和孩子游戲、談話時間較往常多了些。
2、 孩子自幼爺爺奶奶帶養(yǎng),和奶奶最親;家長二代人對于教育孩子意見不統(tǒng)一,老人喜歡哄、嘮叨,家長多嚴厲、批評;
3、 1個多月前,爺爺奶奶暫時離開家?。?/span>
4、 媽媽意識到孩子的問題是父母的問題造成,有心辭職全力教育孩子。
分析:
1、 孩子沒有心理問題,是父母教育不當所致。孩子跳樓舉動只不過是為了換取老師和父母對自己的重視,并不是真的要自殺或者要挾老師。因為孩子在第一次用這個行為后,的確是如愿以償,得到了父母更多的關心和愛護,所以孩子誤以為這個行為是正確可行的。而事實上當孩子在學校做出跳樓舉動時,老師及時告訴孩子說,跳下去以后就看不見爸爸媽媽了,孩子聽了以后就停止了,回到座位上去。
2、 孩子捏媽媽,只是性好奇(昨天似乎這個動作還帶有點發(fā)泄情緒),這個年齡孩子常會有的舉動,不必刻意強化。
建議:
1、 家庭成員教養(yǎng)不統(tǒng)一,讓孩子缺失鑒別力,對事物的認知出現(xiàn)偏差,(二只鐘無法對時)。所以,家長要先統(tǒng)一意見;
2、 孩子和父母缺乏親密度,對父母不夠信任,父母的權威不夠,這源于0-3歲父母對孩子的養(yǎng)育缺失。改善方法:第一步,建立信賴關系,讓孩子說、做,并加以肯定和鼓勵,讓孩子從敢說敢做到愛說肯做;第二步,培養(yǎng)孩子自信心,孩子喜說樂做后,自然有了與人交流的勇氣,自信心大為提高,父母可以通過和孩子游戲、讀故事等發(fā)方法來增強孩子的自信心;3、引導孩子識別、判斷,通過游戲、故事、引導,讓孩子知道什么可為,什么不可為;
3、 1年級孩子盡量不要寄讀,對孩子身心發(fā)展不利;何況孩子因為缺失愛,對人敏感度特別的高,非常在意別人對自己的接納、關注、喜愛。
建議:1)鑒于現(xiàn)在兒子對于轉學有抵觸情緒,認為受學校排擠和老師不喜歡,所以媽媽要以平等討論的方式和孩子商量:是寄讀?還是轉學走讀?讓孩子作出選擇,然后告訴孩子應該承擔相應的什么責任,怎么做。
2)媽媽到新學校,不必將孩子跳樓事件和缺點說明,因為那不是孩子固有的問題,而是家庭教育偏差所致,父母教養(yǎng)改善了,兒子自然就沒有這方面的問題了。
3)加強對孩子學習習慣培養(yǎng)和注意力訓練。
4、 性好奇階段,家長不必太過在意,但是可以順勢引導孩子保護自己的私密處,不受傷害也不傷害別人;
5、媽媽不必辭職,因為孩子問題不是媽媽工作造成的,而是父母沒有掌握正確的育子理念,習得正確的育子方法,所以父母當務之急的是要好好學習,補上家庭教育這關鍵的一課,先用科學武裝自己,然后在正確輔導孩子。同時不要將壓力轉嫁到孩子身上,讓孩子貼上標簽,背上不良思想包袱。
相鄰博客
- 轉載:招生回答指南 [2007-08-26 21:11:00]
- 咨詢063:5歲孩子個性強(黃慧賢) [2007-08-27 10:26:00]
- 孩子為什么害怕?(黃慧賢) [2007-08-28 21:38:00]
- 等你自悟(黃慧賢) [2007-08-29 14:59:00]
最近訪客